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五国联军击败秦庄襄王:为何没有继续攻打,考古填补历史空白

信陵君(魏安釐王弟)窃符救赵后,虽然已名显天下,却担心魏王报复,于是就长居赵国,一住就是十年,但此时恢复元气的秦国,开始日夜不停地攻打魏赵,魏赵告急!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庄襄王,始皇之父,下图,剧照)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龁攻上党。初置太原郡。”

为了抗击秦军,魏王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统管魏国兵马。此后,信陵君向列国求援,组成了“五国联军”,即韩赵魏楚燕结盟抗秦。最终,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击败秦军,秦将蒙骜战败而逃,即“蒙骜败,解而去”,联军兵临函谷关下,信陵君由此威震天下。

问题在于:联军兵临函谷关下,秦国闭关不出,然后双方就无相关记载,那么联军为何没有继续攻打,秦国为何没有报复,双方到底如何停战的呢?2021年,湖南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填补了史书的空白,也改写了传统认知。

五国联军击败秦庄襄王:为何没有继续攻打,考古填补历史空白

2021年,在距离云梦睡虎地秦墓3公里之处,考古挖掘“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大约有300多座墓葬,其中一位墓主是秦国下级文官,里面出土了一件属于国宝级文物,即“中华第一长文觚”(见下图),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文觚”,其形制罕见,上面记载了大约700个字。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块斑驳的“文觚”上,记载的却是失传内容,为研究战国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中,在五国联军抗秦的事件上,“文觚”的记载改写认知。

按照传统理解,五国结盟抗秦,击败秦将蒙骜,兵临函谷关下之后,取得了一场大胜,但秦军损失可能并不大,而五国联盟却并不牢靠。

五国联军击败秦庄襄王:为何没有继续攻打,考古填补历史空白

根据觚文记载,秦庄襄王三年三月,楚王派遣谋士“筡”劝说秦王寝兵立义,“贱臣西问秦王”指出秦民“壹恶用兵”而疲于征战,游说秦王息兵止戈安居乐业。最后,“筡”细述秦国地广、兵强、人众、物丰,“以之私此,此天下之良策已”,暗喻秦王应当“知足”停战,战胜一方劝说战败一方息兵,岂非求和?然而,秦庄襄王却是“不答”、“默”、“谨听”,似乎并不赞同“筡”的建议。

以觚文记载来看:虽然五国败秦,但联军没有继续攻打的意思,反而是楚王派遣谋士“求和”,由此可见秦国虽然战败,但依然让五国畏惧,不想继续再打下去。

五国联军击败秦庄襄王:为何没有继续攻打,考古填补历史空白

笔者认为,此战秦国损失应该不是太大,所以五国与秦王才会如此反应,因此如果秦庄襄王不是当年五月突然去世,估计秦国不会罢休,还会继续作战。

实际上,秦庄襄王去世后,秦王嬴政继位,但在继位的前五年,秦国并未受到上次“五国攻秦”的影响,反而是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夺取了黄河以北的上党、太原等地,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对韩赵魏三国形成了侧翼包围的态势。从嬴政继位前几年来看,此次秦国损失可能并不大,所以五国才会派遣使者求和。

最终,因为局势越来越严峻,在嬴政六年五国又一次组织联军攻秦,一度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但秦国集中优势兵力后,五国联军大败而退,扛过几次五国联军攻秦之后,秦国越发自信,此后嬴政迅速各个击破,不给六国合纵机会,十年一统华夏。

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秦国扛过多次五国联合攻打,已经承受其重了,所以秦始皇戴上王冠,算是实至名归。这一点对当下局势也有意义,中国想要真正复兴,必须要扛过西方的围攻,大国崛起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五国联军击败秦庄襄王:为何没有继续攻打,考古填补历史空白

最后,关于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还有三点值得一提:

首先,学者根据骨骼沉淀的同位素沉淀信息、以及考古文化发现,该墓地的主人来自多个地方,既有秦地,也有楚地,还有来自西戎的,再现当时统一战争带来的民族融合。

其次,收录“文觚”的是秦国一位低级文官,但“文觚”核心是息兵止战,因此当时秦国社会思潮可能不是狂热好战,不是“闻战则喜”,而是期望战争早日结束。

第三,以“文觚”记载内容来看,五国攻秦的目的,不是灭掉秦国,而是想与之“和平相处”。可见,秦国实力非常强大,五国打了胜仗都还只能“求和”,也就难怪秦始皇能一统天下了。

参考资料:《史记》、中华第一长文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