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年的3次指婚,没有一对美满幸福,仅留下3个年轻寡妇
慈禧太后除了冷血无情的一面之外,还有很“老太太”的一面,那就是热心于给人做媒指婚。
给单身的人做媒本来就是一些妇人爱好的事情,这是人性使然,再加上慈禧贵为皇太后,拥有指婚的权力,这样一来,慈禧做的媒就更多了。
慈禧太后一生给人指婚无数,在她的晚年,曾给三个小姑娘指过婚,但奇怪的是,这三桩婚事,没有一桩是好的。
下面,奇韵就来讲讲这三个姑娘。
一、荣寿公主
荣寿公主的身份非常尊贵,她是慈禧太后的养女。
荣寿公主本是恭亲王奕訢的嫡长女,在皇族大排行里,也排第一,所以她还有个称呼,叫“大公主”。
咸丰帝在世的时候,非常宠爱这个大侄女,经常把她接进宫里。
咸丰帝驾崩后,恭亲王协助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太后,取得了“辛酉政变”的胜利,夺得了大权。
为了表示对恭亲王的感谢,慈禧就把他这个长女封了“荣寿固伦公主”,认作自己的养女,正式接进宫里抚养。
当时,荣寿公主只有7岁。
荣寿公主年轻时画像
荣寿公主颇有学识,而且为人正直沉稳,举止端庄高贵,特别有皇家贵族范儿。
唯一不足的是,她的长相和身材实在是普通,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丑。我们从现今留存的清宫照片中也能看出来。
荣寿公主12岁的时候,慈禧给她张罗了一门亲事。
慈禧对荣寿还算是分外照顾的,当时挑选了三个合适的人选,让仨小伙子都进宫,站到一起,让荣寿公主自己挑一个可心的。
最终荣寿看中了富察.志端。
志端,其实是荣寿的表哥,是荣寿公主姑妈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寿恩固伦公主,咸丰的姐姐,父亲是景寿额驸。
论出身,俩人确实是门当户对,而且志端也确实是个好小伙。
不久后,慈禧便给两人举行了大婚仪式。
然而,仅仅过了5年,两人还没生下孩子,志端竟然病逝了。
就这样,年仅17岁的荣寿公主成了寡妇。
荣寿公主守寡后,更加沉默寡言,她整日穿着素淡的衣袍,脸上不施脂粉,也看不出任何表情。
她时常骑上自己喜欢的马,一个人,在公主府宽敞的院子里慢悠悠溜达,显得无比孤寂。
刨去恭亲王这层关系,慈禧本身就很宠爱荣寿公主,她听说公主丧夫后精神状态不佳,很心疼,就把荣寿再次接进宫生活。
从此之后,荣寿公主开始了和慈禧太后长期相伴的生活。
慈禧除了上朝处理政务、批阅奏折、会见大臣这些工作内容之外,其余的生活、娱乐内容里,基本都有荣寿公主的身影。
慈禧听戏、游园、游湖,喝茶聊天,都会叫上荣寿公主,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会想着她,对她宠爱有加。
而有意思的是,荣寿公主对慈禧这位养母也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也从不给她溜须拍马,和其他人整天阿谀奉承捧着慈禧的态度截然不同。
不仅不捧,她还直接挑慈禧的不是。
慈禧一辈子都极其爱美,哪怕是守寡之后,也一直是精心打扮,穿着华贵艳丽,在衣服鞋子首饰这方面下了很多心思。
别人都是千方百计夸慈禧审美好、保养好,容颜不老,她是直截了当地指责慈禧:您一个寡妇人家,打扮那么华丽干嘛?
慈禧呢,每每听了,不仅不脑,反而是有些心虚,被怼的没话说。
慈禧对荣寿公主,是又宠爱又敬重。
荣寿公主在慈禧的心里分量很重,荣寿公主也是她晚年,唯一一个敢犯颜直谏的。
清朝彻底倒台后,荣寿公主便搬到了僻静的宅子,深居简出,一直活到71岁。
老年荣寿公主和贵妇们的合影,前排居中为荣寿公主,前排左二为四格格
二、四格格
四格格是庆亲王奕劻的闺女,行四,人称四格格。
和荣寿公主比起来,四格格的身份就要低一等啦。
咱们上文讲的,荣寿公主的老爸,那是恭亲王,那可是父亲哥哥侄子全是皇帝,而庆亲王呢,毫不客气地说,只是没落皇室宗亲而已。
庆亲王的曾爷爷是乾隆,往后面数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庆亲王老爸这代,已经成了皇族中边缘化的人物。
不过这个奕劻可不简单,他非常善于逢迎巴结,生意经非常溜,经过不断运作,逐渐和权贵搭上关系,从他们手里捞到差事。
后来经过奕劻不断努力,后来竟捞到了为慈禧太后修院子修湖等好差事,以至于走到了慈禧身边,成了御前大臣。
从此之后,奕劻来了个咸鱼翻身,成了朝中红人,还赚得了家财万贯。
他的女儿四格格,成功遗传了他这种性格特质,非常善于察言观色,逢迎巴结,嘴甜手巧,而且四格格的聪明才智还要高过老爸,于是,这个小姑娘成功赢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心。
四格格修复后的照片
除此之外,四格格本身还是个大美女,在满族女子中,算得上是一等的容貌,这就更给四格格加分了。
四格格小时候,慈禧就经常把她接进宫里游玩,说话解闷。
慈禧之所以喜欢她,更多的原因是四格格和慈禧有很多相像之处。
据慈禧贴身宫女,在回忆录中曾说过,慈禧时常赞叹,说四格格颇有几分自己年轻时的风采。
确实,慈禧年轻时,出身也不高,全凭脸蛋漂亮,和聪明伶俐、八面玲珑,在皇宫中逐渐站稳脚跟。
慈禧扮成观世音的照片,左二为四格格扮成善财童子
后来,慈禧太后给四格格指了婚,丈夫是喜塔腊.裕禄的第九个儿子。
喜塔腊.裕禄,是当时朝中的重臣,做过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各省的总督等。
