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伙食篇46:东北抗联在战场上都吃什么?
东北抗联是抗日战争史上与日军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他们长期活跃于东北的黑山白水中与日军作战,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要说抗联最艰苦的,莫过于饮食了,他们比任何一支抗日部队的伙食都艰难,尤其是1940年后日军的疯狂封锁和扫荡,抗联的能获得食物非常少,以至于后面都是吃草根树皮生活,可以说东北抗联的伙食上尤为艰难。
抗联战士生活
大部分时间都能吃饱的时候
抗联坚持斗争长达14年,当然不可能吃这些连维持生命都很困难的食物,毕竟生命都维持不了如何谈打仗呢?其实当时抗联一线部队大部分时间还是能够吃饱的,但遇到日军包围、封锁以及自然灾害后,后方一些战斗力比较弱的单位会经常出现断粮。
抗日联军
以小米和盐为主要食物
东北盛产玉米、高粱、大豆、小米、小麦和黄豆等,而抗联日常的主要主食其实就是小米,因为小米在营养成分高,耐饥且便于携带,相比大米更容易煮熟,因此成为抗联的主要食物。
小米
另一个重要的食物就是食盐,当时抗联战士们身上都会携带油布包的大粒海盐,毕竟不吃盐人会出现问题,加上一些食物没有盐难以咽下去,而且抗联每次攻下一个城镇后都会收集一些盐分给战士们携带。
除了小米和盐之外,战士们吃的副食就是各种野菜,春、夏、秋的时候都有野菜或者蘑菇,经常是收集这些野菜和蘑菇后拌上盐巴下饭,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就以打猎为生,抗联战士很多都是猎人出身,枪法非常准,在各种猎物中,大家最喜欢是野猪肉,其他猎物比较腥,必须加盐才煮熟才可以吃下去。
炒黄豆
如果急行军是没法停下来做饭的,这时候抗联战士会携带炒盐豆这种食物,黄豆易储藏不易霉变,油脂多,抗联战士将黄豆都倒入大铁锅中翻炒,断生后出锅晾凉加入碾碎的盐巴,等黄豆完全凉了之后又脆又香又有咸味,成为急行军中充饥的食物,炒黄豆日后也成为林帅和四野的食物之一。
不放过任何补给的机会
当然经常吃这些战士们的体能不会高到哪里去,从1939年后,抗联选择了灵活的游击编制,为后勤的供应提供了便利,游击队只要打下敌人的一个小单位即可解决全队的后勤问题,毕竟当时日军严禁百姓卖粮食给抗联,而且买粮也不现实,百姓家中就算有粮食,也不够提供全队人吃的。
抗联战士
所以抗联的的打击对象就是敌人的小单位,比如小火车站、公路检查站、木作场、矿山、村公所等等,而战斗力较为弱小的敌人驻地更是不会放过,尤其是日本开拓团和伪自卫团。
开拓团只有数百人左右,由三四十名退伍老兵组成的武装队进行防御,武器方面只有步枪、一挺轻机枪和一挺追击炮,战斗并不强,但囤积的粮食物资很多,自然成为抗联打击对象,一旦攻破后,带走能够带走的粮食和物资,剩下的全部烧掉以防敌人获取。
休息的抗联战士
至于伪自卫团其实就是地主武装,这些地主武装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怕抗联进攻无法抵御,一方面又怕事后遭到日军追究,因此一些地主武装会支援抗联一些物资,尤其是位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地主孙家大院就多次支援抗联物资,甚至隐藏护理过伤员。
艰难的后期抗日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开始集结重兵进攻抗联,让抗联备受损失,到了1938年冬天,直属控制的抗联队伍只有5000余人,其他抗日武装要么被瓦解,要么投敌,到了1940年的时候,东北抗联只剩下不到1000人,而日军不仅加紧封锁,还派出由沙俄军人组成的有西伯利亚寒地作战经验的白俄步枪队和当地栖林人追踪抗联。
这一时期抗联的伙食就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候,虽然东北很多野菜,但都是季节性的,春天还好,野菜种类很多,大家可以挖葱、枪头菜、蕨菜、山白菜、明叶菜、河芹来充饥,到了夏天,虽然野菜变老,苦涩难以下咽,但还有少数的野菜可以吃到秋天。
