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才能挖掘孩子的不平凡。

导语: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才能挖掘孩子的不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父母的平凡

前些天,有一个朋友跟我诉苦,大概说的是:“我朋友和他妻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现在都是各自企业的高管,工资高,文化水平高,家里条件好,但是自己的孩子却表现的十分“普通”,夫妻俩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他安排了各种兴趣班,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各方面都表现的很普通,成绩也不好不坏,家教都换了几个都没用,把我朋友夫妻俩愁的不行,总觉得这样孩子就要输在起跑线上。朋友心里觉得按理说父母都算是高质量的基因,为什么就没遗传到孩子身上呢,总觉得一定是自己没有找到对的方式方法,才没有激发自家孩子的潜能,所以一直都在愁这事,每天也耷拉个脸。”

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才能挖掘孩子的不平凡。

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就没下文了。突然今天看见他满脸笑容的跟我打招呼,看起来似乎还年轻了一些,我就猜测他孩子的事情估计解决了,难道成功激发了他孩子的天赋?这是好事,直到跟他闲聊时才发现,事情跟我猜想的有点不同,根据他的话来说:

“本来我还一直愁我家孩子的那件事,直到我把我的问题跟我另外一个朋友说了,朋友跟我说:“我没有冒犯的意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的孩子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你却把他往不平凡的人生道理里塞,最后导致你们父母跟孩子都痛苦不已。”顿时,我发现可能我真的想歪了,也许我孩子真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是我一直不愿意往这方面想,是我们自己的虚荣心作祟,现在想想普普通通的孩子不也挺好的吗?只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了。”

说实话,听完他的话,我仔细想了下,发现确实有个中的道理。

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才能挖掘孩子的不平凡。

从古至今,父母都盼着自己孩子能有所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绝大部分父母的心愿,但事实上真正能成龙成凤的却是极少数,甚至比二八法则还分裂,大部分都只能过着普普通通的,平平凡凡的生活,但有时候,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有一部分会十分偏执,希望通过各种培训辅导、各种优质的教育和生活来培养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孩子,有时候确实会导父母和孩子都极为痛苦,就如上面说的我的那个朋友一样。那么,为何我们就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呢?

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才能挖掘孩子的不平凡。

首先,有一个观点大家虽然不爱听,但是往往事实就是如此。大部分成功人士要么有背景,也就是有人能在关键时候提携自己;要么家里有钱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有一定的天赋双结合;要么就是关键时候能遇到伯乐,也可以说是运气。如果是一个没有背景、不是富二代、只是平常人家的孩子,虽然社会一直都在提倡努力就能成功,但是除了努力,普通人还需要有很多像上面提到的那些特殊因素加成才能人生突围,单单只靠努力就成功的例子极少,这里不是要否定努力的必要性,正好相反,反而我们应该继续提倡努力,因为努力是平凡人获得成功的最低门槛,如果连最基础的努力都做不到,那就彻底跟成功无缘了。

其次,我们都应该知道,平不平凡跟幸福是没有强相关的关系。有钱人或者成功人生就一定幸福吗?马云就说过:“如果给我重新选,我会选择当一名老师度过余生。”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马云的极限PUA,但是也可能是事实,毕竟我们知道的成功人士并不是躺着就成功了,他们也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顶住各种压力才能成功的。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成功人士都感到自己的生活并不幸福。”譬如特斯拉的马斯克每天还要保持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还有巴菲特、李嘉诚、张朝阳等等,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你真问他们幸福吗?他们几乎都会跟你说宁愿平静的度过一生,只是现在也没法说停就停了。

最后,接受孩子的平凡并不是认输,也并不是放弃了孩子的美好未来。恰好相反,在经过了各种方式都无法确认孩子是否有天赋,就需要重新审视孩子是否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只有真的接受了孩子的平凡,作为父母的心中才能更好的规划孩子的未来,才能为孩子量身定制适合孩子本身的发展道理。

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才能挖掘孩子的不平凡。

平凡的孩子不是说就没有了好的未来,也不是说没有了成功的可能,只是不能过度强求孩子的教育和成果,就如最近几年的孩子因为父母的压力而患病、自残甚至自杀的事件时常出现,这些事件中的父母几乎都是事后才懊悔自己对孩子的压迫,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了。孩子只有得到合适的教育和支持,才能逐渐的培养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做好事情,信心是获得成功的阶梯。

文章就写到这,也只是因为朋友的这件事有感而发,文章毕竟短,也并不想要大谈阔论,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反省,也希望能提供给在这方面有困惑的人父母一个思路。我还是认可李白写的那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合适的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发挥自己天生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