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更多民族英雄事迹与大家一起分享,勿忘历史吾辈自强,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初的一天,广东韶关乐昌小坪石村,村后有一处坟地。这处墓地看上去很有年代,像是祖坟。而今日坟地一改往日的萧条,一群日本士兵正热火朝天的清理这片区域。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不久,看着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的坟墓,日军统领非常满意,但觉得还缺少什么东西。思索一番他喊来几个日本士兵说道:“去在附近杀一些猪牛羊过来,祭祀这几处坟墓”。

抗日中的日本士兵在中国有祖宗?为什么会来中国祭祀墓地?

原来这处墓地并非日本人的祖坟,而是一个民国将领的祖坟。要知道日本人在抗战时,无恶不作,每经一处基本就烧杀抢掠。

那为何到了这里不仅没有作乱,还帮这位民国将领清理起了祖坟?难道这位民国将领和日本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并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日本人忌惮且敬佩这位民国将领,日本人觉得他是一位英雄。

学者王建学说他是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美国一本畅销书《一千个春天》称他为“running tiger(地上虎)”;军中人人赞扬他颇有武穆遗风(岳飞)。他就是在后来长沙会战中,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铁血战神”——薛岳。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有勇有谋转移孙中山夫妇

薛岳出生在普通家庭,他的父亲为他取名薛仰岳。而他后来将仰字去除,表示崇拜岳飞不能仅停留在仰视层面,还要身体力行。

成年后他从保定陆军学院毕业,加入孙中山的革命党。1921年6月1日,孙中山想要劝服陈炯明继续革命,身为孙中山警卫团一员的薛岳看出了陈炯明的反心,并且在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晚上到岳秀楼休息的时候进行侦查。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多日的侦查,他查出陈炯明确实想要破坏革命。

6月15日傍晚,陈炯明果然叛变,并且派兵进攻总统府和粤秀楼(孙中山与夫人居住地)。薛岳提前赶到,告知孙中山情况。孙中山了解到情况后立刻想要转移位置,但薛岳阻止了他。

孙中山哑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不明白为什么薛岳要阻止他离开。

薛岳面对孙中山的质疑,为孙中山说明:

“先生身在明处,而陈炯明在暗处,所以你公然转移,陈炯明肯定会跟随。”

孙中山听后恍然大悟。

那到底怎么秘密转移?薛岳想出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套白大褂递给孙中山,并和他说道:

“先生,穿上这套衣服,可以装作外出门诊的医生”。

于是孙中山就穿着这套服装,转移到了广州天字码头永丰舰上。

孙中山确实安全转移了,但宋庆龄还在粤秀楼。薛岳看出孙中山的担忧,他安慰孙中山,并且自己也准备折返回去将宋庆龄解救出来。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6月15日深夜,陈炯明果然造反,带着众多叛军围攻总统府和粤秀楼。薛岳披星戴月赶到粤秀楼,后立马带着士兵突围进去,救出了宋庆龄。

在带着宋庆龄逃离的时候,冒着枪林弹雨,甚至有两颗榴弹从他们耳边飞过,惊险无比。

不过最终有惊无险,薛岳把宋庆龄带到了永丰舰上和孙中山汇合。孙中山非常高兴,看着26岁的薛岳,夸赞他年纪轻轻有勇有谋,自此一直带着他在自己身旁。经过这个事件,薛岳的名声也传播了出去。

但这些还只是薛岳声名远扬的开始,抗日战争才是他大放异彩的时候,他的名声将传播至日本军中。

违背蒋介石军令也要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之初,日本人基本无败绩。这使得日本人自信心爆棚。特别是武汉会战结束后,给蒋的自信心全打没了,举国上下亡国灭种的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日本人一不做二不休,想要继续染指湘赣地区。这时候,作为一国的总统蒋应该立马站出来,当作全国的精神领袖。

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面对日本人的攻势,还是采取比较消极的政策,给第九战区发布电文:“可以放弃长沙”。

薛岳收到这个消息后,非常迷惑,与日军作战到今天一直在退,到底要退到什么时候呢?不过既然上级下达命令了,积极遵守也就行了。

但这是平庸将领的所作所为。薛岳绝不会这样,他不是一个死守上级命令的将领,他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思前想后,他认为长沙这个地方必须守住,原因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先按下不表,先把薛岳勇敢打脸老蒋的英勇事迹介绍一下。

最终,他没有听取蒋的电文,而是分析了日军的进攻形势,对岗村宁次的部队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也将自己统领的部队在湖南部署。

