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断向科技产业倾斜,确定性到底有多高?
导语:政策不断向科技产业倾斜,确定性到底有多高?
答案是:极高。
在人均GDP水平突破1万美元(2019年)后,我国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跳出、并远离中等收入陷阱,冲击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简单点说,就是不断提高国民的收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用人话来说,就是不断提高工资水平。
回首过去40多年,这压根不是什么“问题”,我国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一直在提高,似乎只要“顺其自然”,就能一直这么增长下去。为什么现在就成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呢?
增长的瓶颈
咱们可以类比一下微信、京东、淘宝,这些大平台在前面10年还增长得好好的,而且是高速增长的那种,为什么增速突然说腰斩就腰斩?突然说消失就消失呢?
政策限制、疫情冲击之类终究只能是外因,究其根本:一个原因是市场蛋糕已经占完了,到天花板了,产品再优秀都不可能再提高渗透率;另一个原因是可调用或整合的资源都已经达到饱和,很难再提高用户价值。唯一出路是出现革命性的科技创新,从而带出一连串新的应用场景,打开新的用户价值空间。
我国经济要增长,也是面临类似的逻辑:
一方面靠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往生产力低下,我国幅员辽阔,丰富的资源有着很大的使用潜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这些潜力就转化为我们看到的经济增长。但时至今日,资源的利用效率早已提高到饱和的程度,资源的潜力已经转化完毕。
所谓的内卷,实质上就是在当前的资源利用率下,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人去工作了,结果一部分的工作就不再产生价值,而是耗费在互相争抢资源之上。
这一方面基本是无解的,唯一出路是改变原本的资源结构,把原本价值低、甚至没价值的资源,变得很有价值,就相当于凭空增加了资源。我国确实在这个方向上做到了,就是把能源结构从单一的石化能源,往电能的方向转变。这其实也是目前世界的大方向,而我国赢在已经占据了很好的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靠赚国外的钱。东西卖到国外去了,不管收的是美刀还是RMB,都能换回等价的国外产品,实质上就是赚国外的钱。
改开以来的40多年,出口市场的占有率也在快速增长,这驾马车对我国GDP的拉动,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功不可没的。但同样地,市占率也增长到瓶颈位置。只是得益于海外对疫情初期的处理不当,使我国的出口问题在这几年没有显现出来。
赚国外钱这一方面,是国内资源利用率达到饱和后,继续提高生活水平的最有效的发力方向。因为“刺激内需”虽然看似很有道理,但光靠自己跟自己卷,是不可能把整体生活水平“卷”上去的。
欧美的历史告诉我们,“发达”的最大特点,是能让国外给自己打工,自己占据着一些高价值的产业,用国内1小时的劳动价值,换取国外1天甚至1个月的劳动价值。以往我们喜欢崇洋媚外,觉得欧美人就是高人一等,高不可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工作1小时就能换取我们工作1个月的劳动成果。
这一方面的出路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打破原有的贸易壁垒,抓紧美帝每一次犯错的机会,建立更多的外交关系,打通原本闭塞的贸易方向。从俄罗斯到沙特、伊朗,再到现在的法国,都是这个方向的成果。
另一个,也是更长远、有效的,是提高出口的价值量。
以下分别聊聊提高工资水平以及提高出口的价值量这两个问题。
提高工资水平
提高工资水平,是有两重含义的:一是能在国内买到更多的东西,另一是能在国外有更强的消费力。
要保证在国内的购买力增长,就要求我们的通胀不能失控,哪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对“通缩”的担忧。
这也决定了央行货币政策不能一直宽松,或者出现中期以上级别力度太大的宽松。看懂这一点就能很好理解货币政策的大方向。
能压好通胀、货币政策又不大开大合、汇率又相对稳定,这样能使实际利率也相对稳定,这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是一项很好的优势——当今世界上能拥有这种优势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稳定的通胀率意味着稳定的生活成本,这对西方人才也是一项很好的吸引力。
每当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到位、不再继续贬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声音拼命鼓吹人民币贬值,以刺激出口。直到去年底,还有这类声音,认为贬到7.35还不够,最好贬到8。
这类声音无非来自两类人,一类是做出口的,一类是拿着美元的。他们考虑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考虑人民币贬值带给股民和基民的灾难,也丝毫没有考虑人民币贬值对打工人收入水平的蚕食。
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某外国的收入水平是10美元的时薪,我国的收入水平也是10美元的时薪,两国打工人的身价是平等的,你干1小时的成果相当于我干1小时的成果。
而一年后,人民币贬值20%,做出口的当然是销量大增,拿着美元的当然也值得好好炫耀一番,但对于更多的打工人而言,他们的收入水平就降到8美元的时薪,身价直接下降20%,别人干4小时,就能换取我们干5小时的成果。
换句话说,在国外消费力的方面,我们的工资水平是下降的,变成弟弟了。
又或者说,要追平原来的收入水平,8小时工作制就得改成10小时工作制。这还只是贬值20%的情况,如果贬值50%呢?那时候就不只是变成弟弟,至少得变成孙子。
可能有人认为,只要不买进口商品、不去国外消费,汇率贬不贬值与自己无关。
如果闭关锁国,自己跑内循环,汇率确实无关紧要。但事实不是这样啊,我国的外贸大门是敞开的,即使个人不消费国外商品,但整个国家的商品,每天都在跟国外商品交易,这种等价关系每天都会通过汇率逐渐传导到国内市场,影响着国内的物价水平,从而影响个人的消费力。
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的质朴,就体现在,就算再怎么被压榨,只要还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不会想着去抗争,还是愿意低头苦干。
时至今日,不少的上一代人还在埋怨国家为什么非要跟美帝对着干、为什么不安安分分继续当个听话的小弟,他们把经济增速的下降归咎于被美帝“制裁”。他们从没想过,资本家都活得越来越艰难了,打工的还怎么可能蒸蒸日上?
