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给火爆的“五一”旅游,提点儿“天气醒”!
导语:锐评|给火爆的“五一”旅游,提点儿“天气醒”!
“33小时速游北京打卡8个景点”“24小时16顿饭吃遍淄博”……最近,随着全国文旅市场复苏,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兴起: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被形象地称为“特种兵式旅游”。这股热潮预期也将延续至“五一”假期,不少“特种兵”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行计划,例如,从广州出发,北至西安、郑州,5天内途经9座城市。
这让本就火爆的“五一”旅游市场,火上加火啦!
就在此时,也有人站出来,为“五一”旅游“降温”:“模范生”淄博市发布了《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表示“五一”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建议错峰出行。这其实也为大家提个醒儿,虽然渴望“诗与远方”,但出入平安与出游体验,同样不容忽视!
今年4月23日,有游客夜爬泰山突遇暴雪、九级大风,直言后悔没穿羽绒服;同一晚,在山西临汾,载有44人的旅游大巴因路面积雪湿滑,被困山区……早些年,“小长假”期间,某高山景区游客人数远超承载极限,加之天气突然转差,导致山上山下应对不及,游客苦不堪言,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因其“高暴露性”,本就对天气非常敏感。如果再叠加超出预期的出游人数,安全风险往往会呈几何倍数上升!
对于这一点,首先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挑战极限”式的旅游,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天气状况“强行”出行;扎堆“打卡”“拔草”,更应该对“热门景点”的天气影响有充分了解。
根据天气预报,今年“五一”假期,南方多降水,江南、华南局地有大到暴雨,道路湿滑给公路出行安全带来挑战;珠江、长江流域局地存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及城乡内涝等灾害风险,人们选择露营等时兴的旅游方式时,要有所防范。假如一定要执行“精确到分钟”的“特种兵式旅游”计划,就需要更细致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掌握相关科学避险常识。遭逢“天公不作美”时,要敢于调整与放弃。毕竟,游兴再浓,都应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面对人民群众高涨的出游需求,要进一步加强对实时雨情信息的监测、报送、分析研判,强化短临预报预警,更加明确气象灾害的影响时段、范围、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向受影响地区和决策部门提供预报预警信息,做好对基层的“叫应”服务,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宣传科普……总之,要让游客不仅能收到气象预警信息,更能用好它!
同时,气象服务在提升旅游体验方面可发挥的作用,也远不止如此!过去人们常说“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气气候景观,其实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也是旅游资源中的“亮点”。气象部门应面向个性化旅游需求,持续探索做好日出、彩虹、星空、云海、雾凇等天气气候景观的精细化预报服务,帮助游客锁定最佳“观赏期”;进一步围绕特色气候禀赋,持续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给“五一”旅游提点“天气醒”,既是在提醒公众,也是在提醒服务旅游产业的相关单位。所谓“有备而无患”,只要大家把天气的因素考虑得更多一些,相信就能让更多人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作者:吴彤
来源: 中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