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在中世纪英国教会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势力,有的时候国王和教会之间经常会发生争吵。英国中古中期的首席大主教之争看上去是两位大主教之间的争夺,实际上是王权与教权之间的一种争夺。

拉尔夫和瑟斯坦在分别当选维卡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激化。关于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哪个是英国首席主教?

国王和教会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国王希望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英国的首席主教,然而教会却支持约克大主教。

在两人发生争端之前英国主教虚拟权的问题解决让亨利一世和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联盟,在亨利一世看来,如果有一个自己的大主教去管理教会,那么对于掌握教会的权力有很大的帮助。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坎特伯雷大主教希望能够维持自己首席大主教的位置,而亨利一世则希望借此重振国王在教会面前的权威。

两人几乎是立刻结成了联盟,瑟斯坦看到坎特伯雷大主教和亨利一世结成了联盟,也立刻要求教皇干预此事。

教皇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答应了要求。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英国获得无上权威,这个无上权威比英国国王要高,也要比凯特伯雷大主教要高。要想达成这一点,就必须将坎特伯雷大主教和英国国王一起打败。

就这样就从亲自给瑟斯坦主持了相关仪式,在教皇的支持之下。瑟斯坦打败拉尔夫,成为英国的首席大主教。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有意思的事情是,实际上这位反对王室的瑟斯坦是由亨利一世和当时的凯瑟伯雷大主教拉尔夫选出来的,在这场争斗当中,拉尔夫甚至一度占据绝对上风,因为当时他首先被国王任命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有权利去选择一位约克大主教,但是他选择的人最终却在某种程度上背叛了他。

实际上早在拉尔夫和瑟斯坦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之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之间的争夺就经常会出现。

在上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去世之后,亨利一世直接让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位置空闲了整整五年之久,在他看来一定要选出一位适合他心意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否则的话容易让坎特伯雷大主教在英国首席主教的位置旁落。容易让君权被教宗看轻。

当时英国国王也考虑过除拉尔夫以外的其他人选,比如法里斯,他是英国国王的医生,在学习和神学的研究之上,他都有着过人的能力。但是他的性格不是很好,他对于宗教对规章制度采取了严格遵守的态度。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他这个人比较严格容易导致内部分裂,所以在考虑了很久之后,英国国王最终还是选择了拉尔夫。

根据当时教廷的相关法律,拉尔夫的升职是需要得到教会的允许的,但是实际上英国国王并不想自己和罗马教廷扯上太多的关系,在他们看来罗马教廷就是一群让人感觉到讨厌的家伙,他们对于君权的集中都是巨大的威胁。

最终罗马教廷对于拉尔夫的这种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好在上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外甥在罗马教廷面前说了拉尔夫的好话。教皇才决定不加追究,将拉尔夫的大主教披肩带回英国。

这个时候约克大主教的位置恰恰是空置的,按照拉尔夫和英国国王的意见。他们应当是选出一位尊敬王室的约克大主教。

这位约克大主教不应当与坎特伯雷大主教和英国君主相争,他们经过多方考虑之后最终选择了瑟斯坦,但是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在成为约克大主教之后,很快就反对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英国首席大主教。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实际上在拉尔夫和瑟斯坦分别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之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两个主简单的争执当中是占据上风。但是随着瑟斯坦获得教宗的支持,最终瑟斯坦超过拉尔夫,成为英国首席大主教。

这场争斗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14世纪。英国的王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在英国国王的见证之下,这两位大主教签订了象征和解的《威斯敏斯特协议》。这个在1353年签订的协议规定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英国的首席大主教。

但是约克大主教也可以享有一定的独立权利,他不需要像凯特伯雷大主教表示臣服。

实际上这场争斗完全是王权与教权之间的斗争,在亨利一世看来,这场斗争甚至根本不应该出现,因为他们没有想到约克大主教会和坎特伯雷大主教争英国首席主教的位置。

在他们看来,瑟斯坦应该是一位效忠王室的人员。只不过这一次亨利一世算是看走了眼,其实瑟斯坦并不是一位效忠王室的成员。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恰恰相反。他在王室和教东之间选择了教宗,实际上如果英国的王权足够强大,根本就不用管教会之类的事情,只可惜英国王室一直都没有将思想权利收回来,导致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教皇的压力。

在他们看来,这些争夺是无谓的,又让人烦恼。但是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些争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实际上从古至今并没有某一个人能够王权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哪怕是国王也不行,国王天生尊贵,但他们不得不面对很多关于舆论和权力争斗之类的事情。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王权肆无忌惮的使用权利。

即便是在中国君权最为顶峰的时候。皇帝有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来自于民意的拷问。

至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在大臣的抱团当中做出让步。更不要说西方的国王,西方的国王实际上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弱势的状态。首先他们会面对更多的竞争者,因为在西方继承权的核心其实是联姻。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在位置空悬的时候会出现非常多的继承者,这个时候法律只是辅助,谁能够有更高的能力才是谁能获得知识的关键因素。

其次,他们要面对来自教皇的各种施压作为中世纪思想界的最高领导者,教皇一直都有压制皇权的想法。

在某些时候王室权力在教皇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实际上教皇所统治的区域要比国王的区域更加广大一些,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几乎是唯一的吸信仰,不止一个国家。都不得不听从教皇的吩咐。

在这种情况之下,国王很难王权依靠自己去处理王权与教权之间的争斗,约克大主教和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争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次争端。

实际上罗马教廷对于英国的不满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英国并不能够王权听从教会的意愿,这是对自己权利的一种挑战。

英国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争

再加上教皇也并不想听从国王的意见,所以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英国的首席大主教,但是他们的位置并不稳固。即便是已经成为英国的首席大主教,他们也无法要求约克大主教臣服。

这场争端最终是以双方互相妥协作为结果的。也许双方对这个结果都不满意。只不过政治斗争很难。完全如愿,如果完全如愿,那么除非全力上有绝对的压制。但这对于王室和教皇来说都是不现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