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国平:乐至不仅有丝和诗,还有“思”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陈远扬 赵奕
4月27日,“寻找田园的诗和远方——中国(乐至)第六届田园诗会诗人采风暨中国蚕桑文化诗歌会”继续在乐至举行。中国蚕桑文化诗歌会上,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平作为诗人代表,分享了此行感受。
乐至县现代蚕桑产业园
王国平说,翻开三千年中国诗歌史,从《诗经》到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范成大到当代的中国新诗,田园诗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和田园,是诗歌永恒的母题。同时,很多古人都有一个理想,钱挣得再多、官做得多大、人走得再远,到了晚年,都希望回到桑梓、耕读传家。
王国平在桑田间采风
“乐至,不仅是享誉中外的蚕桑基地,更是中国田园诗歌之乡,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王国平表示,在乐至,不仅有丝和远方,还有诗和远方。因为一根丝,乐至走向了世界,成为丝绸之路的靓丽风景。因为一首诗,乐至回归了田园,成为直抵灵魂的精神慰藉。但是,乐至不仅有丝和诗,还有思。
活动现场
“思”如何理解?王国平解释道,就是乐至关于蚕桑种养与乡村振兴的思考。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诗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写的是当时养蚕人的艰辛生活。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蚕桑业已经成为助力乐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推手。乐至因此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乐至人民也因为蚕桑业的繁荣发展而走向了富裕之路。“遍身罗绮者,尽是养蚕人”成为乐至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乐至发生的变化,也必将为诗人们带来更多的诗歌灵感。
活动现场,王国平朗诵了他为乐至所作的诗歌《乐至是一片桑叶的形状》。最后,王国平说,乐至的蚕要吐丝,人也要吐诗。希望诗人以诗为媒,致敬这片土地,致敬诗意田园。
乐至是一片桑叶的形状
文/王国平
乐至是一片桑叶的形状
紧贴着丝之国的心房
一万条蚕儿星夜涉过沱水
只为了在天亮前
为春天吐尽最后一口忧伤
就像那个乐至人陈毅
他匆匆离开故乡
只是想为暗夜里的祖国点一盏灯
然后提着它
穿过梅的岭和长的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