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苏格拉底、孔子、王阳明如果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导语:苏格拉底、孔子、王阳明如果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王阳明与苏格拉底

一日,在东方的伊甸园迎来了三位重量级的人物,一阵寒暄之后,他们终于知道了彼此的鼎鼎大名。乃是苏格拉底、孔子和王阳明三人。

苏格拉底开始说话了:&34;。

孔子作为长者率先发话了:&34;。

王阳明虽是晚辈,但是也不甘示弱,作为心学的创始人,他心思很深,他把他的那套心学理论可是玩的淋漓尽致,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说:&34;。

三个伟大的人相视一笑,都默许了这个结果,一番百家争鸣的局面即将展开了。

谈到出生。

孔子首先发言:我出生贵族,我父叔梁纥正妻施氏,连生九女,小妾生长子,即我兄孟皮,但是父不满意,于是又纳一妾,在尼山生下我,当时我母亲二十岁,父亲有66岁。父亲过世后,母亲带着我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我从小的志向就是做学问。苏老弟,你呢?

苏格拉底:孔兄,我家庭很普通,我父是雕刻匠,我母亲是助产妇。所以我经常把自己比作精神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的思想

王阳明:两位老兄,相对你们的出生,我的可精彩多了。我诞生之前,我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于是给我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我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我5岁还不会说话,有一天,一高僧路过我家,摸着我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于是祖父给我改名“守仁”,于是我就开口说话了。

孔子、苏格拉底不约而同的说:“王老弟,你这是编的吧”。

只见苏格拉底说:“从我们坚持真理的角度来看,你这一段经历不太真实喔。”。

孔子也开口说话了:“有时候为了让别人相信我们说的话,所以我们会捏造一些事实。但是这不影响我们思想的真理性,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让其他人跟随,他们把纸条事先放在鱼肚里,写着‘大楚兴陈胜王’,后来,果真让人相信了。”。

谈到政治。

苏:我所向往的政治是哲学为王。也就是专家治国论,各行各业,都经过了专门的训练,各司其职。让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精通政治的人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了。而哲学家无疑是最有智慧的人。

孔:我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国,我的理想是建立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但是我一直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现过,这特别遗憾。因为政治家不相信我这套思想,以为我忽悠他们。

王:相对你们,我更主张内圣外王。即内备圣人之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谈到教育。

苏:我是个助产士,我只问问题,让别人发现问题点。不知道你们听说过“苏哥拉底之问”不,就是我创建的一种教育方法。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正这些问题,我从来不会给出什么答案,只希望听众去思考,最后找到想要的答案。

孔:苏老弟呀,你这种方法好是好,鼓励了人思考,但是容易让人养成爱辩论的习惯,而且问到了最后,都证明对方的愚蠢结束。大家都知道,我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我的伦理、政治服务的,所以很好理解。而且我希望通过教育,来规范社会秩序。

王:你们两位都说了你们的,现在我说说我的。我总是跟我的学生说,要知行合一。你们不能把知识和行动看做两件事,要在事情上去磨练,其实任何事情都可以当做知识。就是你既要输入,还得输出。

三位伟大的圣贤通过彼此交流、沟通,都深有体会,不知不觉聊了很多了。他们还聊到了科学、民主、道德、伦理。当然最终谁也不服谁。不过他们都很友好,他们的道德情操可见不是一般人可比。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

在远处的亚当和夏娃也被三位智者的讨论所吸引。他们摘下了园子里最美味的果实善恶果分享给他们。虽然,上帝说过,这棵树上的果实是不能食用的。

三位智者吃了善恶果后,就纷纷离开了。隐藏在黑暗的撒旦露出了他的邪魅的笑容:智者们会沦陷在世俗的观点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