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

导语: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评论

周天子是周代的最高统治者,西周从周武王开国,到周幽王失国,共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西周的开国天子是周武王,周武王伐纣前后至少三次到过孟津,当时还没有洛邑。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两年便病死,显然他没有葬在之后的洛邑。周武王的继承者是周成王,成王和他的儿子周康王都曾经在洛邑主政,那么洛阳周王城广场的天子驾六的主人是否与这两位周天子有关呢?

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

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一、周成王定鼎洛邑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 ,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王,在位15年。他继承父亲周文王的遗志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周武王建周后,进行大规模的分封功臣谋士,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人民。武王死后,其子姬诵继位,为成王。

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

周初分封

武王灭商二年后去世,成王年少。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周朝,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并写了《大诰》。周公顺利地讨平了三监的叛乱,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遗民,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让他奉行殷之祭祀。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今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国家,把飞廉赶到海边杀掉。从此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诸侯都归顺周王朝。

周公东征以后,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是成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周公东征象疾风骤雨席卷了大河下游,搅动了原有民族部落的格局。徐国一部分逃到江南(今江西);一部分东夷被赶到淮河流域;嬴姓西迁;楚国逃到丹水流域。由此造成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

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公和召公二人遂决定分陕而治。“陕”即今三门峡一带,《水经注》说是老陕州城一带(陕陌),《括地志》则说指陕塬(今三门峡陕县张汴塬)。当年周、召二公商定,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周公、召公以“陕”为分界线,把周王朝的统治区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周公管理陕之东,召公管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 。这根石柱,当年就栽在分界之处,是中国最早的界石。

周召分陕之后,周公旦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拓展的领地;而召公奭的责任就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

周公营建洛邑

二、周公营建洛邑成周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收伏了殷的余民之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负责营建洛邑的事务。洛邑建成后,成王亲自来到洛邑王城,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并将跟随武庚叛乱的殷遗民迁进成周,以便控制。周公还制礼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

汉画像石《周公辅佐成为图》左三周公、左四成王

实际上,周公辅佐周成王,在洛邑还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定鼎郏鄏。定鼎,是新王朝定都建国的意思。《左传》有:“(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炊具,三足,两耳,圆形或长方四足者。相传禹铸九鼎,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们作为传国重宝,此后“鼎”便成为拥有政权的象征,后世称定都建国为“定鼎”。

周公奉成王之命负责营建的洛邑,或称新大邑。即洛邑城在涧河以东、瀍河两岸,考古迄今没有发现王城,王宫当在瀍河以西,但是迄今也没有发现王宫遗迹。不过发现洛邑城多处遗迹。周公摄政七年之后,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周公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尚书·召诰》、《尚书·洛诰》中周公和成王的对话,大概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视事的仪式上,史官记下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周公致政三年之后,回到丰地养老,不久得了重病,病终前,周公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之后周公被葬于文王墓地毕,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周公曾经摄政称王,陕西周公庙考古发现周公家族后人曾享有天子葬隧,所以周王城广场的天子驾六肯定与周公及其后人无关。

谁才是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的主人?(4)

天子驾六车马坑坑

周成王定鼎成周洛邑之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邑秉政。周成王姓姬,名诵,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按照夏商周断代年表,在位22年(前1042-前1020年)。《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元年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庚午(1042年正月廿八),周公旦诰诸侯于皇门。夏六月(1041年5.30-6.27),葬周武王于毕。秋,周成王加元服,武庚以殷叛,周公出居于东(从“查罪”之说)。二年,周公乃奉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周成王生前与洛邑密切相关,但是他去世后,葬于宗周。因此,洛阳周王城广场的“天子驾六”的主人不可能是周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