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中芯国际对垒台积电,老院士果然有远见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中芯国际和台积电是中国和台湾两个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了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一番角逐。近年来,中芯国际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并且已经追赶上台积电,吸引了全球其他公司的注意力,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在这场关键的新技术角逐中,中国老院士果然有远见。
中国老院士提前洞察未来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会副主席姚建铨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早在2013年就发现了奥秘。那一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即与改+”计划和“集成电路百亿专项”,意图让半导体产业突飞猛进,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实现自主化。
而在这条道路上,必须要有一家芯片制造商能够胜任光刻机这个核心工艺。为此,2016年时,姚建铨便向国家科技部提出了成立一家光刻机公司的建议。他认为,要打破光刻机这个限制中芯国际的技术发展瓶颈,需要一个与全球厂商距离拉平的光刻机生产环节。姚建铨预见到,如果中国不能独立解决这一核心技术问题,那么在光刻机、设计工具等方面会受制于人。
中芯国际现状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成功推出28nm和14nm工艺的节点,并且正在通过自主开发用于生产7nm工艺的光刻机实现进一步突破。该公司不断发展核心技术,在进程算法、模拟软件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美国对华禁令之下,其订单量依然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百亿促进计划也为中芯国际的高迭代设计和封装等提供了资金支持。据有关报道,自2021年起,中芯国际将启动新的折叠屏芯片生产,这是因为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希望降低对外部芯片供应商的依赖。
台积电的崛起和危机
然而,台积电并没有坐以待毙。在全球芯片制造市场上,该公司的早期领先优势仍然十分巨大,并且无可争议地被视为现有技术的标杆。它在16nm工艺的生产上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并且已经可以向客户提供10纳米级的量产服务。此外,由于其在可靠性方面的优势,许多客户一直将品质放在第一位,并乐于选择台积电作为偏重于高端研发并富有创新性企业的关键合作伙伴。不过,这家台湾公司在未来几年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小觑。首先,由于全球抗议环保导致能源成本上涨、消费者对新型电子产品的需求和普及程度提高,使得芯片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其次,美国政府还表示可能会加强对所有制定设备和研发软件这些核心技术的出口限制。如果这些限制真正传导至其他一些关键领域,比如可结构芯片和微细加工等方面,那么台积电可能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半导体技术在中国国家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中芯国际所拥有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水平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透彻、最具前瞻性的。中国老院士姚建铨早已看准半导体产业的趋势,并提前做出了对自主化过程左右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方案。受到政府支持的中芯国际也坚定了原本就十分优秀的技术实力。
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台积电一直以来都是无人能及的巨头,然而,近年来新兴芯片生态系统中的一家中国企业——中芯国际(SMIC),开始疯狂追赶。如今,中芯国际已经逐渐强大,甚至有了与台积电抗衡的实力。
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竞争背景
中芯国际是一家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成立于2000年。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在过去几年不断加大投入,并在工艺研发上不断突破;同时拓宽客户范围,注重高端封装和测试。这些措施使得中芯国际逐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成为了中国本土芯片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企业。
另一方面,台积电则是全球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芯片制造企业之一。自1987年创立以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技术、服务和规模各方面都十分优越。现在,台积电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户化IC(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制造商,并引领了全球半导体工艺设计和制造技术。
两家公司之间的现状与前景
显然,中芯国际在规模和市场份额上还无法与台积电相比。不过,由于其突破性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成功,这个“后来者”已经开始在一些特定领域对台积电构成挑战。以下是两家公司目前的现状:
技术优势:台积电绝对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在品质上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并且在工艺节点上始终稳居首位。而中芯国际也在不断研发更新,虽然距离台积电都还差那么一点,但有追赶的趋势。市场份额:台积电目前仍占据超过50%的全球市场份额,而中芯国际则在中国等专业领域拥有略微高一点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优势。投资方向:台积电虽然将重点投向7nm, 5nm和3nm节点等类型制程的研发,然而,中芯国际却更注重自制中高端芯片,发力于“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智能终端市场。未来,中芯国际将肩负着中国芯片产业替代进口芯片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台积电则在保持自己领先地位的同时,有望通过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在华尔街取得更大的老板,并使自身业务拓展到更广泛的市场。
一个属于中国芯片制造业的时代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投入计划鼓励本土半导体公司发展,以独立并掌握芯片制造、研究和设计技术为目标。比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指南》规划至2025年将落实5000亿资金对半导体行业持续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芯国际的突破是中国本土芯片生态系统迈向世界第一方阵的信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