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孤独感所引起的认知偏差,会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文|余时
编辑|远树先生
孩子们都生活在人群之中,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归属。
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孩子都希望自己称得上是某个“圈内人”,因为孩子们都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希望融入某个集体。
在学校中,孩子们希望自己是某个“小团体”的成员,而在学校之外,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融入某个圈子。
这些“圈子”或团体”往往自由组合,或围绕兴趣爱好展开,或因为成员的性格相投而聚集,或彼此住家临近而扎堆。
总之,对孩子们来说,这些“小圈子”、“小团体”看起来“越炫越好”。
倘若能够加入一个“篮球打得贼棒”或“长得有点好看”或“人缘特别好”的成员所在的“圈子”,孩子们便衷心地感到“脸上有光”、“倍有面儿”。
只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实现心愿。
在夏令营需要住宿。我坐在宿舍的床上,默不作声地看着舍友忙来忙去,还时不时地相互交谈。熟悉的感觉涌了上来一一与世隔绝,没有人真正懂得我。
晚上我睡得早,躺在床上听舍友两两对交谈,我也很难受。我尝试着融入集体,自以为和她们成为了好朋友,到最后却发现,是我自作多情。
就比如,刚来学校时,两个同学来串宿舍,她们平时非常活跃,我满心以为她们会和我说话,结果证明我完全是想错了。
倘若遇到无法融入群体的情形,抱有希望的部分孩子会积极地采取行动。
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就是模仿所有人中最受欢迎的那个人,学习他/她走路时的姿势、说话的语气、高兴时上挑的眉毛,还会穿和他/她相似的衣服,购买和他/她同款的文具。
我们高中班上有个人非常受欢迎,不管走到哪间教室门口,都会有人和他打招呼,甚至那些坐在教室里面的人,也会专门到教室外面来,和他说上几句话再离开。
我也想成为那样受欢迎的人。我曾经一度模仿他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性格也尽量看上去和他一样。
如何变成“备受欢迎的人”是许多孩子长时间琢磨的问题,这个过程不仅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的眼光,也有助于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然而,这却也可能使孩子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丢失自己独特的个性。
他所思、所感、所愿都是别人期望的样子,而他却自认为是自己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丧失了自我,而自我则是自由个人真正安全的基础。
儿童孤独影响的发生机制——单因素机制: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
复杂而生动的儿童孤独现象显示,儿童孤独不可避免地对儿童的生活与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然而,儿童孤独却也为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
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为更好地发挥儿童孤独的教育作用,必需通过了解儿童孤独影响的发生机制,掌握儿童孤独产生影响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儿童孤独作为一种体验,首先产生在儿童的主观意识中,随后经过儿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儿童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其产生的影响同时可能外显于儿童的行为之中,而这些新形成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又会直接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可见,儿童孤独影响的发生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过程不仅涉及到儿童自身身心的运转与发展,还必然牵涉儿童身处的外部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同时也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所交往的对象息息相关,如家长、老师、同学、伙伴等。
认知:处于发展中的思维
由儿童孤独所引起的认知错误不仅涵盖了儿童的整个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同时受到儿童心理倾向的影响,即兴趣、需要、动机,以及儿童心理特征的作用,即气质、性格、能力。
处在未成年阶段的儿童,其思维发展的整体特点是仍然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尚不完善。
青少年的思维尽管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但是仍然需要依靠感性经验,整体上抽象逻辑水平较低;
此外在辩证思维方面,青少年还不能做到全面和辩证地看待事物,故而其辩证思维具有片面性及表面性特征,因此从整体而言,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方式仍然具有半幼稚性的特点。
因此,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小学儿童和青少年尚不能准确地通过运用假设、检验假设的手段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受限于知识和经验,儿童和青少年有时会产生不合理归因,并且对归因结果深信不疑。
其中一个表现是,儿童和青少年一旦对某问题情境产生了某种解释,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认定为事实。
例如有的孩子把不被同伴接纳的经历归因为“命运的安排”,这一切都是因为“老天爷不打算放过我”。
这说明孩子将孤独的产生不合理地归因于“命运”这一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而不是那些孩子自身可以控制的人际交往方式、个人性格等内部因素,这可能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陷入消极和被动的处境,长此以往,将对其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及人格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情感:同理心的形成和“非存在”的威胁
共情又称同理心,是感受到与他人一致的感受。
同理心和同情心有所区别,后者仅是因为他人的不幸经历而产生同情,却并没有和他人产生同样的内心感受。
那么,同理心是如何在儿童孤独中发展起来的呢?
01 | 同理心的形成具有其生物基础
意大利生理学家佐拉蒂在以猴子为对象的实验中发现,有一种镜像细胞大量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身上。
镜像细胞具有一种类似于“镜面”的作用,能够将外界他人的动作信号自动输入我们的大脑,人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动进行观察学习的。
又因为人的行为举动常常含有道德性,因此,通过神经元对他人言行的自动捕捉,我们实际上也同时进行着道德学习。
然而,尽管每个人与生俱来形成同理心的神经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却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同理心。
形成同理心还需要同时具备其他方面的条件。
02 |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同理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种种孤独现象已经表明,孤独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即能够识别个人感受的发生。
这种能力对于自我理解十分重要。
若非孩子们对切身感受加以留意,他们便只能反过来被感受所支配。
而同理心形成的前提正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原因就在于人越是能够清晰地觉察自身的情绪,便越是能对他人情绪保持敏锐,双方之间相互理解的可能也因此打开。
03 | 同理心需要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在生活中,人们不一定总是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在许多情况下,情绪常常以其他方式呈现,例如人的肢体语言、声音的音调、表情的变化等。
也就是说,要理解他人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会倾听语言,更要学会理解他人的非言语信息。
出于情绪表达的隐蔽性和理解情绪的困难性,儿童要形成同理心,必需有大量而丰富的人际情境和社会情境提供刺激,儿童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并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有关反应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加深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和理解。
尽管孤独的体验有时伴有焦虑、无助、恐惧等负面情绪,却因为孤独发生的场景和情境丰富而具有启发性,因而为孩子们有意识地进行同理心自我训练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实际生活中,儿童的同理心表现为换位思考的情绪能力。休漠认为“道德是基于对方立场的同情”。
因此,同理心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儿童只有在具备同理心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