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逃婚私奔还总怀着孕谈恋爱,好友一语成谶:她看起来就不长寿
“人往往要用一生来弥补儿时的缺憾”,即便是优秀到被赞誉为“三十年的文学洛神”的萧红,也没有逃离这个魔咒。
1942年1月,著名女作家萧红面无血色地病卧在香港养和医院病房内,那时她年芳31,但已经进入弥留之际。“不甘,不甘……”是她最后的遗言。
颠沛流离的半生,萧红遭尽白眼,儿时的感情缺憾让成年后的她饱尝苦果,几段爱情均飞蛾扑火,却终究难觅良人,“情深不寿”的女作家最终抱憾而亡。
那么,萧红此生的悲凉境况究竟缘何而起呢?一代才女是如何走完她坎坷的一生的呢?
悲剧的起源
萧红的一生的悲剧,诚如她本人在作品中说的那样: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1911年,萧红出生在了黑龙江呼兰一户地主家,在那个新旧时代交替中成长的她,内心有着旧社会女性对男人的依附心理,又憧憬新时代的“女性独立”。
萧红的母亲温婉美丽却不够长寿,在萧红9岁的时候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一儿一女跟着父亲张廷举过活。
张廷举满脑子都是旧社会封建大家长的思想,原配过世没多久,他就娶了续弦进门,年轻貌美的新夫人深得他的欢心,负心薄幸的张廷举很快把原配抛诸脑后。
萧红和弟弟从此在家中便没什么地位,弟弟好歹是张家的男丁,再不受宠待遇也不会太差,萧红正是敏感的年龄,跟继母相处不来的她,时常惹得长辈谩骂。
年幼的萧红能感受到的仅有的温暖都来自自己的祖父,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对于祖父张维祯来说都自带“隔辈亲”的光环。
萧红便时常去祖父家小住,祖父也悉心教导她读书习字,上学后萧红沉迷文学绘画,时常在祖父家创作抒情诗,祖父瞧见也不阻止,对于这个孙女他大体是真的心疼。
失去母亲后无以为继的情感,萧红都寄放在了祖父身上,什么事情都愿意和祖父分享。
1928年,萧红参与哈尔滨学生组织起的反日护路游行,祖父得知后也没有责怪她。
祖父的庇佑让萧红出落的落落大方,她很好的继承了生母的美貌,骨子里多年文学积淀使她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惜一切的美好在萧红19岁时戛然而止,1930年,祖父悄然离世,带走了萧红对家庭最后的眷恋。
她和继母的矛盾日益突出,父亲从不维护女儿,萧红的叛逆反而让他恼火。
为了让女儿知道什么是“三从四德”,张廷举马上做主给萧红安排了一门婚事,对方是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儿子汪恩甲。
汪恩甲看上去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实则就是个靠着家里实力花天酒地的大少爷,平时还喜欢抽大烟,想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张廷举赤裸裸的把萧红当成了一枚棋子。
这个老古板从没想过,萧红并不是逆来顺受的无知妇孺,得知自己的对象汪恩甲是个抽大烟的纨绔子弟后,萧红发自内心的反感,时刻想逃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家庭。
就在这个当口,萧红的表哥陆振舜登门拜访,闲聊中萧红得知自家表哥因为也是被包办婚姻,过得很是不幸,同命相连的两个人顿时有了共同话题。
陆振舜在萧红最失落时的陪伴,让萧红误以为他是可以托付终身的良配,极度缺爱的她就这样不管不顾地爱上了自己的表哥。
陆振舜本就不喜欢家中包办的发妻,即便已有家室,他也没有拒绝萧红的感情,两人竟然暗通款曲开始恋爱。
这段扭曲的恋爱很快被张家发现,并造成了不小的家庭风波,萧红知道父亲必然不会答应,索性先斩后奏跟表哥私奔去了北平。
这对年轻的兄妹被爱意笼罩,忘却了生活的残酷,刚刚初中毕业的萧红到了北平后,就进了北平大学下属的女子中学读书,
而陆振舜本质上也只是个富家少爷,靠家里接济为生,但二人的私奔一下子惹怒了三个家庭。