1939年9月,长沙会战开始,薛岳此时已经做好对战日本人的准备。但这时候来了两个不讨喜的人,白崇禧和陈诚。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他两来到薛岳的指挥部,不禁汗颜。薛岳真不愧是“地图痴”,他的屋子里挂着大大小小的地图。薛岳正在聚精会神的看,而且眉头紧锁,以至于两人来了他都不知道。

白崇禧看着薛岳愁眉紧锁,以为他感受到了这场仗的困难,想要放弃。于是他打断正在看图的薛岳,想要给薛岳雪中送炭。他传上蒋的口谕,告诉薛岳长沙实在守不住就走

薛岳以为他们要来帮忙,没想到是来让自己撤军的。他顿时火就上来了,指责白崇禧道:“作为军人,不守城池,职责何在?”这句话好像也在讽刺白崇禧之流在日军来了之后,只会自保不顾民族大义。

被人称为“小诸葛”的白崇禧以为自己带着命令,能狐假虎威一番,没想到被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他也收不住脾气,和薛岳争论了起来。二人争论的焦点就在军人是否应该死守命令。

看着二人难分难解,陈诚眼珠一转,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他拉住白崇禧,告诉薛岳:“能守住长沙吗”。

正和白崇禧吵闹的薛岳听到了这句话,立马停了下来,对陈诚说:“能!”

陈诚赞赏的看着这名骁勇的战士,拉着白崇禧离开了房间,临走的时候还对薛岳说:“敬候佳音”。

看着这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薛岳无奈一笑。陈诚确实有一定见地,白崇禧他就不怎么喜欢了。他后来跟着国民党败退台湾,听到有人称白崇禧“小诸葛”,他就纳闷。诸葛亮有把蜀国领土拱手让曹吗?

当日晚上,薛岳害怕蒋继续派遣一些将领来劝自己退守,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电话打到蒋府。不过当晚蒋已休息,宋美龄接的电话。薛在电话中激烈的说道:

“我就要守长沙,守不住我自杀以谢国人,守住了算我抗命,你们枪毙我!(引用,不算入总字数)”

宋美龄让薛不要激动,他会把消息传达给蒋。第二天,宋美龄又给薛回了个电话,让他放心打,蒋已经同意让他死守长沙并且会配合他,他不算抗命。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有了这道命令,薛岳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投入到抗击日军的战斗当中。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薛岳会那么想要守住长沙。知道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为啥他后来可以长沙会战战胜日军。

薛岳为什么一定要守长沙

相信看到蒋放弃守长沙的命令,很多人会不解,长沙过后就是蒋的老巢重庆,为什么蒋还让日军过来?

这点其实不奇怪,因为在长沙会战前,南昌战斗失败。蒋意识到打不过日军,而自己的军队主力在重庆,重庆地形又多山地,便于防守,于是就先骗取日军深入,借助地形优势和日军周旋。

其实蒋的这种考量也有道理,只不过薛岳认为,在长沙,也能重创日军,何必非要人打到“天子脚下”?

薛岳研究了长沙的地理,发现长沙有天然屏障,可以组成抗击日军的三道防线。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江、浏阳河可以作为天然水屏障;湖南北部还有绵延几十里的山川地带。

这些高山险峻不仅可以为薛岳提供防御工事,而且还可以削弱日军机械部队。在险峻的山川环境下,日军的很多机械部队都无法穿过。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不过日军强大的战斗力,单单削弱部分实力就能确保战胜吗?屏障的防御作用只是一重功能,后面我们会介绍它的另一重功能。而恰恰就是这一重功能,让长沙天堑,成为日军的焚化炉。

有了天然条件作为依托,还需要人力的坚守不懈。如果薛岳没有坚守下来的决心,那么稍遇挫折就会退缩。

其实陈诚在劝阻白崇禧离开的时候,可能就看出薛岳的想法。他看出了薛岳坚守长沙的内在原因。陈诚观察非常细致,他站在了薛岳的角度思考薛岳为何非要违抗命令打这场仗,不像白崇禧楞着头与他争论。

他得出结论:

薛岳非常想要升任正职,因为此时薛岳只是代总司令长官。

确实如他所想,薛岳有一定的升官加爵的想法,但不仅限于此。薛岳其实一直想要和日军作战,但多次被蒋制止。所以心理憋着一场仗,一直没有发泄出来,这次从他给蒋打电话,发那么大火也能看出来。

薛岳后来和蒋回到台湾后,很多人感慨“离开战场,是军人的悲哀”。薛岳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军人,他一直有一个想要在战场上驰骋的愿望。

薛岳想要守长沙的原因主要就是这两个原因,很多人看到薛岳的这些私心,觉得他不算英雄。我想说的是,英雄爱江山也爱美人,是人!没有抽象的英雄,只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更何况拿破仑也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显示出战士需要有进取心,没有进取心,谁敢托付给他百万士兵让其守家为国?

