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如何救助野生鸟类? 听听专家怎么说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在十八联圩,一只之前撞墙受伤的北鹰鸮经救助后成功放生。当天,一场鸟类初级救护培训科普讲座也在这里开展。目前正值鸟类的迁徙和繁殖季,也是各种鸟类可能存在被救助现象的高峰期,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是不是所有的鸟儿掉在地上都需要被救?听听专家怎么说。

迁徙季,捡到保护鸟类怎么办?

4月22日,北鹰鸮在十八联圩被成功放生。之前因为误闯教室撞伤了自己,幸好得到专业救治才得以康复。北鹰鸮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有着两只金黄色像“铜铃”一样的大眼睛,但它们基本上都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大多在茂密的植被树冠层栖息。

如今正值春季,是鸟类大量迁徙的季节。当天在十八联圩,一场关于鸟类救助与保护的科普讲座如期而至。“发现、观察、判断、救护、评估和放生。这是在救助活动中基本的六大流程,大家要记清楚了哦。”长期从事鸟类监测和调查的安徽大学硕士马号号向大家介绍道。

如果在外面见到的鸟类是保护动物该怎么办呢?还记得去年4月,同样是鸟类迁徙季,一只东方白鹳不慎落入合肥一小区楼顶。当时判断为左腿粉碎性骨折,之后便交由合肥野生动物园进行救治。前几日,在长丰县水湖镇李拐村的水塘边,一位村民也捡到了一只神秘大鸟,竟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当时它也是被送往合肥野生动物园接受救治。

马号号表示,如果捡到的受伤鸟类是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联系林业部门或有资质的救护中心对其进行救治。

繁殖季,捡到雏鸟怎么办?

春季到来,又到了鸟类繁殖季。许多市民会求助本报,自己在路上捡到了刚出窝的雏鸟,应该怎么办呢?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路边的雏鸟不要捡!

因为幼鸟长到一定年纪,它们就会跟着“父母”学习飞行的本领。但是因为技术还不娴熟,它们容易飞到错误的地方,因此当你遇到它们时不要随意捡起,更不要带回家,而是要将它们送到发现它们的地方。它们的爸爸妈妈可能正在不远处,随时会过来照顾小鸟。除非你发现它们的地点是在较为危险的马路上,可以将它们放置在附近安全地点,它们会自行离开。

马号号介绍,如果遇到大风或风雨天气,雏鸟、幼鸟甚至鸟巢就容易被刮落地面,此时应该及时施以援手。

有鸟儿在我家附近筑巢该怎么办?

在合肥,一到鸟类繁殖季,就会有市民向我们爆料,在他们家的空调机、阳台上会发现鸟窝,甚至还会有正在孵化中的小鸟。

安徽大学鸟类专家、合鸟圈特邀顾问虞磊表示,不要过多干扰它们,也不要投喂,给它们一个安静的环境。当繁殖期结束后,它们也会自行离开。如果筑巢的位置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可以联系林业部门,对小鸟进行妥善安置。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原标题:如何救助野生鸟类? 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