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如何看待窦婴“伪造诏书”一事

汉武帝仍旧会杀窦婴,这事都怪汉武帝的母亲太后王娡说的那番话。这事的逻辑很清楚。因为太后王娡的一番话,汉武帝想除掉丞相田蚡,而要除掉田蚡,则必须先杀掉窦婴。不管怎么说不可能是窦婴自己伪造的,窦婴应该很清楚,伪造诏书却没有存档是矫诏,要杀头的,他没有任何理由去伪造景帝诏书却不想办法留存档,这是必死的事情。。。

为啥呢?

因为汉武帝想加强君权。想要加强君权,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方面,他父亲汉景帝在七国之乱以后,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另一个方面是加强对长安城内朝臣的控制。这一方面,突出表现在对丞相权力的控制上。这一点,从刚刚发掘的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墓的墓制安排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何看待窦婴“伪造诏书”一事

确定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墓的其中一个证据,就是环绕汉文帝大墓周围的藏坑里,埋着象征官署的铜印。这既是汉朝帝陵的墓制,也表达了君权对朝臣控制的象征。只不过,汉文帝两个方面做得都不太好,只能在墓制上有所表示了。说起来,挺委屈的。

而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是他祖母窦太皇太后的堂侄窦婴,太尉是他母亲王太后的同母兄弟田蚡。窦太皇太后此时还在摄政,这让想一展宏图的汉武帝憋屈的要死。

那么这种双外戚加强势丞相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汉武帝继位之初,丞相卫绾死了。这时候,就要推荐新的丞相。而此时的田蚡已经是太中大夫了,很有希望当丞相,只不过,他前面有一个更有排面和威望的人,那就是窦婴。两人之间做个对比的话就知道了。窦婴有战功,在平定吴王楚王领导的七国之乱时。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想在外戚里找个放心的人,代表自己出去督战。找来找去,找到了得罪过窦太后的窦婴。

别看窦婴是窦太后堂侄子。可是,窦婴这个人,却很坚持原则。窦太后很疼爱自己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老是对汉景帝嘟囔,让他死了以后把皇位传给刘武。汉景帝有一次请刘武喝酒,喝多了,就脱口而出,答应了太后的要求。太后和梁王当然很高兴。这时候,窦婴出现了,作为太子的属官,詹事,表示:我反对!

高帝刘邦创立了大汉以来,向来是以父传子,您没有资格擅自做主把皇位传给梁孝王!估计这时景帝的酒也被自己的张口就来给吓醒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趁机收回了成命。

可把窦太后给惹烦了,从此就不大待见这个堂侄子。窦婴正好觉得詹事这个官小了点,顺势辞职,闲居在家。窦太后更绝,直接取消了窦婴进出宫门的权力,这样窦婴想上朝请见都没资格了。等到景帝想找个放心的人督战时,比来比去,就是窦婴合适。窦婴当然不能一请就去。

汉文帝刘恒被大家拥戴为帝,还三辞三让呢,对吧?窦太后这时候,又想起窦婴确实是自家亲戚这档子事来了。也极力推荐窦婴。最终,窦婴任大将军,居中驻守荥阳,群策群力之下,扑灭了七国之乱。就是苦了一个晁错,这事咱就不多说了。

因功,窦婴被封为魏其侯,与条侯周亚夫的威望一时无两。这样一比较,窦婴又有战功,又是正在摄政的窦太皇太后的堂侄。无论如何都比田蚡更适合当丞相。籍福就劝田蚡,哪怕汉武帝直接任命田蚡当丞相,田蚡也一定要推辞这件事。这样一来,丞相窦婴做,太尉一定就是你田蚡的。丞相和太尉地位相当,您还混了一个谦让的好名声,多好啊!

籍福对田蚡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田蚡果然就通过汉武帝的母亲王娡透漏了这个意思。汉武帝估计也挺头疼在这两个外戚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祖母和母亲,都不好惹啊。田蚡这么懂事,汉武帝当然,也是无奈,接受了这个安排。

汉武帝想破局,窦太皇太后悍然出手,结果窦婴和田蚡一起被罢免。这真是,老大和老二竞争,结果倒霉的是老三。

估计您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汉武帝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破局。是的,此时的儒家,已经是汉儒们修改过的儒家。是能够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的儒家,史称此时的儒家为,儒术。不过,有两点需要辨别。其一,汉武帝继位之初,只是罢黜百家,并没有说独尊儒术。朝臣中,学习纵横术,熟悉法家的刑术的重臣比比皆是。其二,也不要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就认为他就是个穷兵黩武的坏皇帝。不是的,汉初施行的“黄老之术”到了武帝这时候,已经不适于汉朝的统治了。黄老之术导致的无为而治,已经使汉朝的统治到了危机时刻了。无为而治,导致君权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尤其是藩王们。无为而治,导致汉朝对匈奴等北方边患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而每一次藩王作乱,无不南联南越,北联匈奴。这对汉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地威胁。

