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北京:数字文化娱乐独角兽企业等三项指标全国居首

导语:北京:数字文化娱乐独角兽企业等三项指标全国居首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文化产业是北京的重要支柱产业,而数字技术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领域近年来稳步提升,总体优势突出,并拥有明显的优势和产业特色。4月27日,《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

北京:数字文化娱乐独角兽企业等三项指标全国居首

蓝皮书构建起了区域文化科技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四川、广东6省市的测算,北京以74.7分位列第一。在全部4个一级指标中,融合基础指数、融合产出指数和融合环境指数均居首,体现出北京科技基础明显占优,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基础实力雄厚、环境优越。

当前,北京文化科技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拥有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字文化娱乐独角兽企业、“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创作表演、数字内容、设计等文化科技融合重点领域,北京已经涌现出一批出色案例。北京数字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专题数字资源已有5万余种,总量超过3万亿字节;梅兰芳孪生数字人在外貌、形体、语音、表演等方面,通过高逼真实时数字人技术对京剧大师梅兰芳进行复现;在北京冬奥会上,国家体育场实现了大型公共建筑的智能升级,国家速滑馆则成为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建设的标杆。

科技如何支撑北京文博非遗传承保护?蓝皮书对此做了重点研究。文博非遗的价值发现、保存保护、数字化修复等领域,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如仿生皮的研制,让京胡不再需要使用天然蟒、蛇皮制作,有效解决了传统京剧乐器制作材料的弊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还让人们能通过视听嗅触等多维度感官,增强体验感、沉浸感、互动感,提供全新参展体验。

“科技为文化产业插上了翅膀,‘云演艺’‘云旅游’等新业态与科技更紧密地融合,将有助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使北京的文化消费再上一个新台阶。”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