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嘉庆二十年九月,嘉庆皇帝收到了浙江巡抚孙玉庭的奏报,弹劾浙江建德县知县刘又向大肆勒索商人,建议朝廷对其进行严厉查处。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巡抚弹劾知县按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坐实罪名知会刑部、吏部,依大清国法定罪便是。然而嘉庆帝看到刘又向这个名字后,颇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在四月份的时候,他还亲自见过这个小小的七品知县。

按照清代的官员任免制度,新官上任之前必须由吏部带领引见,皇帝认可后方能放实缺。这年四月,刘又向就在引见的队伍里,嘉庆帝对他的印象还不错,给出了“人老实、忠厚,可任知县。”的批语。

五月,刘又向实授建德知县,八月初上任。掐指一算,刘又向从上任到被弹劾,前后的时间不足一月,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无论发财的心思有多强烈,也不至于这么急着捞钱。

此事显然不符合常理,嘉庆帝认为这中间必有蹊跷,于是下旨让刑部派人调查此案。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寒门子弟当官难

刘又向,云南楚雄府广通县人,乾隆四十六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祖上世代务农,别说当官就是连秀才也没有出过一个。

刘又向幼年时,就显示出了惊天的天赋,当地的私塾先生见他是块读书的料子,将他免费召进私塾读书。

17岁那年,刘又向一鸣惊人,在院试中顺利晋级成为生员。21岁时,刘又向第二次参加云南乡试考中举人。

刘又向的科举之路异常顺利,虽然第一次会试名落孙山,但终于在嘉庆十三年的第二次会试中考中了三甲29名进士。此时的刘又向27岁,在同科进士中,算是比较年轻的。

然而,在选官的道路上,刘又向却是历经坎坷。原因无他,主要是刘又向家庭条件太差,拿不出银子孝敬吏部的书吏。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在候补的冷板凳上整整坐了七年,直到嘉庆二十年,刘又向才按资排辈被选为候补知县,经过吏部引见,终被实授建德知县。

七年时间当中,刘又向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在没有得缺之前还算勉强能够支应。不过,当他拿到吏部官凭以后顿时就犯了愁。

因为按照官官惯例,刘又向上任前要准备一大笔资金用来送礼,这笔银子是不能少的,如果不孝敬京城的老爷们,那么就算是到了建德,也很难维持一任,轻者免官,重者问罪。

刘又向是苦出身向来节俭,经过仔细盘算,发现没有六千两银子根本应付不了。没法子,刘又向只能向京城中的各大钱庄借贷,即文献中经常提到的“拉京债”

清代北京城有一些钱庄专营此项生意,靠借钱给官员发家致富。只不过钱庄借债利息极高,刘又向要借实数六千两银子,除去各种手续、利息外,就必须要借七千五百两。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按照约定,刘又向每月要付三分利,期限为一年,平摊下来每个月连本带利就得要还八百多两银子。这对于刘又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不贪不滥一年三万

钱庄敢借银子就不怕收不回来,而且借钱给当官的买卖从来都是只赚不赔,因为谁都知道,地方官一旦上任,银子来的奇快。

建德县属于一字简缺,在浙江省各县中属于中下等县,但建德因为地理条件优越,水路发达,商人云集,在这样一个地方任职,一年下来捞个三万两银子不成问题。

问题是,这三万两银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到了,更何况前任知县把应得的补贴都预先支取了,所以要见到收益,必须得一年以后。而京债却是利滚利,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一本一利,如此滚下去,岂是刘又向能承受的。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刘又向前脚刚进县衙,催债的后脚就来了,这些人都是京城中有背景的,刘又向得罪不起,没法子只得想法子借钱还债。

新官到任,地方的士绅富商免不了要表示表示,他们或多或少都出了礼,但总体数额并不多,仅有五百多两银子,这点钱还不够一月还债的。

面对债务的巨大压力,进士出身的刘又向只能铤而走险,他向几个富商直言不讳地张口借钱,且一开口就是要借一万两。

那个时候当官的向商人借钱,说白了就是勒索,根本就不会还。几个富商不好拒绝,也不敢拒绝,不得不凑了一万两借给刘又向。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也不算太过火,或许是受够了催债的苦,刘又向在写借据的时候,既没有写明利息,也没有写明具体的归还日期,如此就变味了,成了明目张胆的勒索敲诈了。

富商们谁还没个门路,他们暗中派人到杭州,向巡抚衙门揭发此事,时任浙江巡抚的孙玉庭当即下令,停了刘又向的职,并向嘉庆帝上呈奏报。

嘉庆帝的处理意见

刑部派人到了浙江后,很快查清了来龙去脉然后汇报给了嘉庆帝。按大清律例,刘又向身为建德知县,公然勒索商人,最轻的也得是革职抄家,情节严重的,还得流边地效力。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嘉庆皇帝向来仁慈,刘又向一案不是个例,而是具有普遍性。他对刘又向本人的印象不错,所以有意要放他一马。

为此,嘉庆帝作出批示,刘又向任上并无贪污、亏空情弊,勒索商人也属私人债务与公事无关,鉴于刘又向出身贫寒,给与革职处分但不抄家。

反而是京城的几家钱庄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刘又向所欠之债,因利息高于朝廷的规定,勒令罚款一万两千两,刘又向只归还本金即可。

嘉庆帝对刘又向网开一面,却没能改变“拉京债”的这一社会病,而且这种弊端也成了地方官员贪腐的催化剂。

清代时做个知县有多难?如果出身贫困,那么八成当不了清官

道理很简单,让一个欠了一身债务的官员去造福百姓,那无疑是一句空话。在清代,越是出身贫寒的人,越是难当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