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体教融合”展新颜 小运动员走进“清明上河图”

“我第一次看见这么长的画,真漂亮!”“你看这么多的小人儿,干什么的都有,真好玩”……黄海靖老师带到课堂的《清明上河图》聚集了小运动员们的目光,引来了他们的啧啧称赞,也拉开了语文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序幕。

这是济宁市任城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体教融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生动的一幕。4月20日至24日,学校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文化课教师进行全展示、大练兵。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行“双减”政策,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扎实高效课堂。

深入教研 精彩课堂

接到观摩任务后,教师们精心选择课题,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征和具体学情认真备课。课堂上,教师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时有效的进行评价,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孩子们精神饱满,认真听课,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突出。

“体教融合”展新颜 小运动员走进“清明上河图”

课中聆听 借鉴提升

为了让所有教师全过程参与课堂观摩和教后的反思、评价,学校将听评课调整至下午进行。学校业务领导带领全体文化课教师,不分学科,全程参与。整个过程,老师们细心观察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

科学评价 激励前行

听课结束后,全体教师开展了热烈的评课活动。授课教师首先进行教学反思,随后听课团队各抒己见,从文本解读、目标设定、内容整合和取舍、板书设计以及学生主体地位、课堂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授课老师虚心接受,研讨氛围十分融洽。

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听评课,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中肯地指出授课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夯实活力课堂的措施与方法。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上好每节常态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位教师教学的立身之本。教师们纷纷表示:一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新课标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让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扎实、有效,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体教融合,读训并重”品牌名校助力!

“体教融合”展新颜 小运动员走进“清明上河图”

精准帮扶 助力成长

本学期有来自济宁学院的三位师范类毕业生来学校实习,她们全程参与活动,与大家一起听课评课,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学校领导对他们提出了寄望:做好一个好老师,要有理想,有智慧,有行动,有反思。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要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在"“双减”背景下,实施“减负提质”是任城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追求的目标。这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展现了教师和学生在常态课堂中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学校教师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体现了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脚踏实地地抓,一丝不苟地干。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学校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在保障运动员训练时长的同时,开齐所有学科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一 通讯员 付吉庆 袁斐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