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1至14世纪夏鲁寺般若佛母殿绘塑的发展历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夏鲁寺是一座位于西藏自治区娘曲河西岸的佛教寺庙,建于11世纪,历经元代皇室的扩建后至今保存完好。
其中,夏鲁寺般若佛母殿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11世纪上半叶后藏地区般若佛母殿的骤兴
在后弘期后藏地区佛寺的建立方面,首先需要了解后藏寺院的分布与基本特征。在当时的后藏地区,寺院的建立往往依托于地形、水源和交通便利等因素。
这些寺院往往以黄教或白教为基础,同时还吸收其他民间信仰和文化元素。此外,这些寺院还有自己的习授内容,如格鲁派的修法和念诵经文等。
其次,需要了解《般若经》及其信仰在藏地的流传。这一流传始于印度早期《般若经》的形成,继而在吐蕃时期进行了译写。
随着吐蕃分裂,般若佛母仪轨开始出现在丧葬仪式中。后弘期初期,《般若经》得到了延续和重译,并且般若佛母仪轨在此时也开始进一步发展。
最后,需要进行后弘期后藏地区般若佛母殿的相关考察。在江浦寺、孜乃萨寺和夏鲁寺等地,般若佛母殿得到了建立和发展。
这些殿堂在建造和布局上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都借鉴了吐蕃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藏传佛教的传统。同时,在这些殿堂中,般若佛母仪轨的出现和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二、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内容研究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的布局相对简单,主要由中央佛像、左右护法神和四大天王组成。
佛像为般若佛母,左侧护法神为金刚手菩萨,右侧护法神为白度母,四大天王分别位于佛像前方左右两侧,代表着守护佛教的四个方位。
其次,我们来了解般若佛母仪轨与图像类型。般若佛母仪轨与图像类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的内涵。
般若佛母图像主要有单尊般若佛母图像和般若佛母曼荼罗图像两种类型,其中单尊般若佛母图像又可以分为不同的仪轨类型。
此外,般若佛母图像还具有地域特征,可以从不同地域的图像类型中体现出来。
最后,我们来了解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仪轨与内容的讨论。
在研究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比11世纪印度宝称作、尼泊尔玛哈帕那藏译的《般若佛母曼荼罗仪轨》,找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察夏鲁寺般若佛母殿与藏西般若佛母图像,以及10世纪敦煌榆林窟密教壁画之间的联系,以深入研究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仪轨与内容的讨论。
我们还需要对宝称作《般若波罗蜜多曼陀罗仪轨》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与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探究11世纪藏地与尼泊尔加德满都河谷佛教联系的历史背景,以深入理解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殿图像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三、 14世纪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的扩建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形制与壁画年代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是一座拥有多幅壁画的回廊,其形制为木结构砖石混合建筑,长43米,宽4.4米。
夏鲁寺回廊内有数百幅壁画,绘制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等佛教形象,被认为是中国藏区壁画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对于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壁画年代的考证,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壁画的年代是元代,即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另一种则认为壁画的年代更早,可能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虽然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但两种说法都认为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的壁画是元代壁画中的佳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夏鲁寺及其般若佛母殿回廊扩建历史背景
要深入了解14世纪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扩建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回顾一下11至14世纪西藏的历史。
在西藏割据时期,夏鲁寺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宗教中心。而夏鲁万户更是在此期间获得了快速发展。
夏鲁万户是夏鲁寺的一支有影响力的家族,在西藏割据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14世纪初,夏鲁万户统治下的地区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夏鲁万户开始着手扩建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这次扩建有可能是夏鲁万户为了加强自己的宗教地位而进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夏鲁万户与萨迦派僧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萨迦派是当时西藏最有影响力的宗派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夏鲁万户可能也是受到了萨迦派的影响,扩建了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宗教领域的地位。
除了夏鲁万户的影响之外,元朝皇室的影响也对这次扩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朝皇室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寺庙建设,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的扩建也可能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
据研究表明,夏鲁寺回廊中的一些壁画是以元代文殊菩萨为礼拜主尊的图像布局,这与元代中期西藏万户及僧众对于元代中央政府心理接受上的变化有关。
四、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壁画题记识读与仪轨考证
在题记识读方面,我们发现回廊壁画中有六幅是依据《文殊根本续》的绘画仪轨所绘。
其中,编号Ⅷ的文殊菩萨形象具有较为典型的“梵天面相”,寓意着他具有智慧和神通,能够帮助众生摆脱痛苦,实现智慧的境界。
编号Ⅱ的无量寿智佛则是人们普遍祈求寿命长久和健康的对象。在这些题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信仰和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和汉藏文化的交融。
在仪轨考证方面,我们分析了药师七佛和三誓言严饰王两幅壁画的仪轨。药师七佛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展示了药师佛为治病救人、延寿长命的重要地位。
在这幅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七个佛像被摆放在一起,以药师佛为中心。
在三誓言严饰王的壁画中,我们发现其仪轨与《大乘无量寿观经》中的记述相吻合。三誓言严饰王壁画描绘了释迦牟尼在雪山中接受三个誓言,是表现佛教信仰的重要内容。
五、14世纪夏鲁寺壁画中的汉地皇室因素
在《文殊根本续》题材壁画与转轮王观念关系考中,我们需要分析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回廊壁画中以文殊菩萨为主要题材的动因。
夏鲁寺法主布顿上师所撰写的《十万续目录》和《丹珠尔目录》前言表明,《文殊根本续》及文殊菩萨是与元代皇帝转轮圣王的思想密切相关。
这一观念反映了元代中晚期西藏万户及僧众对于元代中央政府心理接受上的变化。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回廊中仍出现的《药师七佛》等壁画图像仪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加深对汉地皇室因素在夏鲁寺壁画中的体现的认识。
在护法殿龙凤御座图壁画及其中元朝皇室因素考证中,我们需要考证绘制时代和图像内容。
关于绘制时代,根据壁画风格和人物着装等特点,可以确定这一壁画是在14世纪上半叶元朝时期绘制的。
而就图像内容而言,壁画中的龙凤御座是以元代宫廷为基础所创作的,因此具有明显的元朝皇室因素。
此外,龙凤御座上的元代皇帝亲临御坐的图像表现了当时西藏和中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对于研究元代时期西藏政治、文化和艺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文殊根本续》题材壁画和护法殿龙凤御座图壁画中的元朝皇室因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14世纪西藏佛教艺术中的汉地影响和元代时期西藏政治、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情况。
此外,这一研究还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藏族历史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夏鲁寺壁画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藏佛教艺术和文化,还可以深入探究元代时期西藏政治、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情况。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夏鲁寺壁画的研究和保护,使之能够为我们了解藏族历史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杨鸿蛟. (2018). 11至14世纪夏鲁寺般若佛母殿绘塑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