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导语: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陵墓文化在我国流传已久,“入土为安”成了人们一生的终结,很多帝王在刚登基时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如今我们能见到的保存完好的大型陵墓却并不多,这些墓葬不仅仅是帝王死后的安身之所,还是历史留存下来的文物。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很多古建筑古陵园都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整完善过的,在安徽凤阳,就有这样一座陵墓,政府不仅出资修整,还为了它让高铁改道,它就是明皇陵。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朱元璋为父母修建明皇陵

元朝末年,穷苦出身的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从一个小小的九夫长一路成长为一军主帅,成为起义军的实际掌权人。当手中有了实权后,他回到了故乡,为父母重修陵寝。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的父亲是佃户,辛苦一年也只能换来微薄的口粮,家里孩子多,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父母身上,积贫积弱导致夫妻二人早逝,朱元璋和兄弟姐妹们只能将父母草草下葬。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于是,让父母有一座风光的陵墓成了朱元璋的夙愿,直到1366年,朱元璋受封吴王,他带人回到故乡安徽凤阳祭拜,并在原坟址上修建一座陵寝,修建这座陵寝,朱元璋十分上心,不仅派了自己的亲信监督修缮,还多次亲自前去祭拜,查看施工进度。

陵寝建成后占地面积约两万亩,整个陵寝气势宏大,当中有一条神道总长达到了257米,神道两侧矗立着32对石像生。

所谓“石像生”,它是历代皇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些石刻的雕像通常是体型较大的动物,远远望去高大异常。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之后,朱元璋给这座陵寝命名为英陵,后世又称之为明皇陵。这里埋葬的也不仅仅是他的父母,他兄嫂的尸骨也在其中。朱元璋登基后,明皇陵又修缮了两次,皇陵外围起了城墙,在明朝政权统治下,明皇陵共经历了十余次修缮。

之后政权更迭下,明皇陵不再修缮,守陵人也渐渐消失,于是其中的很多建筑原料都被附近居住的百姓盗用,长时间的荒芜让明皇陵风光不再。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抗日时期,日军攻入明皇陵,将其中的文物国宝洗劫一空,培育了数百年的古木焚毁在烈火中,一夜之间,明皇陵到处是断壁残垣;文革时期,明皇陵仅存的石雕也被打砸,石像生被毁,有的被砸掉耳朵,有的被砸断了腿,威严不再。

解放后重新修缮

直到1982年后,明皇陵才迎来了新的生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专门针对明皇陵进行维护修整。

文物管理所的专业人员现场整理后,在明皇陵发现了破损的石碑,其中就有一块“大明皇陵之碑”,是朱元璋亲自撰写。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在这段碑文中,朱元璋只是简短的用一千多个字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但对于后人来说,它对研究朱元璋和明朝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有专业人员接手后的明皇陵迎来了新的生机,工作人员先是对无字碑进行清理,将其复原,之后又将皇陵中残存的石像生拼接起来,加固底座。

明皇陵石像生是用整块石料雕琢而成,尽管历经数百年风雨,造型依旧生动。石像分列神道两侧,动物石像象征着保卫陵墓的警卫力量,人物石像代表的是恭迎帝王的侍从。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在二十多年的修复与保护下,明皇陵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世人眼前。当地政府在明皇陵中仿造了当初的护所,整体占地面积也缩小了许多。虽然不能一比一的复原,但明皇陵的石刻却依然挺立,仍然传递着恢弘的气势。

为了防止明皇陵石刻受风雨侵蚀,2003年,安徽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了有字碑亭和无字碑亭。之后,当地政府将明皇陵对外开放,允许游客入内参观。

为保明皇陵高铁绕道

后来在修建京沪高铁时,安徽路段的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明皇陵。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在当时安徽的高铁路线规划中,想要以最低的成本建设高铁,那么势必要从明皇陵当中穿过,可如此一来,明皇陵的布局和整体性将会被破坏。

这个问题让安徽的各个部门都犯了难,修建高铁是否要拆除明皇陵,之前投入的维修保护费用打了水漂不说,明皇陵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将不复存在,如果不拆除,那么高铁建设将增加2个亿的费用。

安徽政府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敲定更改设计让高铁绕道,保存明皇陵,因为它不仅仅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的明珠,更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即便迁址重建,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高铁绕道后虽然避开了明皇陵,但是新方案需要跨过河流跟水库,绕道后的高铁增加了285米的隧道路段,但这种复出的值得的,极大程度上保存了明皇陵的历史风貌。

如今再到凤阳,明皇陵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在百姓的眼中,这里还是一块葬着皇亲国戚的风水宝地。

明皇陵建成至今约七百多年了,是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默默的伫立在那里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尽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它。

安徽有个古墓,为保它高铁绕道多花2亿,墓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历史,除了一本本史书之外,那些文物也同样功不可没,社会不仅要发展还要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便是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