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曾仕强智慧:遇到小人别犯怵,格局打开,这样做才是真高手

曾仕强智慧:遇到小人别犯怵,格局打开,这样做才是真高手

君子肯定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曾仕强每日箴言」

诗经中有言:“风雨如晦,鸡鸣不己。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亲近君子,特别厌恶跟小人打交道。

君子与小人在古代的称谓中很常见,象征着德行的正反两面。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君子就有小人。

现在,我们不太常用君子这个称呼,但是小人依旧很常用。

为什么呢?

有句话说得好“君子难遇,小人难防”。

那么,君子的责任是什么?与小人有哪些相处之道?当遭遇小人时,又该如何应对?

带着这些问题,看看曾教授是怎么教导我们的。

01

君子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够遇到标榜自己为君子的人,好像除了他自己是君子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小人了。

其实,君子肯定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一个总是自我标榜为君子的人,无疑是一个很可疑的人。即使不能直接归为小人之列,也已经偏离了君子之道。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春秋》责备贤者”的惯用语。

这就像君子一样,既然享受着这么好的名声,结果却没有发挥那么大的效果,那不是很惭愧吗?

我们要反求诸己——因为我们作为君子的责任没有尽好,所以天下才会大乱,而不是因为小人当道。如果小人一当道,君子就不行了,那当然也要君子自己好好检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现在讲的,上梁正,下梁就不会歪,也是这个道理。

曾仕强智慧:遇到小人别犯怵,格局打开,这样做才是真高手

君子,是社会风气的导引者,是人们效法的楷模,其身就要正。

别人可以歪,你是君子,就不能歪,别人歪一点没有关系,你歪一点就糟糕了。

发挥个人的参考力是君子的责任,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他要自己去承受的。

唐太宗最有名的政绩就是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靠谁?靠魏征。

魏征为什么会千古留名?就是这种人很少见,因为他冒着很大的风险,比谁都辛苦。

别人可以跟唐太宗处得很好,有说有笑,他就要板着脸,那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所以说,君子的责任,其实就四个字:修己安人。

君子一定要修己,不修己算什么君子?

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修己方式,而后收到的效果就是安人。

安人是既安自己,也安别人,既安君子,也安小人,因为都是人。在安定当中求进步。

02

学做君子,感化小人

历史上,季康问孔子,治理国家时杀光无道的小人,行不行?

孔子回答“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个故事首先告诉我们两个真相:

第一个,天下太平不是把所有的小人都消灭掉,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小人是跟君子相生的,只要有君子,就有小人。

第二个,小人是永远存在的,天下太平也不是说君子要团结起来压制小人。

其实小人本来还没有很嚣张的,就是因为君子要团结起来置他们于死地,所以他们才特别团结,特别嚣张,这才是真相。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要想天下太平,不能去消灭、征服、阻止小人,而是要去感化他。

小人能不能改变?答案是君子绝对改变不了小人。

曾仕强智慧:遇到小人别犯怵,格局打开,这样做才是真高手

只有小人自己要改变,他才会改变,小人不肯改变,君子再怎么样他都不会改变的。

那是不是说天下就不能太平了?当然不是,因为小人会自己改变。这一点大家要好好去领悟。

只能自己先做好,从而去感化他,使他自己改变,才能真的通泰。

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君子,不管别人怎么样,也管不了。我们只是希望,“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其实世界就是摇摆不定的变化而已,不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就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我们每一个人都脚踏实地,以“君子”为自己的目标,去实践天道,懂得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有没有真正懂得天道,这样就够了。

社会上的君子越来越多,社会就越来越安定;小人越来越多,社会就越来越混乱。

03

以君子之道,还治小人之身荀子说“君子粹而能容杂”,意思是说品行高洁、纯粹的君子能包容品性有缺陷的人。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真君子对待小人的态度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除恶务尽地要消灭他们,而是持包容态度。

君子要行正道,要有一套对付小人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嫉恶如仇。换句话说,君子要同心协力、广施善缘,对小人敬而远之。

想想看,山上有天,当云雾笼罩山顶的时候,天跟山看起来是连在一起的,这时候山顶是看不见的,好像天退避了。

天一退避,大家就知道,原来山是很矮的,真正高的还是天。

这是什么意思呢?

曾仕强智慧:遇到小人别犯怵,格局打开,这样做才是真高手

就是说君子看到小人出现的时候,也要给他机会,让他去表现。

如果他能够改邪归正,走出一条正道的话,那岂不是更好的事情吗?

小人会斗君子,如果君子也在斗小人,那斗来斗去都是小人了,这一点才是我们要真正、不断地去思考的事情。

一个人跟小人斗,他就变成小人了,退让同样是小人,那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就是远小人。

迂回的进取跟消极的退让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君子退让的时候,绝不可以说,好,你们小人要恶搞是不是,我就让你们去搞,那君子也就变成小人了。

让小人去试试看,如果他得到位子以后,会改邪归正,那也无所谓,因为做一个君子,功成不必在我,只要能把这个治理好,谁来治理都一样。

因此,当小人暂时得势的时候,君子明智的做法是跟小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看小人怎么弄。

弄得好,就退,也乐得退;弄不好,再转过来,照样有生机。这样的话,君子就能够进退裕如,这才叫君子。

曾仕强智慧:遇到小人别犯怵,格局打开,这样做才是真高手

曾国藩有番话为世人所称道,他说:

“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则为小人。”

这番话讲得极为犀利深刻,每个人其实都在君子和小人两个尺度当中徘徊。

所以说,我们不要再去纠结怎样防小人,如何应对小人。

先把自己做好,行君子所行,不为小人所为。广结善缘,正人先正己,欲言先自省。

既为君子,既见君子,何惧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