“天炉战法”显神威

长沙会战之前,岗村宁次(日军长沙会战的主要人物)放出烟雾弹,大肆在媒体上宣扬要攻击福建。

这个烟雾弹被薛岳吹散,薛岳清晰的知道日军会攻击湘赣地区,但湘赣地区有三个位置适合日军主攻,薛岳猜不到岗村宁次会选择哪个位置主攻。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不过无论哪个位置主攻,决定权都不在薛岳,而在岗村宁次。也就是说,薛岳目前在战场上属于被动。

岗村宁次得意洋洋的看着自己下的这盘围棋,因为在自己的军事统筹下,整个棋盘似乎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薛岳把自己关在房间,陷入了深思,但无论怎么想,他无法监控岗村宁次的脑袋,所以根本想不出主攻位置,自己的部署也必须分散开来。而自己的军队一旦分散开来,必定会被强势的日军逐个击破,怎么办呢?

那就让他们逐个击破吧!”薛岳想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扔掉盖在身上2米长的地图,下定了这个决心。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薛岳难道脑子坏了,让日军逐个击破自己的防线?还是要妥协放弃,遵守蒋介石命令?

薛岳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军中的各个将领,将领们疑惑不解,但只能从命。于是日军在进入湖南后,面对重重的山川,竟然没有太大阻隔,就步步逼近长沙。

在日军行进的过程中,薛岳提出一个口号。口号是这样说的:“化路为田,运粮上山”(引用 不算入总字数)”。

化路为田的意思,就是薛军可以撤退,想怎么撤就怎么撤。但撤退的时候要送日军一份“礼物”。在撤退的过程中,只要是好走的路,全都破坏掉,最好让驴子走着都喘气。这似乎是想减缓日军前进的步伐。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而运粮上山的意思,就是把军队和老百姓的粮食全都运到上山藏起来,坚决不能让日军有补给。日军行进过程中自带粮食,攻到长沙都足够吃,把这些粮食藏起来有何意义?

缓和步伐和藏匿粮食似乎都没有意义,日军攻占长沙是迟早的事情。

日军不断的挺进长沙,气势越来越旺。反观薛岳军队,有利地形没有坚守,好的伏击点没有大肆挫伤日军,基本一直在撤退,吃败仗。

薛的威信在军中不断下滑,很多将领非常着急,甚至对他产生了质疑:“之前提出要打,现在又退,到底是为什么?”。面对质疑,薛没有给出回应,但他在忍耐,他比任何将领都着急。

优秀的将领一定有一个品质,那就是忍。日军很快就到达第二个防线——汨罗江。岗村宁次看着地图,忽然发现不对劲。部队后方是高山险峻,前方是滔滔江水,“此乃兵家之绝境也!”岗村宁次喃喃一语。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薛岳此时也终于忍到了尽头,原来他并不是放任日军长驱直入,也非打自己的脸,而是要打日军的脸,狠狠的打!

被日军打退的将领,薛岳没有让他们撤回大本营,而是撤到日军侧翼,结合起来形成了主力部队。由此他又提出一个口号“后退决战,争取侧翼”。

岗村宁次没想到自己下的这盘围棋被薛军反包围,军事主动转为被动。进攻又进攻不了,撤退四面环山路还都被破坏,打又不能打,侧翼都被薛军所牵制。愤怒的岗村宁次只得在连叫几声“八格亚路”之后命令军队撤离。

此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无疑给全国人民打了一剂强心针,日军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宣告破产。而这次战役中,运用的战斗方法也被人称为“天炉战法”。

第一抗日名将,一己之力著名战法消灭10万日军,晚年如此落魄

结语

薛岳无疑是一名抗日英雄,但却跟错了人。后来国军失败,退守台湾,薛岳也跟随蒋离开了大陆。到了台湾,他也离开疆场,只得做一些文职,但被蒋所忌惮,一直没有重用。他也乐得如此,清闲度日。

但他清闲的内心下,也曾无数次回想自己驰骋疆场的豪迈。他一直想要回大陆,因为他觉得这里才是他得根。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就曾表示过自己已经厌倦战争,搞不懂为什么自己人要打自己人。

在蒋父子离世,他连文职也被削除。李登辉处处给他使跘子,薛岳最终只得租用平房,晚年门可罗雀,最终还落得连房租都交不起。1998年,这位抗日英雄在台湾病逝,享年103岁。

从抗日英雄到败军之将再到被人遗忘,这份狂喜到惆怅,就如后人为长沙会战吟诵的《望海潮》那样:

...奏凯掷鲜花,万众开怀悦,乐业桑麻。世事沧桑尽没,海峡隔天涯。(引用,不算入总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