东北的野菜
而夏天的时候一些蘑菇也多了出来,林子里的朽木上长着各种各样的蘑菇,大家最爱吃和珍贵的是猴头菇,而且夏季飞禽走兽也活跃,林茂草深,不会像冬天一样留下踪迹,即便开枪也很难追踪上去,当然也不能肆无忌惮的,毕竟还要防备日伪军,而且林子里也不是到处都有猎物的,有些地方就很难找。
一旦到了冬季,大地冰冻的和铁一样,想要挖土比登天还难,加上满山乱窜的密探、日伪军,不可能给抗联有充裕的时间来挖野菜,一旦行踪被探子盯上,很快就会有一大批日军前来。
冬天的东北
而冬天也是敌人最猖狂的时候,因为抗联不可能藏在山里几个月,必须出来寻找棉衣和粮食,这样就很容易在雪地留下脚印,因此冬天也是敌人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根据脚印来进山寻找。
日军讨伐队
至于打猎,想要打猎必须开枪,枪声一响,虽然野兽倒地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日伪军和密探,想要吃上一顿肉改善伙食就要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有时候还会搭上上十几个抗联兄弟的性命,因此除非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平时都是严禁开枪打猎的。
日伪军讨伐队
大部分时间只能选择不需要开枪而采集的野菜、野草、榆树皮、靰鞡鞋和黄蜡,榆树皮怎么吃呢?都是用雪水泡软,去掉外面的老皮,留下里面的白皮,再煮一遍去掉异味,将榆树皮放在锅里熬烂了当粥喝,凑合着填饱肚子。
有时候能搞到一些麦穗就算改善伙食了,当时是没有条件脱粒的,只能放在火上烤着吃,这就是烤麦穗,遇到的荤腥大概只能是蝲蛄和蛤蟆煮的汤了,但也是难得的荤腥了。也因此,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草根、还有未消化的棉花,没有一粒粮食。
杨靖宇将军
有时候大家实在饿的受不了,只能吃动物皮子做的靰鞡鞋,穿坏的靰鞡鞋都不扔,挂在树上,等冬天缺粮的时候拿下来,放在水里泡开,捞出来后用石头砸烂,再扔到锅里煮,一只靰鞡鞋能煮出一锅汤,但皮子还是很硬的,如果牙口不好根本嚼不动,可以说冬天是抗联最难熬的几个月,很多抗联战士没死在战场上而是活活的饿死。
那时候抗联战士并不怕打仗,也不怕死,但最怕的就是饥饿,与其最后慢慢的饿死,瞬间的牺牲倒是一种解脱,因此到了后期,抗联战士敢于向敌人进攻,面对四面八方的敌人没有丝毫的畏惧,除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对死亡的蔑视。
抗联秘密基地
进入苏联的抗联
1940年的时候,抗联第一、二、三路军相继进入苏联境内,其主要后勤都是依靠苏联负责,军装都是苏军替换的棉衣、军大衣以及少量的皮大衣和毡靴、棉皮鞋等旧衣物,至于伙食方面还算不错,每天有1公斤的面包、少量的菜、食用油和肉类,且完全按照苏军的条例进行训练,后被苏联授予抗联教导旅以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番号。
抗联教导旅
到了1945年的5月的时候,88旅的伙食也提高不少,以苏军二线部队的标准提供,黑面包也变成了白面包,午餐肉分量有所增加,之前限量供应的香烟、黄油和糖也开始不限量了。
抗联教导旅
总体来说,抗联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与日军交战十四年,面对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时候也从未放弃过抵抗,诸多英勇的抗联战士牺牲在东北的密林之中,而诸多抗联老战士的回忆录中也记载了当初生活和战斗的场景,不管多么艰苦,他们都在守护,因为这是中国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