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南京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道德水平倒退千年

2014年10月27日,一位长沙老人,一下倒在了地上,随后的30过分钟里,前后路过的行人多达49人,却无一人伸出援手,直到第50个路人出现帮忙报警救治时,因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最终老人死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扶不扶”成了一件让人纠结万分的事情。以前遇到有人摔倒,大家都会义不容辞的上前帮忙,但如今却变得大不一样。

南京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中国道德水平倒退千年

出现这种事情不免会让人心情沉重,但是为何没有人上去帮助呢?

2006年的彭宇案,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报道造成了一种社会舆论,这一社会舆论,后来已不再是舆论,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坏风气。

有人说彭宇靠一人之力改变了2.6亿老年人的现状,无论彭宇是否将老人撞倒,法官一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的灵魂拷问,给人类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意识给激发了出来。

南京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中国道德水平倒退千年

林语堂在半个世纪之前说的“在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冷漠便实现了它自身的价值”一句引人深思的话,在现代社会被得到了证实。

2013年11月7日,四川三个小学生将倒地的老奶奶扶起后反被告上了法院,老人甚至声称如果不是他撞的,我死全家。事实是因为路滑导致的老人自己摔倒,小学生上前扶老人被讹。

南京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中国道德水平倒退千年

2015年4月3日,安徽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扶老人被讹的案例远不止这些,每个案例给好心人造成的心理阴影让人无法想象。我们不禁会想,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怎么办?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

南京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中国道德水平倒退千年

2014年春晚,被认为最具现实意义的小品《扶不扶》,评论人普遍认为取材立意不错,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道出了人们对现实的内心忧虑!

彭宇案已经时隔多年,但人们心中“扶老人会被讹”意识却无法淡去,因为其负面影响的程度在人们心中已经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面对老年人的犯罪行为,很多人发出感慨,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变坏的老人该如何处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于老人是应该受到尊敬、体谅、照顾的。

变老的坏人却不一定会因为老去就停止做一个坏人,当一个老人表达出对他人、对社会的恶意之时,法律如果再网开一面,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

南京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中国道德水平倒退千年

长沙老人的去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终将都会老去,如果有一天躺在地上的是我们自己,看到一个个行人从身边过去,我们会是多么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