陆家对陆振舜抛弃妻子的做法很是震怒,直接断了他的经济来源,没多久陆振舜就扛不住压力回归家庭。
萧红被表哥独自丢在北平,没有收入的她举步维艰,只能低头回家,而汪家因为她的越轨之举,直接震怒解除了婚约,她也因此在老家呼兰名声尽毁。
张廷举丝毫不在意自己之前武断蛮横的大家长做派伤害到了女儿,他从来就认为男尊女卑,萧红私奔的举动让他感觉颜面尽失,盛怒之下竟然想要杀死自己的女儿。
这一段无疾而终的情感让萧红无比的失望,天真的她第一次依赖的男人竟然如此懦弱,听说亲生父亲要杀死自己,更是让她胆寒。
自觉留下来没有活路的萧红,在万般不得已中只能再次离家出走,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回头。
半生遇人不淑
20岁的萧红跟家人恩断义绝,她偷偷离家前往哈尔滨,孤苦无依的她惊讶于外面世界的繁华,也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感到惆怅。
萧红不是个有主见的人,她无法独自撑起生活,急需有个人出现作为她的依靠,或许是造化弄人,一个月后这个人出现了,她在哈尔滨的街头遇到了汪恩甲。
两人之间因为萧红的私奔已经解除了婚约,原本不过是萍水相逢,但或许是空虚的情感作祟,萧红竟然同意跟汪恩甲再续前缘。
两人一起搬到东兴顺旅馆,也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但没有了婚约萧红跟着汪恩甲没名没分,还偏偏没多久就怀上了汪恩甲的孩子。
天真的萧红以为有了孩子,汪恩甲会踏踏实实跟她一起过日子,但她低估了纨绔子弟的卑劣,当汪恩甲欠下几百元房租后,就打着回家拿钱的名义再也没有回来。
大着肚子的萧红还被蒙在鼓里,知道她被房东怒斥说要把她卖到窑子里,才知道自己又被男人骗了。
没有工作,没有积蓄,也没有家庭的支持,萧红除了以泪洗面什么都不会,万般无奈下,她只能提笔写信给哈尔滨的《国际协报》求助。
好在那时候民风淳朴,副刊的编辑裴馨园看到后对这个女子心生同情,便安排手下的同事前去为萧红送去书刊,并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出现次数最多的人就是萧军,身材高大的萧军见到这个美丽但又困顿的女人就心生爱慕,通过交谈萧红的才华也让他倾慕,两人暗生情愫。
1932年夏天,松花江决堤,哈尔滨大半个城都泡在水里,即将临盆的萧红因为拖欠房租,被扣在旅馆,眼看着床板都被洪水泡透,萧红紧张却又无力回天。
就在她无比窘迫的时候,萧军就像从天而降的英雄一样破窗而入,乘着租来的小舟用绳子把萧红救走,俩人在一起后萧军甚至做好了接纳萧红腹中胎儿的准备。
这个男人是萧红在绝望中的亮光,他的出现带着萧红走出了不堪的泥泞,萧红笔下的诗稿也乐观起来:
“姑娘啊,春天真的到了!”
当爱情来临,人的感官也变的愚钝,再也尝不到生活的困苦,满眼只有对方眼中的银河闪烁,萧军为了萧红,心甘情愿当起了爱情的“奴隶”。
萧军的收入并不稳定,为了萧红和孩子,他拼命写稿、当家庭老师、也当过苦力,可萧红生产的时候还是没凑到医药费,萧军用刀子逼迫医生,才保住了萧红和孩子。
面对这个以命相酬的男人,萧红的内心无比感激,经历了两段失败的爱情后,萧军让她感受到了安全。
萧红也死心塌地的对待萧军,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跟萧军同姓(原名张廼莹),但生活太过艰难,二萧根本养不活孩子,只能忍痛把孩子送人。
最难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只有一条能穿出去见人的长裤,两人只能轮流出门,可即使这样,他们也甘之如饴。
那段时间也是萧红的创作期,1934年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生死场》,横空出世的巨作让读者为之疯狂,两人的生活也逐渐好转。
也是在那个时期,机缘巧合下他们结识了鲁迅先生。看过二人的著作后,鲁迅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爱才之心,直言:
“萧红可以超越丁玲,前途无量。”
