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孝顺皇帝,他对母亲薄太后孝顺到什么程度呢?《二十四孝》中就有一个故事专门讲汉文帝之孝,即“亲尝汤药”。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汉文帝还在代地时,母亲薄太后有一次病了三年,期间汉文帝衣不解带侍奉在母亲身旁,凡是薄太后进药,文帝必定亲口尝试,觉得不烫不苦才喂给母亲喝。

在文帝无微不至地照顾下,薄太后最终痊愈,而文帝孝顺的名声也因此传遍天下。不过,薄太后享受汉文帝的这份孝顺,所付出的代价也十分巨大,后来她唯一的弟弟薄昭被儿子逼迫自尽。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那么汉文帝为何非要逼舅舅自尽呢?

诛吕行动,功臣集团获利

汉文帝刘恒是受命运眷顾之人,其生母薄姬本为魏王豹姬妾,后来被刘邦抢入宫中,不过薄姬入宫后根本没有得到刘邦宠幸,所幸有两个好姐妹“无意”间在刘邦面前提起薄姬,她才得到一次同房机会。

仅这一次,薄姬便有了身孕,顺利产下皇子刘恒。在汉宫中,刘恒的存在感很弱,因为他既不像刘邦嫡子刘盈,身后有精于算计的吕后撑腰,也不像赵王刘如意,身后有一个倍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

刘恒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性格低调、喜好修道的母亲薄姬,在储君争夺战中,刘恒毫无胜算,因此他们母子在宫中处处低调行事,唯恐牵扯到吕后与戚夫人的斗争中。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刘邦去世后,吕后将戚夫人等刘邦生前宠爱的妃子囚禁起来,唯独薄姬因受到刘邦冷落的缘故得以跟随儿子刘恒到代国成为王太后。相比之下,戚夫人的下场就凄惨得多,不仅被炮制成“人彘”,儿子刘如意也被杀害。

也不知吕后怎么想的,居然让儿子惠帝刘盈参观戚夫人的惨状,结果刘盈惊惧之下病了一年多。

《史记·卷九》: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刘盈去世后,吕后正式秉持汉朝大权,此时大汉总共有三股势力,一是以皇帝和吕后为主的朝廷核心以及吕氏外戚集团;二是功臣集团;三是刘姓诸侯王,其中功臣集团势力最强。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吕后对功臣集团相当忌惮,因此在刘盈死时才会悲而不哭,直到将皇宫守卫力量全部换成吕家人,吕后才敢流露出一丝真情实感,为了增加底气,吕后还将诸吕封王。

吕氏家族强完全是因为吕后强,而吕后一旦没了,吕氏家族就成了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所以功臣集团干掉了吕氏,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再造一波从龙功臣以及决定未来皇帝人选。

舅舅薄昭有从龙之功

这天降馅饼就落到了代王刘恒头上,不过,刘恒也不敢轻易接受这大好事,因为功臣集团那帮人既然能诛杀吕氏诸王以及惠帝诸子,自然也敢诛杀他这个刘氏诸侯王。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因此当刘恒见到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派遣来的使者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起了疑心,他手下幕僚们的意见也不统一,郎中张武等人认为有诈,建议刘恒称病推辞不去,而中尉宋昌则强力支持刘恒入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也拿不定主意,只能求助“天意”,于是他找来一名善卜者预测此事吉凶,卦象显示他当为天子,刘恒这才下决心入长安搏一把。

为了以防不测,刘恒做了万全准备,首先就是派舅舅薄昭先一步到长安打探虚实。薄昭此次行动其实冒了很大风险,如果长安城中群臣真的图谋不轨,或者中途反悔另立新君,那么薄昭大概率一去不还。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如果外甥真的成为皇帝,那薄昭这个舅舅将会获得泼天的富贵,为此薄昭愿意去赌。

到了长安之后,薄昭直接去会见周勃等人打探真实情况,在得知周勃等人是真心拥立刘恒之后,才放心地告诉刘恒:事情是真的,赶紧去长安即位吧!

