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无耻者无畏

文/林岩

无耻者无畏

01

东晋大兴三年(公元320年)某月某日。

晋元帝司马睿的老婆郑阿春为其生下第六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司马昱。

晋元帝异常兴奋,于是下旨遍赏群臣。

老臣殷羡得到了赏赐之后,觉得应该说点什么,来表达一下此刻无比喜悦的心情。

殷羡向晋元帝深施一礼,缓缓说道:“皇子出生,普天同庆,可是微臣没有半点儿功劳,却得到了陛下的厚赏,真是受之有愧啊!惭愧!惭愧!”

晋元帝一脸疑惑:“嘿?脑子进屎啦?朕生下皇子,你怎么会有功劳呢?”

此刻,众大臣笑出猪叫声,殷羡涨红那张秋核桃模样的老脸,羞愧难当,恨不得钻进耗子洞里躲过一劫。

02

武周时期,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仰仗女皇宠幸,为所欲为,气焰嚣张得很。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群臣不仅不敢得罪他们,对他们的家人、亲戚更是拼命巴结,剜门盗洞拉关系。

张氏兄弟有个哥哥叫张同休,当时任职司礼少卿。

某一天,张同休设宴款待文武百官。

酒酣耳热之际,张同休借着酒劲儿,指着内史杨再思说:“诸位快看看哈,杨长史长得像不像高丽人啊?”

当时的中原王朝妄自尊大,把周边的小国百姓蔑称为蛮、夷、戎、狄。

说杨再思像高丽人,等于是在骂他是低劣人种。

不成想这位杨大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众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

杨再思此刻站起身,脱下袍服反穿起来,以剪纸花粘贴在面颊上,手舞足蹈挑起了高丽热舞。

把自己的脸面当成鞋垫,任由上司张大人践之踏之。

03

南宋宁宗在位时期,太师韩侂胄大权在握,骄横跋扈。

朝中文武百官争相巴结,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

当时有个叫赵师睾[zé]的宗室,为了能得到韩大人赏识,拼命巴结,甚而不顾皇家体面。

某一天,韩侂胄在府上举办生日宴会,当时前来送礼祝贺的官员纷纷赶来,那场景可谓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韩府几乎被踏破门槛,等到人们抢过风头,逐渐散去的时候,赵师睾(赵宋宗室)选择最后一个出场。

赵师睾献上一个木盒,满脸堆笑说:“下官献上一些小果子,以祝酒兴!”

韩侂胄命人打开木盒:艾玛不得了!原来这小木盒中另有乾坤。

木盒内是一个微缩版的葡萄架,那上面挂着一百多颗珍珠、玛瑙,各色宝石。

小葡萄架子翠莹莹光闪闪,令人为之炫目,围观的众人伙呆,一个个看得两眼发直。

韩大人颇为满意,不久,赵师睾被提拔为临安知府。

不久,赵师睾他又找人打制了十顶类似凤冠的珠宝头饰,献给了韩侂胄的十个美妾。

结果赵师睾如愿以偿,升任为工部侍郎。

韩侂胄在临安城郊外建造了豪华的别墅,号曰“南园”。

能工巧匠还在周围修建了茅屋草舍篱笆墙,假山小路竹木桥,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某一天,韩侂胄在僚属的陪伴下游览南园的时候,忽然觉得园中有些美中不足。

老韩不无遗憾地说道:“可惜啊!这南园里听不到鸡鸣犬吠,诸位是不是觉得有些遗憾呢?”

此刻,众人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草丛中传来犬吠声音——“汪汪!汪汪汪…”

众人寻声而至,原来是赵师睾躲在草丛之中,趴在地上学狗叫呢,韩侂胄与众人笑得肚肠子生疼,好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无耻者无畏

04

武周时期,御史大夫魏元忠得了一场病,在家中卧床休息。

魏大人的下属纷纷赶来探视。

众人嘘寒问暖,客套一番之后,先后告辞离去,唯有右台御史郭霸却单独留了下来。

郭霸在室内作一脸忧伤状,魏元忠问他是否还有其他事儿。

郭霸笑出抬头纹说:“下官打算为大人尝一尝尿液,诊断一下病情如何?”

魏元忠拉长老脸:“这…这…这如何使得?”

郭霸死皮赖脸软磨硬泡,死活要尝尝魏大人的尿液。

魏元忠无奈,只好去茅厕尿了一壶。

下人送到郭霸的面前。

郭霸望着泛着泡沫,余温尚在的琥珀色尿液。

郭霸呷了一口,吧唧吧唧嘴巴,品味在三,缓缓咽了下去,而后眉飞色舞解释说:

“大人的尿液若是发甜,那就难治了,万幸您老人家的尿液发苦,可知马上就可以痊愈啦!”

郭霸说完,等着夸赞几句。

谁成想魏元忠对郭霸的行为极为鄙视:这哪里还是朝廷命官?简直猪狗不如,太丢人啦!

魏元忠自此非常厌恶郭霸。

这个为上司尝尿的段子,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南北朝时期有个比老郭还辣眼睛。

北齐权臣和士开飞扬跋扈的时候,身边一群马屁精,就像一群绿豆蝇,轰都轰不走。

某一天,和士开偶感风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得了重感冒。

医生为和士开诊断之后,认为需要服用“黄龙汤”方可痊愈。

这“黄龙汤”听着很高大上,实际上挺恶心,就是人的屎尿混合物,沉淀之后,上面有一层液体,俗称“粪清”,据说可以治愈一些疑难杂症。

和士开面对下人弄来的“黄龙汤”一直没勇气尝试。

此时,有个官员某甲来访,他得知和大人犯难,于是就主动为和大人做示范。

“这个其实很容易下咽,大人不必疑虑,我愿意为大人尝一尝哈!”

端起“黄龙汤”一饮而尽。

和士开受到鼓励,顿时信心倍增,端起一碗“咕嘟咕嘟…咕嘟咕嘟…”

无耻者无畏

05

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五月,南京城重修工程即将竣工。

当时负责此项工程的官员——中书右丞王溥为了博得皇帝欢心,他自编自演了一个段子。

某日,明太祖朱元璋到工地巡视,王溥煞有介事地对朱元璋说:

“臣去江西采办木材,在建昌蛇舌岩上,偶遇一位穿着黄袍的奇人。此人当时唱了一段歌谣:‘龙蟠虎踞势岧峣,赤帝重兴胜六朝。八百年终王气复,重华从此继唐尧。’”

这段歌谣的大意是:赤帝子的化身开创了帝王伟业,兴复了六朝古都的盛世场景,八百年过去后帝王霸气重现,舜帝姚重华承继了尧帝伊放勋的伟业!

明太祖朱元璋此刻大嘴一撇,用鼻子哼了哼:“嗯嗯…”

好像不感兴趣。

王溥进一步解释说:“‘龙蟠虎踞’指的就是南京城,而‘赤帝重兴’说的就是陛下您啊,您创建的大明属于火德,您老姓朱,‘朱’应了赤帝的‘赤’。南朝建都南京到如今,正好是八百载,陛下犹如那承继尧帝的舜帝姚重华啊!您老没觉得骇异?是不是太神奇了?”

神奇个屁,朱元璋没很生气,他鄙夷地斜视着王溥说:

“明白事理者不会被鬼神迷惑,一身正气者不会被谶语左右。汉朝方士少翁、栾大给世人的教训还不够深刻惨痛吗?应当引以为戒,你这个段子涉嫌妖言惑众,朕岂能相信你在此胡说八道?”

王溥获罪入狱,虽得到了赦免,还是在三十六岁的时候抑郁而终。

为时人所不齿,

依旧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