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神薛岳将天炉战法用到极致,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十余万
1939年6月,日军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将主要兵力集中于华中地区,对中国军队的作战方向进行了调整。将“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换成了“日本陆军大元帅”冈村宁次。日军在中国的进攻开始向正面战场转移,对武汉地区进行了合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期间,中日双方的军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日军是依靠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所以他们可以迅速地将部队向后方输送。而中国军队长期没有战争的经历,所以他们也很难快速地将部队投入到与日军作战当中。但是中国军队仍然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战英雄。
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最为著名的就是薛岳将军了。他曾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台儿庄战役等多个战役。在这些战役中,薛岳都为中国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薛岳将军的身上却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与他所带领的部队有关。我们都知道,薛岳将军麾下有一个叫做“天炉战法”的战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薛岳将军的“天炉战法”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中国军队和日军的作战主要是依靠炮兵和步兵进行配合。因为日军装备优势明显,所以在与中国军队作战的时候,日军可以很轻松地通过炮兵和步兵对中国军队进行打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转变。在抗日战争早期,中国军队和日军的战术水平其实相差不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更多地是依靠炮兵对日军进行打击。
但是随着中国军队作战经验的积累,以及自身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中国军队已经不再满足于炮兵对日军进行打击了。因此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开始更多地使用步兵和炮兵配合。
而薛岳将军所率领的“天炉战法”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天炉战法其实就是将炮兵与步兵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火力网,从而对日军进行打击。
在薛岳将军所率领的部队中,薛岳将军所率部队被称为“天炉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长沙会战
1941年6月,日本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大战争,便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华中地区。为便于向我国腹地推进,日军将主要兵力集中于正面战场。
同时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长沙地区,日本也制定了一个计划:在三个月内将长沙地区拿下。
面对日军的这一计划,我国开始了紧急部署。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长沙的占领,我国将长沙地区划为了三个战区。
第一战区由陈诚指挥,该战区的任务是防守长沙;第二战区由薛岳指挥,该战区的任务是反击日军;第三战区由罗卓英指挥,该战区的任务是防守长沙。
随着三个战区的相继成立,我国开始了对日军进攻路线的准备工作。日军为了能够尽快拿下长沙地区,首先选择了进攻浏阳和醴陵等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日军对湖南地区发动了进攻,这就是有名的“长沙会战”。当时的薛岳将军临危受命,担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此次会战,日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打通湖南到广西的交通线。而中国军队则是在长沙地区将日军阻挡住,保证了交通线的畅通。
在此次会战中,中国军队投入了大约7万人左右。这7万人中有许多都是新兵,而这些新兵还是从日本国内抽调过来的。
尽管中国军队人数众多,但是在面对日军时却仍然表现出了慌乱和不自信。经过了几次会战之后,中国军队终于击溃了日军的进攻。
根据战争结束后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这三次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10余万人。而这其中也包括了日军第7师团、第6师团以及第9师团等三个主力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