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珠携手,“快墙珠海智能制造示范实验基地”正式揭牌
导语:深珠携手,“中国快墙珠海智能制造示范实验基地”正式揭牌
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4月25日,由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携手深圳建筑业龙头企业及多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的“中国快墙珠海智能制造示范实验基地”在珠海香洲区正式揭牌。
无废城市
“中国快墙”变废为宝
何为“中国快墙”?据介绍,早在2017年,珠海市建筑设计院与深圳市首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响应万科项目需求,共同开启了可拆装、带饰面的新型墙板研究,同年产品定型并通过了隔声测试、耐火极限测试、以及抗冲击测试,达到了万科的验收标准,完成了快装墙体产品的基础模块研究,板材和型钢框架结合让实现智能制造迈出了第一步,由模块作为始端的产业模式初步形成。
构件标准化,部品模块化,设计信息化,发展至今,由双方共同研发的“中国快墙”板材,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石粉、粉煤灰等)作为主要填充料,每生产1平方米的板材可解决8公斤工业固废,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碳值不到传统墙体的50%。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建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材料专家王莹表示,灵活多样的“中国快墙”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高精度、数字化的部品部件,实现从设计、生产、运输、建造、交付、运行维护,到快速拆装循环使用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2年,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提出“科研立院,做‘无废城市’的方案解决商”创新理念,再度与深圳市首众加强合作,并联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联盟,立足珠海开展“中国快墙珠海智能制造示范实验基地”建设。
当天,基地正式揭牌。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王婕介绍,该示范实验基地(一期)将涵盖500平方米产品展示空间,5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以及2000平方米的新产品、新设备研发、制造、测试空间,将利用“高度工业互联+智能柔性制造+自我诊断系统+精准数据识别”系统,加快新型建筑材料的产学研成果转化,立足珠海形成一批智能建造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为珠海“产业第一”注入新动力。
与此同时,该示范实验基地也将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展示、观摩、论坛等活动,通过开展行业交流,普及新型建筑工业化知识,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提高公众的认知度,营造社会聚焦,形成多方关注和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良好氛围。
创新引领
珠海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
“回望过去,传统建造方式低效、质量不稳定,既浪费了资源,建筑垃圾也带来严重饿环境污染。这些事实,摆在我们每一个建筑人的面前。”深圳首众负责人陆意认为,当下,“中国快墙”产品做到了“三个循环”:第一,在工厂自身对水、废料、粉尘做到了全部循环利用,这是“小循环”;第二,产品安装好后可反复拆卸,形成了能多次重复利用的一个装配式结构模块,这是“中循环”;第三,当产品不再使用时可回收到工厂循环再生的产业模式,这是“大循环”。
与此同时,“中国快墙”系统墙体本身质轻,施工方便,饰面灵活;耐火性能、隔声性能、耐水耐腐、保温隔热性能均满足设计所需各类场景需求;墙板可现场极速拼装,无需进行饰面施工,节省施工成本,施工现场安全性更有保障。
中财城投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陈记中则对“中国快墙”前景充满信心,表示将把集团的多重资源投入到珠海“中国快墙”研发领域。
近年来,珠海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珠海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管理办法》《珠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构建了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体系,装配式施工面积占比全省第二,打造了省、市级试点示范工程。
近日,珠海印发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装配式建筑为重点,通过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驱动,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到2035年,该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以‘中国快墙珠海智能制造示范实验基地’建设为依托,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将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与区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之间合作,整合大湾区科研机构和高新科技企业资源,推动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资金链有机融合,全面谋划打造国内一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国快墙珠海智造谷’。”珠海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刘冠表示。
“建筑业工业化的‘发令枪’已经打响。面对数字化和绿色化这两大转型,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展开深度合作,携手共进,在‘产业第一,制造业当家’中为珠海市建筑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陆意说。
【南方+记者】何丽苑
【作者】 何丽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