《史记·卷一十》:於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

即便如此,刘恒还是不放心,多次让舅舅薄昭以及亲信宋昌进长安打探消息,直到接过玉玺,刘恒才稍微放下心,接着在五让天下后,刘恒才终于最终同意即位。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在刘恒前往长安登基的整个过程中,薄昭可以说是帮助刘恒即位的重要推手之一,如果派一般人前往长安打探消息,刘恒未必敢相信,也只有自己亲舅舅说的话,刘恒才敢全信,因此薄昭的功劳并不低。

刘恒登基之后,封薄昭为轵侯,并对其委以重任。

奉诏哭丧,刘恒逼薄昭自尽

身为薄太后之弟、汉文帝亲舅舅,薄昭在大汉成为炙手可热的朝廷新贵,不少人开始巴结逢迎薄昭以求在仕途上有所进步,起初薄昭并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奈何别人给得太多,薄昭也开始渐渐腐化。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长此以往,薄昭甚至仗着皇舅的身份肆意妄为,践踏国法,汉文帝早就知道舅舅多行不法之事,但碍于薄昭曾立有大功以及舅甥关系,汉文帝只能对此视而不见。

可此后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汉文帝对舅舅薄昭起了杀心,一是为救周勃求助薄太后给汉文帝施压;二是杀害汉文帝派出的朝廷使者。

汉文帝免去周勃丞相之位让其回封国后,谁知每逢郡守、郡尉等朝廷官员巡视到绛县(周勃封地)时,周勃都身披铠甲,命家人手持武器来见他们,因此有人上书告发周勃谋反。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于是周勃被捕下狱,在案件审理的紧要关头,周勃将部分家产赠与薄昭,请求薄昭施以援手,薄昭收了好处就替周勃向薄太后进言求情,薄太后也认为周勃不会谋反,便在汉文帝上朝时替周勃说话,汉文帝无奈只好释放周勃。

《资治通鉴·卷十四》:薄太后亦以为勃无反事。帝朝太后,太后以冒絮提帝曰:“绛侯始诛诸吕,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

真正令汉文帝下定决心处死舅舅薄昭的事件是薄昭枉顾国法,杀死了朝廷使者,要知道朝廷使者代表着皇帝脸面,薄昭此举无异于打汉文帝脸,如果不惩罚薄昭,汉文帝的威信就会受到质疑。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汉文帝内心是倾向于诛杀薄昭的,不过他也担心此举会让自己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毕竟薄昭是自己的亲舅舅,如果薄昭肯自尽,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于是汉文帝就暗中指示大臣去薄昭府上找薄昭喝酒,在饮宴时顺便劝说薄昭自尽,让他给自己留个脸面。人都是怕死的,薄昭自然也不例外,他觉得自己是当朝皇帝的亲舅舅,没人敢治他的罪,所以死活不同意自尽。

汉文帝得知消息后无奈苦笑,既然薄昭不识抬举,他也只能逼他一把了,于是汉文帝又派群臣穿着孝服到薄昭府上哭丧,意思就是公开表示薄昭已经死了。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薄昭见外甥为了让自己自尽都做到这种地步了,哪里还不明白自己难逃一死,于是无奈自尽。

结语

汉文帝诛杀薄昭的真实理由到底是什么?如果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因为薄昭杀了朝廷使者,这个理由说实话有些牵强,淮南王刘长诛杀辟阳侯审宜其、霍去病为给舅舅卫青报仇找机会杀了李敢,不都没被处死。

有人说汉文帝逼迫薄昭自尽是因为外戚已经有了尾大不掉之势,为了避免吕氏乱政的局面再次出现,汉文帝不得不大义灭亲。

舅舅杀朝廷使节,汉文帝为何让大臣去舅家哭丧?刘恒:请舅舅自觉

也人说汉文帝将周勃下狱本就是为了打击功臣勋贵集团,而薄昭却收受周勃贿赂,借薄太后之手给汉文帝施压,汉文帝无奈放过周勃,但这也让汉文帝对薄昭不满,故起了杀心。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汉文帝迫于压力释放舅舅薄昭,那么外戚势力会越来越嚣张跋扈,因此汉文帝必须要杀一儆百,同时汉文帝此举也是在提醒母亲薄太后,不要胡乱插手国事。

所以,即便薄昭是汉文帝的亲舅舅,一旦触碰到皇帝底线,也要非死不可。

参考资料:《史记·卷九》《史记·卷一十》《资治通鉴·卷十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