其实在《生死场》发表被热捧后,萧红的名气就超越了萧军,那时候还不以为然的萧军却被鲁迅先生的话彻底压垮。
萧红是天赋型的作家,而自己只能靠积累,萧红的名气日盛,让男尊女卑心理作祟的萧军感觉不平衡,俩人时不时爆发激烈的争吵。
萧军骨子里就看不得曾经依附自己的女人发展得比自己好,他开始玩世不恭,甚至和好友的女人搞在了一起,最后闹得无法收场。
萧红却始终感念萧军当年施以援手,不愿抽身,没想到等来的确实萧军的彻底翻脸和无情的家暴。
即使是爱的卑微到了尘埃,萧军的暴虐还是让萧红不得不放手,即便有万般不舍,但也只能东渡日本为自己疗伤。
潦草的人生落幕
萧红走后,萧军如释重负,他荒唐的本性暴露无遗,到处沾花惹草,卑微的萧红在异乡还不时的写信叮嘱他照顾好自己。
一年后萧红心情好一点回到国内时,她视为恩师的鲁迅先生过世,又让萧红深受打击,她去鲁迅墓前祭奠,为他写下拜谒诗句。
回到上海后,表面上二萧有和平相处了一段时间,但萧军对萧红已经没有了感情,在外跟有妇之夫打得火热,萧红对这个男人彻底死心。
1938年,尽管已经怀上萧军的骨肉,但萧红终于想通了,她忍痛跟萧军提出离婚,萧军也丝毫没顾念萧红腹中的骨肉,痛快答应。
俩人从此天涯陌路,至此,萧红又一次怀孕分手。
可惜的是命运对她的捉弄并没有停止,离婚后的萧红又陷入了当初同样的泥泞,这一次拉她出泥潭的是之前跟萧军一起认识的朋友——端木蕻良。
端木和二萧相识在《七月》期刊的筹备会上,也曾度过一段同吃同住的友情岁月。
当时端木就对萧红动了心,无奈二萧很快挑明关系,端木内心的爱恋因此无疾而终。
等到二萧决裂后,端木终于有机会得到心爱的女人,和当年萧军一样,端木也宽宏大量的表示能接受萧红腹中的孩子,甚至愿意给萧红一个婚礼。
对于萧红来说,之前的三个男人都未曾给过她婚礼,骨子里憧憬浪漫的萧红对于端木说的婚礼还是有些期待的。
相比跟萧军在一起的轰轰烈烈,萧红知道端木能给她的只有细水长流的温暖,端木可能并不是萧红理想中的男人,但他的出现很合事宜。
就这样,萧红答应了端木的请求,二人的婚礼上,萧红也似乎是认命了,面对满堂宾客,她直白地言明:
“我对端木并没有过多期待,就是过日子罢了……”
对于遍体鳞伤的萧红而言,端木只是避风的港湾,这样平淡的生活一直到了1941年,中间唯一的波澜是萧红跟萧军的孩子没有保住,生下来就早夭了。
孩子死后,萧红抑郁了很久,走出丧子之痛后她就跟端木搬到了香港,但多年坎坷的生活开始反噬萧红,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1941年,30岁的萧红换上了肺结核,一开始端木还悉心照料甚至亲自为萧红吸痰,但好景不长,这个男人很快不见了踪影。
当时的香港即将沦陷,端木在这紧要关头贪生怕死,竟然抛下了萧红独自逃去重庆,走之前他告诉萧红自己要专心创作,委托了朋友骆宾基照顾萧红。
端木这一走就跟伊人再无缘分,萧红在病中苦苦挣扎了44天,身边只有骆宾基的陪伴,清醒时只能以泪洗面。
“如果萧军还在,他必然不会抛下我……”
在萧红的心中,萧军依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可惜明月照沟渠,萧红这几段感情都遇人不淑,最后都无疾而终。
1942年1月19日,似乎是回光返照,萧红撑起病体写下满纸“不甘”后撒手人寰,当年友人说她“看起来就不长寿”,一语成谶。
萧红死后,得知消息的端木蕻良还和骆宾基反目成仇,他没有感念友人最后的帮忙,反而指责骆宾基和萧红有了私情,这样的纠葛好在萧红已死,再也不用烦心。
或许是对端木最后的舍弃留有怨言,萧红对这个法律上的丈夫并没有留有情面,在她的遗嘱中,她生前的著作版权给了骆宾基、给了萧军,唯独没有给端木。
萧红的一生都在极力渴望爱与自由,可这些感情带给她的只有累累伤痛,即便受过新思想的教育,她始终没有摆脱对男人的依附,在绝望中走进坟墓。
唯一庆幸的是,萧红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不少著作,这是她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也算不枉此生……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