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幅名画,老虎被画成”病猫”,放大10倍后发现玄机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林区,也叫中山博物院,它仿照北京故宫设计,碧瓦黄墙,依山傍水,气势宏伟,闻名世界。
而最为著名的是博物院内收藏了约70万件珍贵文物,皆是珍稀之宝。
这些珍贵文物中,有九千多件是书画作品,不少为满清皇宫中所珍藏的历代书画,如今也早已是罕见的国之重宝。
其中就有一幅《蜂虎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是一幅千古名画但却也是一幅怪画,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却又摇头离去,无法看懂。
300多年来也引发了无数争议,那这幅画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呢?
《蜂虎图》中,一向威猛霸气的百兽之王,一反凶猛之态,呈现出一副病恹恹、畏畏缩缩的样子。外形瘦骨嶙峋,置身于稀疏的荆棘丛里,脊背向上拱起,伸出左前爪在挠着嘴唇,耷拉着尾巴,低垂着脑袋,怯生生地望着前方。
战战兢兢的神情,完全没有老虎的威猛。究竟是什么东西,居然让百兽之王变成了这副病猫的模样?
这幅画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后来经过战乱,表面已经损毁严重了。后来,在修复的过程中,也曾经有人发现,在老虎的身后有一些小黑点。不过,人们一直以为,那些黑点是霉斑。
后来,经过专家的鉴定和修复,才知道那些黑点不是霉斑。把小黑点放大十倍以后,可以看见,这个黑点居然是一只马蜂。
马蜂颤动着翅膀,像是要随时飞向老虎一样。想必,这只老虎招惹了马蜂。
虽然是百兽之王,一旦落入了马蜂的地盘,面对小小的马蜂也无可奈何,只能露出恐惧的表情,仓皇而逃。
《蜂虎图》的作者名叫华喦,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和画家,也是“扬州八怪”之一。
华嵒自小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受尽欺辱。康熙四十二年,华嵒21岁,华氏家族重修宗祠,族人荐举华嵒绘壁画,但族长瞧不起他,另雇外地画师承绘。
华嵒很是气恼,一气之下,连夜爬墙进入祠堂,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挥毫,一气绘就《高山云鹤》、《青松悬崖》、《水国浮牛》、《倚马题诗》四幅壁画,不待天亮,便背起行囊远离故乡,去了杭州。
在杭州结交了许多书画朋友,大开眼界,技艺大进。
康熙五十六年,36岁的华嵒踌躇满志,带着自己作品进入帝都北京,原以为格调清新的画作会令自己名满京华,结果遭到当头一棒,被宫廷画家门视为旁门左道,百般挑剔、奚落,王公贵族对他也十分冷落。
惆怅之余,只能回到杭州,在雍正元年42岁时来到扬州,和金农、汪士慎等人相识相交,此后技艺臻至妙境。
华嵒一生贫困。晚年定居杭州,病魔缠身,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悲凉去世,享年75岁。
艺术来源于生活,画中的老虎其实代表华喦自己的生存状态,华喦虽才华卓然,但怀才不遇,在京城遭人冷遇嘲讽,华喦自己本身又有些冷傲自负,不喜欢溜须拍马,所以生活不得意。他把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满腔的悲愤全都画进了画里,于是才有了这幅极为生动的《峰虎图》。
结语
只能说华喦一生坎坷不平,受尽了人间疾苦,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被别人看得起,有名气又如何,无人赏识,无人能懂他,最后华喦只好通过这样一幅怪画折射他内心的凄凉和惨淡,对于他来说,这是他自己一生的缩影,也是为了艺术献身而换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