只要一天还要靠贬值去竞争的出口,就不可能继续提高在国外的消费力,也就不可能实质性提高我们的工资水平。
提高出口的价值量
而不依靠贬值竞争的出口,就是高价值量的出口。2019年提出的“让一部分高端制造的企业走出去”,就是为提高出口价值量而迈出的第一步。而更早提出的“国产替代”,则是“走出去”之前,必要的前置任务。
无论是国产替代,还是高端制造,还是后面的软件应用,都离不开科技产业的范畴。所以说白了就是,要提高出口的价值量,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在兼顾传统产业的前提下(因为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基本盘必须护着),把资源不断向科技产业倾斜。
这不是政策建议,更不是YY,而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连美国都害怕、都不敢放手让其发展的AI技术,一向谨慎的我国却敢于积极拥抱,这就是最有力的信号。
站在这一轮涨幅的高点看,看着机构里算力组、算法组、数据组、应用组之间的互相攻击,看着大模型厂商之间的互相攻击,很多投资者看清了国内绝大部分的AI技术都只是乐色,包括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绝大部分的所谓大模型。
确实,以目前国内的AI技术,远远算不上什么世界领先,也配不起这一轮波澜壮阔的AI行情。
但是,我国崛起的这40多年来,哪一项成果不是因为落后、不是因为追赶而得来的?时至今日,有些领域已经世界领先;有些领域还是相对落后,但与前排选手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而且越来越小。
把资源向科技产业倾斜,加快科技产业的追赶速度,几乎是提高出口价值量的唯一长远可行的出路。
“风格切换”是否AI主题行情的终结?
至于股市的表现,A股尚未成为强有效市场(成熟市场),而作为强有效市场的美股尚且存在炒乐色的行情,何况炒乐色本身就是非成熟市场的一个特征?
前期文章分享过,新产业的主题行情初期,本身就要求是乐色满天飞的,这是自然规律。真正的乐色固然是炒过头了、严重高估了,但真正能出产品的、有竞争力的、能出业绩的,现在很多还没涨起来,还趴在低估区。
所以AI行情会回撤,甚至会被“风格切换”,但后面的上涨空间还是巨大的。以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理由引发的回撤(例如这次机构资金自己给自己编理由的小作文),但回撤后还会创出新高。而创新高不是因为炒乐色的变本加厉,而是AI行情的构成变得更加清晰。
比如TMT产业,这一轮几乎被等同于AI主题。但只要细想一下都知道,TMT并不是“纯正”的AI主题,特别是其中的传媒和通讯,只是因为受益于AI技术进步而被归入AI主题行情。不“纯正”也意味着TMT至少还有另一重属性,例如消费属性。
TMT里有很多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的产品,如果市场风格要向消费复苏切换,那些“纯正”的AI主题行业会被切换掉,但TMT里都很多行业有着不小的存活可能。不仅因为它们具有消费属性,更因为传统消费的复苏不尽人意。
这不是随口的举例,它有实际数据支撑的:
一个是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的TMT超配比例还处于历史低位。简单说就是加仓空间远远大于减仓空间。
另一个是有点意料之外的数据,就是公募基金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期那样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的把调仓意向直接展现在一季度的公开数据里。
而且这是在几乎没有增量的背景下,也即一季度新发基金依旧惨淡,这些入局的资金,是从存量里调过来的。
聊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我就不做总结了,因为最精炼的总结早已摆在一开头。感谢能看到最后的小伙伴们,你们终将会比别人得到更多!
今晚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