当然,黄老之术导致的与民休息,省法禁约,也让苦秦法已久的老百姓真正过上了比秦朝好得多的日子。这让粮税比秦朝低得多的汉朝,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府库里仍然看着让人高兴,粮食之多,吃都来不及,银钱之多,绳子都烂了穿不起来。

但是,再这样无为而治,萧规曹随下去,就不合时宜了。很快将会变成后世的弱宋一般的模样。有意思的是,窦婴和田蚡,都是儒术的“粉丝”。前丞相卫绾活着的时候,虽然说罢黜百家,并马上被汉武帝批准。但是,却是一纸空文,因为,太皇太后窦漪房,是个坚定的黄老之术的“铁粉”。而丞相卫绾的“背影”,比较虚弱。他以赶车的技术出色,被汉文帝相中起家。到汉武帝时官至丞相,抗不过窦太皇太后,所以,罢黜百家这事在他任期内,就是张纸。

窦婴和田蚡不一样,他俩都是外戚。所以,有能力推动这件事。不过,他们要是知道这是在给自己“挖坑”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推荐了很多著名的儒生入朝为官。窦婴这个人,是窦家的外戚。可是他当了丞相,却专门对着窦家人使劲。见哪个窦家的人,做出没有节操的坏事,就除掉他的宗籍。其实,这是窦婴为了让当了列侯的外戚都赶紧回到自己的封地,别在长安浪费粮食,只好先拿自己亲戚作伐,以表示自己大公无私。窦家的亲戚们于是就天天到窦太皇太后那里去说小话。窦漪房可能也觉得这些亲戚们确实不像话,就憋着没放大招。

可能,窦漪房的隐忍,给汉武帝君臣造成了错觉。所以,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吹响了加强君权的第一声号角:上疏,请求以后上书“不必奏太皇太后”。窦太皇太后后悔了,后悔早没亮出獠牙,所以,她决定让汉武帝君臣更后悔。赵绾和王臧免职,下狱,逼令自杀。两位外戚窦婴和田蚡,双双免职。丞相由柏至侯许昌担任。窦婴和田蚡就只是保留了列侯的身份,待在家里闲住。

这事发生在建元二年,也就是汉武帝刚登基的第二年,确实做得太草率了。汉武帝消停了三年,在建元五年的时候,才敢小心翼翼地设立了一个五经博士。五经就是儒家四书五经那个五经。有个记忆的小技巧:师叔李易春的梦中大论。各位文科的师弟们可以照此记忆。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此为五经。四书就是《孟子》《中庸》《大学》《论语》。设立五经博士,就是对儒家学说的认可,就是请黄老之术,退出历史舞台。当然,真正的标志性事件,

还是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汉武帝终于可以挺直腰杆了,甚至把第二年的公元前134年,改年号为元光元年。另外多说一句。封建皇帝有年号这一说,也是始自儒家的祥瑞之说,当然也是始自汉武帝。不过,这是后话了,无论是建元还是元光,都是后来加上的年号。

不过,汉武帝马上就意识到,自己有点高兴地太早了。那就是丞相的权力给他带来新的制约。无他,他的母亲王娡,多年的媳妇,终于真正熬成了婆。田蚡上位为丞相。窦婴呢?想什么呢?窦太皇太后都驾崩了。

王娡王太后的一番话,让汉武帝下定了决心要除掉田蚡。

汉朝的皇帝,在丞相面前,挺没地位的。依照礼节。皇帝坐车在路上遇到了丞相,一定要停下来。有谒者要喊一声:皇帝为丞相下舆!当然,这是丞相要先对皇帝行礼,皇帝下车是还礼,但也比后世的皇帝点点头就算完可隆重多了。在朝堂上论事,丞相要是站起来了,皇帝就是腿麻了,旁边也有谒者再喊一声提醒:皇帝为丞相立!丞相有病,皇帝必须亲自去问候。而不会像后世封建帝王一样,是一种提前到来的哀荣,皇帝到臣子家里,臣子不死也得死。

