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陈志龙的呐喊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共鸣?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
终于有人爆发了,它代表了无数沉默者的心声,从而引发了最广泛的共鸣!
陈志龙几近崩溃的对话、在长期的压抑、无奈、苦闷中的火山喷发都说了些什么?
一、加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行领导内行,造成了很多无意义的内耗,而后不得不加班,给上级领导的印象经理很能干,下面的人在拼命干。
二、经理什么都不干,摘果子的时候有他。当今社会这种情况很普遍,当领导只会做传声筒,接受了任务往下传达一下,工作不干,功劳却落不下他。
三、经理是典型的“双有双无”型领导,有关系有背景,没本事没能力,凭关系、背景上位,难以服众。
四、经理本事不大,官架子不小,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对员工缺少起码的尊重,典型的唯上型人格。
这些往小说是国企的通病,往大说就是体制内的通病。常看到基层公务员抱怨工作累、工作辛苦,其实绝大部分精力也是用在了迎来送往、应付检查上,真正扑下身子为群众服务、踏下心来抓落实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
陈志龙的呐喊戳中了体制内的痛点:
一、琢磨人的多,琢磨事的少。
二、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
三、形式主义多,真抓实干少。
四、关系上位多,实干上位少。
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一点,就是权力和资源都来自于上面,因此没有人会对下面负责,只需要对上负责,不需要管事情办得怎样,只要把领导哄好就行。单位完全成为一个官僚机器。不把员工当人看,这样的官僚机器里面,干部只关心两件事情,一件事情上级的指令。第二件事情是自己的利益和升迁。
这种体制下,人才往往不如奴才,为政则表现为小人在朝,君子在野,在企则表现为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外行领导内行,人才边缘化。为权利而勾心斗角,利用一切资源往上爬,一些女干部甚至不惜以身体做本钱,完全丧失道德人伦。
一部分人看透了又不愿同流合污,就哀莫大于心死,干脆躺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然而爆发的一定是极少数,毕竟成年人还有老人、孩子、还有房贷、车贷,还有责任、义务,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隐忍和共鸣。
这些社会情绪一直在累积,难道不应该做出什么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