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道光年间有个叫张集馨的官员,写了一本《道咸宦海见闻录》,深刻地揭发了晚清官场的潜规则,尤其是对送礼方面留下了很多的笔墨。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不送礼是做不好官的,官场之上的人情世故,都是靠炭敬、冰敬、别敬、节敬等名目来表达感情的。清代时,地方官最怕的就是到京城陛见,其原因就是花销大,还累人,就连曾国藩那样的大员,入京时为了送礼也感到力不从心。

不过受累的不仅仅是送礼的,收礼的同样也难,经常出现“受其半”“受其二”的情形,要表现出情谊深厚、不在其利的意思。

而且,京官们收礼也非来者不拒,根据《道咸宦海见闻录》、《翁同龢日记》的记录,晚清时期,在京各级官员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凡是以下几种礼那是坚决不能收的。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其一、有所求的礼不能收

地方官孝敬京官是官场规则,且不能任何附加条件,这是因为地方官收入高,京官清贫,于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敬”就成了维持利益平衡的一种必要手段。

通俗地说就是,京官收了地方官的礼,能为他们说话办事最好,要是什么都不做,也没人会抱怨。对于地方官来说,只要京官们不给他们穿小鞋,这礼送得就值。

故而,地方官孝敬京官,谁都不会提出要求,都以“情谊”二字为名。如果送礼的动机不纯,那么京官们一般都会拒绝。

以翁同龢为例,我们都知道他与李鸿章素有私人恩怨,且政见也不同,但李鸿章每次进京,都会送上数目不菲的孝敬,翁同龢也是照单全收。这是因为李鸿章会做人,尽管世人皆知他们之间有很大的矛盾,但礼还是照送,翁同龢敢拿,就是因为李鸿章从无所求。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同治九年时,翁同龢有一个门生叫贺培桢,中秋节那天,他给老师送了50两的节敬,这次送礼属于例行公事合乎情理,翁同龢收下了。

没过几日,贺培桢又来送礼,奉上100两银子,翁同龢觉得奇怪,交谈中见他功利俗气,便意识到此次送礼定有所求。

翁同龢的确十分敏感,事实上当时的贺培桢作为国子监贡生,正在京城四处打点以求谋得官职,翁同龢通过其他渠道得知这一信息,便更确定了这个判断,于是谢绝了这样的馈赠。

不仅仅是翁同龢,大多数京官都会严格遵守这一政治底线,道理很简单,陋规是朝廷认可的灰色收入,而要是收礼替人办事,就会有受贿的嫌疑,这无疑是触碰法律的底线。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其二、上不了台面的礼不能收

还以翁同龢为例,光绪七年,新任台湾道刘傲入京拜访翁同龢,此前他们二人并无交集彼此也不熟,刘傲此次拜会也纯属礼节性的,按例送了别敬,但翁同龢没有收。

在翁同龢看来,素无交往之人无缘无故来送礼,是上不得台面的。两年后,刘傲让他的儿子刘浤拜见翁同龢,刘浤当时是个秀才,人长得也体面,翁同龢对他的第一印象不错。

但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刘浤却提到其父刘傲在台湾不如意,经常受到上司的钳制,希望翁同龢能拉刘傲一把,说完话刘浤拿出500两银子作为别敬赠给翁同龢。

这种行为显然就是赤裸裸的政治交易,翁同龢大为光火,觉得这样偷偷摸摸的勾当,怎么是他堂堂一品大员该干的事,当面就严词拒绝。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刘傲后来还一直想努力与翁同龢保持关系,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翁同龢对他很疏远,连例行的冰敬、炭敬也不受。

其三、位高权重者要避免接受馈赠

雍正时期的张廷玉,以及乾隆时期的傅恒,是两个最典型的案例。他们二人都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给他们送礼的人海了去了,但他们的个人品行都很过硬,凡有送礼者皆被呵斥,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得到雍正、乾隆的高度赏识,为人臣者尤其是官居高位者,最忌讳的就是私受他人的馈赠,哪怕是正常、合理的馈赠,在皇上眼中都会被看成是结党营私。

送礼是官场上的一种常态,但都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在受与却之间,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规则在发挥作用,局外人真的难以说明白。

京官接受地方官孝敬是常态,但也非来者不拒,有三种礼就不能收

当然,无原则的接受馈赠在晚清时期还是十分常见的,像和珅、庆亲王奕劻那样的,就会被同僚乃至世人诟病,尽管他们位高权重,但官场同僚们打心眼里是看不上这等货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