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后,是北京!崂山两大专业园区,不到两个月的三次“出击”!
导语:上海、深圳后,是北京!崂山两大专业园区,不到两个月的三次“出击”!
【青岛广电·回澜听涛·4月25日讯】
崂山区的两大专业园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3月份以来高频次精准“出击”,继上海、深圳之后,又赴北京推介。
4月25日,以“携手拥抱数字时代 打造VR&AI新高地”为主题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国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政、产、学、研、资、媒多方代表齐聚,包括联想、京东方、奇安信、创新奇智、中科曙光、咪咕、科大讯飞等链主企业在内的180余家知名企业参会。
与此前的上海、深圳推介一样,本次北京推介会的举办,依然突出实效:
大会现场对两大专业园区的政策进行了推介,并发布了《数字人发展报告》、《青岛市“百企百景”应用场景需求与应用解决方案供给目录》;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等5位专家学者受邀获聘园区特聘专家;AR头显波导显示、先进计算创新中心等16个高精尖项目签约。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及虚拟现实产业园“双园区”特聘专家蔡维德在活动现场表示,崂山区颇具优势的营商环境,以及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完备的产业链和蓬勃创新的产业生态,吸引着他参与到崂山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中。
国内最大的元宇宙VR内容及内容科技企业——北京为快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杨晓光则表示,吸引他们与崂山区“合伙”的,是营商环境:“我们对青岛崂山区的政策和务实的作风非常满意,尤其是崂山领导都有口头禅,企业来谈项目或者遇到困难找我们什么时间都可以!让我们对营商环境非常放心。”
01
崂山优势,北京资源
如果从创新策源角度来看,“大院大所”以及一流高校聚集的北京,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堪称国内龙头;在中下游的应用领域,拥有诸多头部企业的北京,实力与国内任一头部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
根据《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量的29%;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智源“悟道2.0”智能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百度“文心”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2600亿。
虚拟现实领域,北京不仅聚集了众多研发类头部企业,更凭借文化中心的优势,在内容供给上优势突出。
北京资源丰富,崂山区则以两大专业园区为载体,集聚起了活跃的产业生态,形成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本次两大专业园区赴北京推介,堪称北方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领域两强的资源对话。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地区之一,崂山区已聚集了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13家、100余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揭牌,2022年全区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形成了产业发展先发优势。
目前,占地1969亩、总投资300亿元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百亿元的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厂房于今年3月底提前6个月交付,创造了新的“崂山速度”。创享中心和平行世界主题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为软件和内容制作与分发企业建设的园区东南门户区已开工建设,为总部型企业建设的西南总部基地也将于年内开工。
人工智能领域,早在2015年,崂山区就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并于2019年发布了全省首个区县级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AI领域省级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占全市一半以上;重点企业数量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全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到全市50%以上。
今年以来,崂山区立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集聚优势,以“青岛智算谷”为中心园区,联动海尔科创生态园、海信全球研发中心,“一谷两翼”共同打造总面积2918亩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目前,青岛智算谷已建成投用楼宇面积达到108万平方米;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好美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多个项目开工在建,在建面积约328亩。
图片来源:青岛工信
02
精准出击,招商落地
上海、深圳、北京,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推介会的高频次精准出击,已经开始在产业链上收获成果。
在上海推介会上,大朋VR成为与崂山区政府签约的8个项目之一。最近,大朋VR透露,将把总部从上海迁至崂山区,入驻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引发了行业内的诸多关注。大朋VR CEO陈朝阳表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十分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合作,在园区落地生根、加快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企业,截至2022年底,大朋VR以36%的头显出货量,占据中国AR\VR头显市场第二位,并常年位居全球VR头显出货量前五。
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使用场景的支持,场景也是连接技术与市场的关键纽带。在本次北京推介会上,《青岛市“百企百景”应用场景需求与应用解决方案供给目录》的发布,彰显了青岛的“场景诚意”。
前期,青岛市通过持续开展“工业赋能”“未来城市”等工作,征集到智慧海洋、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等领域供需场景100余个,此次在会议中集中发布,将为两地搭建企业供需对接桥梁,赋能两地产业发展。下一步,青岛将以促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企业场景创新主体作用、健全政府场景常态发布机制,加快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等要素汇聚,助力打造VR&AI场景应用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的“场景开放”诚意,已经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市场成绩。通过持续举办“人工智能精准赋能促进月”、“百企百景”对接洽谈会等活动,青岛已累计征集发布场景4050个,成功配对场景931个。目前,青岛市累计7家单位入围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名单,其中3家单位入选优胜单位,海尔科技入选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经济大市青岛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的场景开放,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而2022年,崂山区GDP、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青岛市首位,是青岛市金融资源最聚集、科技创新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无疑是“青岛机遇”里的一片“崂山高地”。
03
营商环境,崂山之利
无论是本次北京推介会,还是之前的上海、深圳推介会,参会企业家最长提到的崂山元素之一,就是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持续经营的长期行为。招商引资的本质,是企业与城市找到了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双赢,企业获得了政策、市场、资金,城市获得了企业带来的就业、税收、产业链,是一种发展的相互成全。
今年,青岛把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等作为重点工作抓手,营商环境被单列,由此可见在2023年这个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关键窗口期,青岛对于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
崂山区高频次的“走出去”,展现的是坐不住、等不及的发展急迫感,而“走出去”总能收获颇丰,则离不开其良好营商环境的支撑。
例如,为加快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的建设,崂山区仅用70天时间,拆除住宅、非住宅15万平方米,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160亩;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创造了“从洽谈到签约落地用时10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个月”“从开工到首栋建筑封顶用时不足百天”的崂山速度。
政策跟得上产业脚步,也是崂山区的一大亮点。
青岛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两大专业园区,就定制了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政策,在园区建设、企业培育、项目招引、技术攻关、平台搭建、人才集聚、要素保障、行业交流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和满满的诚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撑。
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组建了总投资5亿元,一期1亿元的种子基金;总投资20亿元,一期约10亿元的产业基金;总投资30亿元,一期12亿元的社会化创投基金,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政策助力也毫不逊色,正在组建一支目标规模1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同时用好2支已设立产业基金、规模5亿元的银盛泰润博私募股权投资产业发展基金和10亿元的海创智链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基金对园内优质企业、创新产品的支持作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有基础、环境跟得上,数字经济时代里,崂山机遇已经破土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