做裕禄的儿媳妇,对于四格格来说,是挺好的一桩婚事。
但命运就是如此喜欢捉弄人,四格格新婚不久,额驸便病逝了。
和荣寿公主一样,四格格年纪轻轻成了寡妇。
刚结婚就守寡,这婚事还是慈禧定的,慈禧太后难免有些过意不去,此后就经常把四格格接进宫来住,陪伴慈禧游玩听戏。
史料上,关于四格格的记载非常少,只知道在慈禧晚年,四格格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时常陪伴左右。
至于慈禧过世后,乃至清朝覆灭后,四格格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她的老爸是庆亲王,庆亲王可是清史上,比和珅胃口还要大的巨贪,有这样一个有钱老爸,想来四格格后来的生活应该是依然优越的。
左一为四格格
三、垣大奶奶
“大奶奶”,是旧时满族人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就类似“太太”。
“垣大奶奶”的丈夫叫“德垣”,故而有了“垣大奶奶”这个称呼。
和前面两位比起来,垣大奶奶的出身就要逊色得多啦,她的父亲是内务府大臣庆善的女儿。
慈禧给庆善女儿指婚的夫婿,是自己娘家的侄儿,是慈禧娘家弟弟桂祥的儿子,德垣。
能嫁进这样有权有势的外戚家族,一定程度上说,算是莫大的福气。
然而,这个垣大奶奶,比上面那两位还要惨。
她和德垣定下了婚事,慈禧赏赐了很多东西。
两人三书六礼这些全都过了,结婚的日子也定好了,就等花轿接新娘拜堂成亲了,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德垣竟然一命呜呼了。
按照旧时的规矩,庆善的女儿虽然还没过门,但也算是德垣明媒正娶的妻子。
就这样,这个小姑娘成了“望门寡”,被敬称为垣大奶奶。
这件事,慈禧自然是觉得有愧于庆善的,于是也时常把垣大奶奶接进宫里住一住,玩一玩,表示一下关怀。
慈禧剧照
不过,慈禧可是一点都不喜欢垣大奶奶,叫她来玩,只是照顾庆善的面子而已。
垣大奶奶其人,不漂亮,长相普普通通。
她的性格也不招人喜欢,非常木讷,不善言辞。
慈禧的贴身宫女荣儿,在回忆录《宫女谈往录》中曾这样描述垣大奶奶:
“像个木头人,可以说是个缺心眼的白痴,但对吃的东西毫不外行。”
也就是说,这人一点意思都没有,就知道吃。
这位垣大奶奶的史料,也极其稀少,比四格格还要少,至于后来她的结局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这样一个情商智商都不高的女子,生活过得如何,恐怕全要依赖娘家或者婆家了。
慈禧剧照
四、三个年轻寡妇为何不再嫁
三桩赐婚,三个悲剧,三个寡妇,三个十几岁的年轻姑娘,孤老一生,尤其是望门寡垣大奶奶,婚礼都没举行就要守寡,当了一辈子的老姑娘。
听了她们的故事,不免让人叹息。
但叹息过后,三人的故事也给我们这些现代人留下很多疑惑不解。
原本,这三个姑娘可以不必孤老终生的,她们为什么不再嫁呢?尤其是满族人,不是婚嫁制度要更加开放一些吗?难道是三个姑娘都不想再嫁吗?
当然并非如此,这还得从满族的婚俗变化说起。
确实,满族的传统婚嫁制度比汉族开放,连收继婚、转房婚都存在。可,要知道,这些都是满族早期的婚俗。
大清入关之后,满族的婚俗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统治者在尽量让满族婚俗向汉族文化靠拢,比如逐渐禁止了收继婚。
后来,清朝的朝廷,汉化越来越严重,到康熙年间的时候,汉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满族婚俗方面受汉族伦理观念影响非常严重。“讲贞洁,尚名分”的风气在社会中成为主流。
满族群体也崇尚起程朱理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满族人变得也非常抵触女子改嫁,把女子守寡守节,从一而终,视为高洁。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只要是穷苦人阶层,这些文化束缚反而是无所谓的。
穷人不在乎这些名头,吃饱肚子求生存最要紧,所以穷人阶层,女人死了丈夫的,再嫁还是很稀松平常的行为。
但是,在权贵阶层,皇亲贵胄阶层,女子是绝对要遵从这种贞洁文化的,坚决不能改嫁再嫁。即便是贵为公主也不能例外。
这就导致了三个女人的悲剧。
三个人,是慈禧的养女,是王爷的女儿,是高官的女儿,身份都非常尊贵,她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着背后的家族,任何不光彩的事情,都会给家族抹黑。
因此,即便三个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也只能孤老终生,再嫁是绝无可能的。
五、结语
荣寿公主、四格格、垣大奶奶的婚姻悲剧,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人祸。
太后指婚,夫婿没得选,只能顺从接受,夫死守寡又不能改嫁。
她们虽然出身尊贵,享尽荣华富贵,可终究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罢了。
她们是那个腐朽时代的一个缩影,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参考资料《清史稿》《宫女谈往录》《慈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