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进士实授知县有多难?以平均值计算,至少要在吏部排七年的队
知县因为品级不高,所以自古以来都将其比喻为“七品芝麻官”,久而久之,在人们印象中就形成了固有思维,认为知县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官。
不过这种说法放在清代那就完全不成立,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知县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而且要想获得知县一职难度也极大。
御史此论恐怕很多读者不赞成,进士属于稀缺品种,怎么会连一个知县都很难选上呢?御史根据清代的选官制度,来具体说明这一问题。
进士是科举时代的最高功名,以殿试成绩分为一、二、三甲,头三名例授翰林院官,其余的则要通过朝考这一环节,来决定能否进入庶常馆成为庶吉士。
一般来讲,庶吉士的选拔率在30%左右,未能通过朝考的二、三甲进士,吏部要登记在册,并将新科进士们列入庞大的候补队伍之中。
清初的时候,全国官员奇缺,新科进士基本上无需候补,当年就可以放缺。当然,新科进士授职未必都是知县,有一部分会留在京师各部院衙门,以六品主事开始干起。
从康熙中期开始,随着国家的逐步稳定,官员的数量趋于饱和,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康、雍两朝,进士从候补到实授的时间,最短的要4年,长得则要9年。从乾隆至道光朝,进士授职的平均时间,也基本保持在7年上下。
如以此来看,清中期以后,进士选官的难度已经很高了。如果与现在对比,新科进士最多也就是刚刚通过笔试,能不能成为正式的公务员,还得经过面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进士选官难呢?以知县为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官缺数量少、候补人员多
清代共有1300多个知县,基数倒是不少,但是每年退下来的岗位并不多,有时一个省一年也只有区区几个空缺。吏部选官的主要依据便是“出缺”,缺要是空不出来,说什么都是空话。
知县一旦出缺,那么地方督抚就会上报吏部,这个程序叫“截缺”,如果没有在固定的时限内上报,那么督抚就要受到降级的处罚。
吏部拿到具体出缺岗位后,才可以在符合条件的候补者中进行铨选。然而,铨选设定了很多的门槛,根据候补官员的不同情况被分为名目繁多的“班”。
新科进士被归入“除班”,除班即初次入仕者,不仅限于进士,还有举人、贡监生以及捐纳者。
除班之外,还有补班、转班、改班、升班、调班,总计“六班”。六班中除班排在升班(议定要升官的)、补班(因各种原因暂时开缺的,如守孝、疾病等)之后。
如果空缺出来一个知县岗位,那么新科进士被选中的概率几乎为零。只有在其他候选者都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轮到新科进士,但这种情况极少出现。
其二、新科进士选知县有很多不利因素
吏部每个月都会举行铨选,俗称“月选”,但知县出缺的数量是不定的或多或少。
在进入正式的铨选程序之前,吏部按例要发文给符合条件的候补者,让他们填写资料,就好像是现在找工作投简历一样,这个环节叫“投供”。
新科进士顺利投供以后,就会进入“政审”阶段,即审查有无“事故”,这里的事故主要是指有无父母去世未到守孝期限者,有无上祖上拖欠赋税者,有无受到朝廷处罚者,等等。
一旦被吏部核实有“事故”,就无法进入铨选程序,只能待问题解决之后,才能进入下一次的铨选。
没有事故并不代表就能顺利晋级,因为吏部规定,本籍进士不能在本籍、寄籍地为官。比如江苏金坛县知县出缺,江苏籍的进士就不能参加铨选,此谓“密其回避”。
在铨选时,吏部还要根据资历最终才能决定是否授予,所谓的资历就是论资排辈。新科进士因为是初次入仕,所以知县出缺,先要在有资历的候补者中优先挑选,要是出缺的数量多,新科进士才有机会入选,此谓“论其资考”。
以上几点仅是吏部做出的硬性规定,此外还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暗箱操作,这就涉及到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了,说好听一点叫人情世故,说难听一点就是政治腐败。
如果新科进士有背景或者是家里有银子,那么只要肯钻营、肯花钱,也会在短时间内谋得实缺。
清中期以后,吏部文选司的官员借着选官的大权,大行受贿,尤其是吏部的书吏,被称为官场上的“难缠小鬼”,在他们看来,朝廷的规矩远没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只要银子到位,很快就能实授。
可以看出,康熙中期以后,新科进士的候补期被无尽拉长,穷苦出身的进士,由于无法支撑京师的生活开支,一般都要回籍待选,等到吏部发文之后,才会去京城候选。
这样的进士占了至少70%以上,故而他们的候选周期一般都要超过6年以上。从进士到知县这条路,漫长而艰辛,所以说清代的知县绝非“芝麻官”,而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