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岁老中医告诉你中医号脉在号什么
导语:八十三岁老中医告诉你中医号脉在号什么老中医号脉准不准
号脉有三要素,即有胃气,有根,有神。有胃气的脉,胃气,柔和,就是脉象柔和,流利有力,如果这脉搏出现弦了,紧了,小了,就是胃气不行了。
其次是要有根,根,沉取尺脉有力,有根的表现是寸口尺脉有力,沉取脉搏有力,有根意味着人体肾气充盛。
最后是有神,神,有力,无力,有神的表现是脉象搏动有力,它和胃气的区别就是有神的表现主要是有力,有胃气的表现主要是柔和。
有人会问了,在号脉中,辨胃气这么重要,那胃气和脉象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俞云教授总结:脉以胃气为本。
对胃气与脉象关系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虽非此六字原样出现,但确寓此意于其中。由此可知“胃气”在中医脉学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脉以胃气为本”在脉象上的体现
要明确“脉以胃气为本”的含义,首先应该弄清此处“胃气”的含义,此处“胃气”,实质是指脾胃的消化功能。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泉,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化源充足,机体各部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而呈现正常的生理状态。把这种状态就称为人有“胃气”。体现于脉象的正常生理状态,称为脉有“胃气”。
由于正常脉象是以脾胃功能正常为前提的,所以说,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是脉象正常的根本。此乃“脉以胃气为本”的含义所在。
“脉以胃气为本”在脉象的体现又是怎样呢?
《中医基础学》中认为,脉有胃气不仅表现了脉来从容和缓,而且,脉来节律一致,也是脉有胃气的体现。以上对于有胃气之脉的论述虽在文字描述上稍有区别,但其精神基本一致,均指脉的从容柔和之象。这是脾胃功能旺盛,气血充盈,调畅和匀之象。
“脉以胃气为本”的原理
正常脉象之所以呈现柔和之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有“胃气”这个根本。五脏之气只有依赖于胃气才能达于寸口而呈现的五脏平脉。此五脏平脉从其形态来看各不相同,但因其均是相应的脏气与“胃气”并至于寸口,故它们必然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即柔和之象。
为什么“胃气”可使脉象呈柔和之象
其一,脾胃为饮食腐化之宅。是整个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脾胃消化正常,气血化源充足,脉道得以滋养,使其才能保持一定的弹性,以保证其“壅遏营血”的功能正常。
其二,只有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气血化生才能源源不息,脉道才能有所摄纳而保持其盈盈而充的状态。
其三,脾胃功能健旺,精微才能以灌四旁,诸脏才能充分得以营养,以保证功能正常,各司其职。体现在血液运行中,心以行血,肝以藏血,脾以统血,从而才能使血“令无所避”,运行正常。
以上三点,即脉道的弹性良好,血量充盈,血液的运行正常综合体现于脉搏上,则是应指柔和,从容不迫,节律规整的有“胃气”之脉。
脉以胃气为本,是对胃和脉象关系的高度概括。历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加以肯定,而且在实践中也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临床上,俞云教授将辨胃气、根、神,很好的融入切脉中,让切脉,更客观,可操作性更强,很好的降低中医切脉的门槛,使得广大中医爱好者掌握切脉的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