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好几天不拉臭臭,是攒肚子还是便秘?教你几招轻松应对
老话常说“一睡二哭三攒肚”,但很多妈妈还会有疑问,觉得宝宝的便便应该每天都有才正常,当发现宝宝突然好几天不排便,以为是便秘,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这是宝宝在攒肚子,那攒肚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区分便秘还是攒肚子呢?
什么是攒肚子?
我们常说的攒肚呢,首先要给大家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肠道发育成熟的一种正常表现。
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人工喂养的宝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发生的频率没有母乳喂养的宝宝高。
一般在宝宝满月前后几天至两三个月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完善,对于母乳可以充分地消化、吸收。
所以这个时候,宝宝相对应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就会减少,也就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几天甚至一周以上的时间,才会排一次便,这种延长排便间隔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攒肚”。
宝宝攒肚子的表现
满月前后出现连续几天不排便的情况。在宝宝满月至宝宝两个月大期间经常出现2-3天,3-4天,甚至半个月不大便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宝宝攒肚只会出现在宝宝满月到宝宝两个月大这段时间。攒肚期间宝宝拉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攒肚时宝宝排便状态正常,无痛苦。同时精神面貌尚可,饮食睡眠一切都还正常。其中,宝宝拉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一点是区分宝宝攒肚与便秘的关键。家长要注意区别宝宝攒肚和便秘,不要随意给宝宝吃治疗便秘的药物。
攒肚子和便秘的区别
攒肚
宝宝大便的排便时间间隔延长,但是排便时很顺利,没有大便干结的现象。一般来说,宝宝正常排便性状是,金黄色的糊状便、膏状便,只要宝宝每次排便的性状都是这样的,那么就是正常的排便。
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更甚至大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还会造成肛门疼痛,使孩子腹胀、腹痛,宝宝排便时痛苦,脸部通红,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便秘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如何帮助宝宝缩短排便间隔
在分清楚“攒肚”和便秘的区别以后,我们都知道宝宝攒肚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随着有些宝宝的排便时间加长,有的甚至长达10-15天才排便,妈妈难免会焦虑着急,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几个方法来帮助宝宝缩短排便间隔,让其顺利排便。
第一:服用益生菌
宝宝“攒肚”是肠胃发育的一个大进步,有的妈妈会选择用肥皂条或者开塞露来给宝宝通便,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伤害宝宝肠胃的。
在这期间可以适当给宝宝补充益生菌,促进宝宝肠胃蠕动,能有效缩短攒肚的时间。
第二:给宝宝做按摩
每天给宝宝沐浴完以后,或者在吃完奶后40分钟之后,妈妈可以借助抚触的机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
在冬天的时候,妈妈可以先把室内温度调高,然后双手抹上抚触油,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反复进行3次。
这样也能缩短“攒肚”的时间。
第三:适当给宝宝喝水
宝宝在“攒肚”期间,妈妈可以在宝宝两顿奶之间适当的让宝宝喝一点温开水。特别是吃奶粉的宝宝,适当喝一点温水,还能有效预防便秘。
但是,妈妈们一定要注意,是温开水,切记不能在水中加蜂蜜或者白糖哦。有的宝宝会觉得开水没有味道不喜欢喝,妈妈就会给里面加少量的白糖或者蜂蜜,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宝宝如果不喝白水,可能是刚开始不习惯,多点耐心多给宝宝喂几次锻炼宝宝喝水的习惯,后面慢慢就好了。
第四:逐渐增加奶量
如果宝宝在攒肚期间,注意宝宝体重是否有下降的趋势,或者体重没有增加,那么妈妈就需要考虑适当的给宝宝增加奶量了。
如果是母乳宝宝,妈妈的母乳量不够,可以适当添加一点奶粉。但是这期间,宝宝的奶粉一定要选择贴近母乳的,这样宝宝才能更容易接受。
“攒肚”是很多宝宝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的,其实并不需要特别地进行护理,只要宝宝健健康康的发育,妈妈就不用担心宝宝会因此而“受罪”。
小宝宝可是很聪明的哦,如果他感觉有什么不适感时,都会“嘤嘤嘤”告诉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