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二月清明节不能上坟,我信你个鬼!
导语:闰二月清明节不能上坟,我信你个鬼!二月清明上坟不上坟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大家在佳节时互祝快乐是常态。
然而,前些年端午节不能祝快乐,要祝安康的说法不胫而走。
一时间,似乎“端午节快乐”不仅没文化,还很犯忌讳。
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民间的“说道”会越来越少。
图源自网络
然而,恰恰相反,民间的“说道”越来越多,还有了新的花样。
就比如,“闰二月清明节不上坟”的说法。
理由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中不存在闰月,闰月上坟祭祀,先人无法收到,上了也白上,还会让先人们误以为后辈不够虔诚和尊重。
01
“闰二月”的由来
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闰月的由来主要是为了协调阴历与阳历的矛盾。
阳历纪年又叫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的一个周期,一个回归年等于365天5时48分46秒。
阴历纪年则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也就是“朔望月”来制定,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
图源自网络
由于阴历年比阳历年每年少将近11天,这样,如果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
假设,单纯按照阴历纪年,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而如果改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一个阳历年又多出18天多。
这样,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更何况,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样的历法是无法指导农业生产的。
图源自网络
故而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
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季节)。
这样才能在太阴历的基础上,融合太阳历成分的二十四节气,农历就应运而生了。
不过,麻烦并没有消除。
按理,每月固定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图源自网络
比如:正月的“立春”和“雨水”,前一个是“节气”,后一个是“中气”。
相邻的两个节气和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5天。可是农历的一个月(朔望月),平均却只有29.5天。
这样一来,下一个月的节气或中气就势必比上一个月的节气或中气推迟一两天。
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后移至月尾。
下一个月就只剩下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了。
所以,农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一个月的附属月(副月)——闰月。
图源自网络
闰二月的出现就是因为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之后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
因此便把二月之后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
02
三界的时空观念
所以,农历闰月的设置,完全是一种人为的适应自然规律的措施,它跟迷信和鬼神无关。
至于另外一个世界的时空观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究竟有何异同,得先在假设另一个世界存在的前提下,展开讨论。
《幽冥记》中第一次提出:“鬼言三年,人间三日。”
但在《夷坚志》中又有不同,陈五死后(不算真死,其实和植物人差不多),跟随一群传播瘟疫的小鬼游西湖,从海路到福建,再从福建往西北方向抚州赶去。
图源自网络
按照陈五在神游的说法,大概有二十五天,但他复生后,人间才过了三天。
可同样是在《夷坚三志》的“郭二还魂“条中,郭二死后七天复活,可是按照他自己的叙述,在阴间最多只待了一天,所以,这里的时间换算比例可能是七比一。
所以说,即便冥府真实存在,究竟采用何种历法,与人间的历法如何换算,都是一门烂账。
除了人间与冥府,人间与天庭之间,也存在着时空换算比例的问题。
图源自网络
《西游记》中,太白金星跟孙悟空讲,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你赶紧去下界救你师傅要紧。
言外之意是,你再墨迹,你师傅和地涌夫人把小和尚都能生出来了。
但我们要想一下,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换算成天庭的时间,那岂不是天天都能相见?
这个问题,应当是引起了三界的共同关注,毕竟神仙诞辰都要享受人间祭祀。冥府稍有疏忽,对人的寿命也是重大影响。
是以,最终的结果是,天庭和冥府都向人间妥协。
《太平广记》中,咸阳的梁氏死后,判官发错抓错了人,理应放梁氏还阳。
图源自网络
但因为梁氏说话刻薄,被判“两舌恶骂之罪”,冥官说,既然来了,索性就行刑之后再放回。
梁氏因此每天舌头被割四次,一连受了七天的罪才还阳。
她还阳后,在人间也过了七天。
《西游记》中,沙和尚说,因为在蟠桃会失手打碎玻璃盏,玉帝便惩罚他每7天被飞剑穿身一次。
毫无疑问,他说的是人间的7天不是天上的7天,如果是天上的7天,也就是7年才飞剑穿身一次,沙和尚也不至于如此苦恼。
图源自网络
但如果天庭没有采用人间历法,试想,天上的神仙下凡,给了沙和尚几剑,刚回到天上,7天就应该到了,马上应该下来给沙和尚处罚。
这样的话,估计沙和尚还没有被刺死,那个神仙就已经累死了。
因此,如果那个世界存在,用的历法也是和人间一模一样。
如果从唯物的态度来质疑那个世界的真实性,那你干嘛在乎“闰二月清明节不上坟”的说法。
03
祭祀最重要的是什么?
中国人对祭祀的重视,与军国大事等同,是属于善的范畴。
传统文化中,有朴素的善恶观念。
对待作恶,是重迹不重心。只要你侵害了他人的正当利益,破坏了社会的公正秩序,无论你动机如何,都应当被惩戒。
若说行善,则是论心不论迹。
比如,一个人吃斋念佛,给寺庙撒大把的功德钱,也不如一个天天大鱼大肉,同样让父母每顿饭都有肉吃的人。
图源自网络
清明节祭祀,寄托的是对亲人的哀思,只要这个情结在,其实不必拘泥于在何时祭祀。
还有就是,祭祀革命先烈,难道也要分时候?
图源自网络
(下文出自魏新老师微博)
当然,这些年因为环保和安全,也不提倡烧纸了,但依然可以通过仪式来不断提醒我们,不忘过去,珍惜未来。
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但是,任何习俗在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不应该再臆造出原本就应该摒弃的迷信。
这不是传统文化之过,而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潮中难辨真伪。
当然,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有些迷信依然固执地生长一代又一代人的DNA里。
比如,那些在香火上烘烤手机收款码的香客,竟以为能保佑发财,其实,还不如把手机扔进去烧了,兴许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