这种安排,源出于《管子·君臣篇》,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这简直是宋朝和明朝的文臣们最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皇帝当个偶像呆在宫里就行了,其他的事,放着我们来!但是,这种安排,确实很容易架空君王的权力。这是汉武帝没法容忍的。尤其是田蚡这个人,当了丞相之后,越发的骄横了。进宫找汉武帝汇报工作,一呆就是一天,说得汉武帝昏昏欲睡,汉武帝还得频频点点头,都听他的。

而田蚡不知道怎么收敛,他还没当丞相的时候,就通过王娡太后给人行方便,而且屡屡奏效。这让不少趋炎附势的人纷纷汇集到他身边。当了丞相更不得了了。只要求到他头上,哪怕你是在家闲着,也能立刻当上二千石的官。有一次把汉武帝说急了,问他:你安排完你的人了吗?我也想安排一些我的人!行不行!?

就这样,田蚡还想侵占官署的地给自己修房子住。汉武帝终于急了:要不你把府库搬回家算了!这之后,田蚡才收敛一点了。正因为田蚡能够让人平步青云。所以,灌夫才想着替窦婴结好田蚡。窦婴和灌夫都是平灭七国之乱时表现突出而显贵的。所以,两人算是有“战友情”。窦婴一失势,窦太皇太后一死,他家也就败落了。灌夫呢,纯粹是因为自己的脾气性格,并且也是酒品不好,一喝多了就闹事,曾经喝多了打过窦太后的兄弟。就因为这两条,犯错闲住在家。

两个人,窦婴想通过结好灌夫来气气那些曾经依附过自己的人。灌夫结好窦婴是想提高点自己的门第。毕竟人家窦婴是外戚。两人各有所需,又挺对脾气,竟然好的像一对父子。所以,灌夫正在服丧期呢,听了田蚡一句漫不经心不走脑的话,当真了。跑去窦婴家,说好机会,田蚡让你请客吃饭!窦婴听信得过灌夫,再说了,田蚡的话,他也只能当真不能当假。结果阖府上下忙了一晚上,却被田蚡“放了鸽子”。这两人的矛盾,就是因此而起。不过,这中间,确实是灌夫起了很坏的作用。一个是,他跑到田蚡家,生拉硬拽把刚起床的田蚡弄到窦婴家。喝了酒,跳舞给田蚡助兴,田蚡却拒绝给灌夫跳舞回礼。按说灌夫这是为了给窦婴结好田蚡做的牺牲,

你此时就该隐忍才是。他不,坐下之后就在席间讽刺田蚡架子大。搞得窦婴没办法,只好把灌夫扶回屋去休息。这才宾主尽欢,田蚡一直在窦婴家喝到天黑才回去。田蚡认为既然窦婴有求于自己,就该有所表示。就让籍福找窦婴,表示自己看中了窦婴家在长安城南的一块良田。长安城周围的良田,早就被列侯们分完了。这都是景帝惹的祸。所以,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没人愿意把长安城外的良田让给别人。

再说了,窦婴也不是那种媚上的人,所以,严词拒绝了。然后,灌夫的话说得更难听。史书都没详细写,估计是太难听,没法记录。籍福是个好人,害怕窦婴和田蚡闹矛盾。就说了窦婴很多好话。又安慰田蚡,窦婴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等他死了,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没想到,田蚡事后还是知道了窦婴的真实态度,更气愤灌夫从中横插一杠。因此,就更记恨灌夫了。

矛盾集中在田蚡娶燕王的女儿时爆发了。还是因为王娡太后,为了给自家兄弟撑门面,规定列侯以上必须参加。窦婴是魏其侯,属于必须参加的那一种。很奇怪的是,他明知道灌夫喝多了爱闹事,却非得拉着灌夫一起去。灌夫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前不久,田蚡甚至把他告到汉武帝那里去了。汉武帝才不管这种事呢,告诉他,这是你丞相的职责,不用请示我!结果呢,田蚡确实调查到了灌夫的罪证,灌夫也没闲着,田蚡身上的毛病,一抓一大把。两个人,被迫和解了。

这里,咱们想一想汉武帝是啥感觉。一个是丞相,一个是闲住的大臣。竟然闹了个狗咬狗一嘴毛。这时候要是已经有了绣衣使者,估计汉武帝就直接对着两人下手了。就这种情况下,窦婴,真的不该硬拉着灌夫去。可惜,灌夫还是去了。

