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于过分苛刻地批判自己的情绪里,个体的自我同情水平会下降
文|余时
编辑|远树先生
在性别方面,男生的自我同情总分以及自我宽容和普遍人性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在自我同情及自我宽容和普遍人性两个子维度上表现明显比女生好。
而正念维度的得分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与刘晔颖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女生的心思都比较细腻,对一些负面的情绪都会有更强的感知性。
同时相较于男生,女生也可能更不善于负面情绪的调节,这样就使得她们在负性事件中会体验到相对较多的负性情绪。
并且在面临负性情绪时会对自己更加过分地严格要求,甚至会苛刻地批判自己。
如果长时间的沉浸于这样的情绪和想法,那么她们的自我同情水平势必会下降。
而男生则相反,大部分男生的性格都是比较外向和直接的。
他们遇到负性事件所体验到的负向情感会比较少,对于负性情绪的处理也比较简单、迅速,不会对自己有过多的责备和批评,因此可能就会有较高的自我同情水平。
在年级方面,研究显示青少年的自我同情总分存在显著差异,数据表示为初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
这表明初一年级学生的自我同情水平显著高于较高年级的学生,与孟静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与刘亚等人所研究的部分结果是一致的。
导致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主要在外界环境方面:较高年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明显会大于初一年级的学生。
随着中考和高考的临近,较高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不断增加,来自于教师和父母的期望与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难免会更加苛刻地要求自己;
另外,在遇到负性事件时,例如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等,他们可能也会倾向于责备自己和批评自己,进而导致自我同情水平下降。
再者,相比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高年级的学生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会更多,因此他们可能就不太会关心和照顾自己,进而自我同情水平就会较低。
青少年心理复原力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性别方面,男生的心理复原力总分及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这说明男生在心理复原力总水平及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两个子维度上表现较好。
而家庭支持和积极认知维度得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明男生和女生的家庭支持和积极认知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这与马丽铭和白洁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与胡广珍和宣之璇等人所研究的结果部分一致。
造成这个结果可能有以下原因: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他们往往会过度地关心自己个性的特点,包括自己在个性方面的优缺点等等。
而女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其实要比男生更早、更快。
因此女生就更有可能会过度地关注自己的个性方面,进而对自己学业的专注度可能就会下降,这是女生的目标专注维度得分较低的一个可能原因。
另外,在个性方面,由于青春期男生的性格大多都比较直率、果敢,因此在面对负性事件时能够更快、更好地控制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负性情绪。
而通常女生的心思都比较细腻,情感比较丰富,因此在面临负性事件时可能就会更多地被负性情绪所影响,进而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女生的情绪控制维度得分低的一个可能原因。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在现代家庭中,男生和女生所获得的家庭支持往往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这是在家庭支持维度上没有显示出明显性别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年级方面,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心理复原力总分存在显著差异,数据表示为初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
这表明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显著高于较高年级的学生,这与吕琴、屈清照、胡广珍和沈燕等人所研究的结果部分一致。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初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承担的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
因此他们在遇到负性事件或者产生负性情绪后能够更有活力、更有精力地去克服困难并调节负面情绪,进而能够更快地恢复自己的心理状态。
这就可能导致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显著高于较高年级学生。
另外,由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他们获得的家庭支持可能就会比较高年级学生的多;
同时,较高年级学生的父母们可能会意识到他们不应该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因此对孩子们的支持更多地放在了心里,而不是表现出来,这可能是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得分高于较高年级学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再者,较高年级学生即将要面临中考和高考,家长和教师都会教导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态。
在备考过程中不要太过于紧张、焦虑,因此较高年级学生在面临负性事件时就可能会更多地采用积极的认知方式去处理。
综上,以上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比较高年级学生得分高。
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性别方面,女生的抑郁情绪总分及四个子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周伊伦、JessicaHodgetts、边晓华、黎亚军和杜嘉嘉等人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国外学者Nolen-Hoeksema在她早期的研究中就得出结论:在青春期,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并且患上抑郁症。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生理方面来看,女性的激素水平相比于男性更容易产生波动,特别是在青春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并且发展成为抑郁症;
其次从心理方面来说,女性的心理发展期相比于男性开始的更早,这会导致女性将会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就会促使抑郁情绪的产生;
再者,女性在青少年时期往往会比男性经历更多的负性事件,例如同学间的不良关系等等,因此女性往往会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在年级方面,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总分存在显著差异,数据表示为初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
这表明初一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水平显著低于较高年级的学生,这与徐鹏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学校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前文提到较高年级学生所面临的升学压力和社交压力通常要比初一年级学生更大。
在这种的压力环境下,较高年级学生就更有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抑郁情绪。
另外,较高年级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每天要完成的作业也相对较多。
因此他们用来活动和锻炼身体的时间可能就会比较少,一些负面情绪也会无法释放,所以这也可能导致较高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水平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