并且,在酒席之间,又是因为喝酒礼节的事,闹了起来。无非是宾客们跟红顶白,田蚡敬酒,大家伏地连称不敢,窦婴敬酒,应者寥寥。灌夫就借着临汝侯不搭理他,开始撒酒疯。田蚡早就想弄他了。正好,酒席是王太后下的诏令。灌夫撒酒疯就是“不敬”。把灌夫关押起来。并且,按照之前搜集的灌夫的证据,把灌夫的家人都按各种罪名抓了起来。按律,都该弃市(当众处斩)。灌夫被抓,没人做主,也就没人替他把田蚡的罪状呈给汉武帝。

窦婴后悔了。窦婴很讲义气。不顾夫人的劝告,偷偷跑到汉武帝那里,说灌夫就是喝多了酒失礼,却被田蚡拿别的罪名要治死罪,实在是不应该。汉武帝这时候,估计已经有些想法了,很可能感觉这是个机会。于是很痛快地表示:先吃饭,咱俩一块吃完了饭,到东宫去大家一起辩论一下。

东宫,太后的地盘。窦婴怎么夸灌夫各种好,田蚡罗列灌夫的罪状,窦婴拿田蚡的骄横不法说事,田蚡却说窦婴和灌夫图谋篡逆。御史大夫韩安国又是怎么和稀泥。种种情事,汉武帝还没过来呢,王太后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汉武帝还生气呢,朝臣们有一个是一个,都纷纷畏惧田蚡的权势,都和霜打的茄子,辕套的马一样老老实实谁也不说话。结果,王太后比他还生气。我还活着呢,就都欺负我娘家兄弟。我要是死了呢?你这个皇帝怎么也不拿个主意,你活着都这样了,你要是也死了,那你舅舅不知道被人欺负成什么样?

来了,来了。就是这番话,让田蚡,死定了。至少,田蚡在汉武帝的心中,属于必须除去的人了。有这么一个强势的太后姐姐做后盾,汉武帝什么时候才能从田蚡手里限制好相权!?

汉武帝轻飘飘给王太后来了一句:这事,一个普通的官吏就能解决,不就是因为都是咱家的亲戚,才搞这么复杂吗?田蚡,必须死。这是个好机会。要让田蚡死,窦婴就得死,不然,没什么说得出口的理由。要让窦婴死,则必须把灌夫的罪名,坐实。不过,灌夫的那些罪状,在汉武帝派出的人调查之下,确实属实。和窦婴夸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窦婴以欺君之罪,被抓起来了。

这时候,窦婴忽然想起汉景帝曾经给他一份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话说回来,汉武帝继位已久,这份诏书拿出来,只能对窦婴个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窦婴讲义气,听说灌夫的罪名竟然是族诛,为了他,窦婴才想到了这份遗诏。然,遗诏拿给汉武帝,汉武帝命人在尚书那里找。尚书,本来就有点类似于皇帝的个人秘书这样的机构。汉武帝想削弱相权,第一个举动,就是扩大尚书的职责。把尚书原来只是在皇帝和丞相之间传递公文的职责,扩大为有参赞的职能。

所以,按说,遗诏在尚书那里应该有存档。汉景帝也不会小心眼到拿这种事情给窦婴设个局。但是,这份遗诏的存档,就是找不到了。找不到了!好,窦婴又加了一项死罪,伪造遗诏!

窦婴听说灌夫已经被处死,立刻得了中风,并且,不吃饭了。后来,又听说汉武帝不会处死他。又开始吃饭,养病,打算熬些日子能被汉武帝赦免。有意思的是,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说了窦婴的种种坏话。让汉武帝下决心,在十二月,处死了窦婴。

接着,田蚡在春天,突然就疯了,胡言乱语都是认罪伏法的话。汉武帝派人去探望,派去的人说,看见窦婴和灌夫就坐在田蚡身边。要杀死田蚡。后来,田蚡真的就死了。要说这里面没汉武帝的干预,反正我是不信。

后来,淮南王刘安叛乱。查出了田蚡曾经热情地握着刘安的手说:皇帝没有太子,您是高祖的孙子,又是位贤明的大王,一旦皇帝“有事”,一定是您继位!田蚡得有多无脑,才会在汉武帝正当壮年的时候,说这种话?!综上所述,窦婴之死,是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而采取的行动的牺牲品。他无论是否拿出遗诏,都是一样的结局。因为,汉武帝要除掉田蚡这个外戚丞相,就必须找个足够的理由。所以,窦婴,就是个牺牲品。这从田蚡死后,汉武帝任命没有“背影”的韩安国行丞相之职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惜,韩安国主张的是与匈奴和亲。又从车上摔了下来。之后,汉武帝任命薛泽为丞相。薛泽当了大约七到八年的丞相,基本上毫无作为。

汉武帝,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