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何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口热饭
导语:在古代,为何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口热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总共经历了15个朝代,而每个朝代多则能够维持几百年,少则有几十年,在这几百几十年的轮转中,每个朝代也会经历皇帝的变换,而我国15个朝代,总共产生了二百多个皇帝,但是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也只有四十岁左右,因为在古代动荡的时代下 ,皇帝大多死于他杀,死于算计,然而似乎死于中毒的却很少。那么为何在古代,不能够通过下毒杀掉皇帝呢?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的地位十分尊贵,坐上了这巅峰龙椅,那就是天下的九五至尊,自然享受的待遇和服务也不一样。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一样,一旦成为皇帝,所有的事情就得繁文缛节,每一道程序都十分复杂,十分谨慎,因为人人都觊觎那巅峰龙椅,人人都想坐上去享受权利带来的力量,因此古代皇帝的位置坐起来虽然舒服,但也高处不胜寒。
一旦坐上这巅峰龙椅,就得时刻提着脑袋生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人想要取了他的性命,也正因如此,皇帝的生活日常十分谨慎,出门得有随从跟着保护,吃个饭也得经历复杂的程序。
正因为皇帝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规矩,尤其是吃饭,规矩最多,才导致历史上的皇帝如果死于他杀,那么大多都是刺杀或者意外,而中毒而死的却少之又少。而到底是什么规矩,导致连毒都没法下?
现代的影视剧里也可以看到,民间作案的常用手段就是毒杀,老百姓总喜欢用p霜给人下毒,这样的作案手法也便于后续处理,而如果是宫廷里对皇帝下手,那么最常见的就是把毒下在饭食或者茶水里,有时候会下在衣物上或者皇帝经常接触的地方。
然而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其架空的背景和剧情都不足以作为正史参考,真正历史上,用下毒的方法杀掉皇帝,那简直比绕地球跑五百圈还不累死都难。为何这么说呢?来看看古代皇帝吃个饭有多复杂就知道了。
首先,菜之多,一桌“放不下”。当然,这里只是夸张手法,还是可以放得下,只是古代皇帝吃一顿饭,点的菜真的非常多。据说清朝皇帝每次吃饭都得几十个菜,早期还是二三十个,越往后菜品越多,等到老年享晚福的时候,一桌可以点一百多道菜。
这样的数量,前面说“一桌放不下”也就不夸张了,按照现代人生活的正常桌子来放菜,一张桌子撑死也就几十道,那么古代皇帝的几百道菜,那得是多大的桌子才能放得下。当然,也有可能是边吃边撤边上菜。
正是因为皇帝每一次吃饭都大几十道菜,才导致凶手无从下手。这么多菜,鬼知道你要吃哪个咯?如果真的想要下决心杀掉皇帝,好办,所有菜都给毒一遍,如此,皇帝估计还没吃到嘴里被毒死呢,自己倒先暴露了,最后还很有可能牵连九族,这成本太高了,谁敢干?
其次,除了菜多,做菜的程序也复杂。前面也说了,古代皇帝日常生活的程序特别多,规矩也特别多,每一样东西都层层把关、严格看守,想通过下毒把东西送到皇帝嘴里,难如登天。第一道工序呢,就是皇帝亲自“选膳”。顾名思义,就是你去饭店时候,先点菜,再上菜。古代皇帝吃个饭也需要先点菜,而且光是点菜这一道程序,都得有人管。
有人也会疑惑,管天管地还管人吃饭点菜,真是家住太平洋,管得还挺宽。还真是,因为是皇帝,所以身份尊贵,就得有人看着点。具体看什么呢,点菜的时候就由太监把关,得看看这个菜能不能做,皇帝最近有没有需要忌口的,要注意的,一样样都得把关,然后菜单审批过后,还得移交给御膳房。
接下来就是御膳房的事情了,御膳房拿到菜单后就开始准备“做膳”。这做膳也不是简简单单地做好就完事了,规矩也十分多,开始做膳之前,每个做菜的厨子还得把名字写到菜名后面,然后由监督者监督。
这还不是没人敢下毒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除了皇帝,宫里的嫔妃吃饭也得这么复杂,而御膳房的厨子们只管做菜,连这个菜是做给谁的都不知道,如果下毒的人安排好了一切,结果这菜端给宫里的哪个娘娘了,不仅自己的目的没达到,最后还是连自己的命都丢了,也不值当。
再次,关于御膳房监督的事情。御膳房有御膳房的规矩,每个御膳房有上百个厨子,还配的有监督者,一个火灶配三个厨子,有做饭的,有监督的,还有一个是用来打杂的。
除了监督呢,还有士兵把守,这层层严格的监督就不必说了,甚至还加配巡逻,有监督的,有巡逻的,还有士兵把守,让人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人有四双眼睛盯着呢,全方位无死角监视,只要监视的人不是瞎子,那谁敢动?因此这也是古时候不敢用下毒来杀害皇帝的一方面原因。
再有,皇宫太大,皇帝任性,指不定下一顿在哪儿吃。古代为了防止皇帝被杀害,做了很多防备和保护措施,因此为了防止有人买通人员下毒,所以宫内也安排了许多御膳房,而皇帝每天吃饭的地方也不定期变换,想知道皇帝今天在哪儿吃饭,除非你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再不济,除非你能给皇帝身上装个摄像头。
就是因为皇帝每天吃饭地点不固定,导致也没人傻到买凶下毒,如果买了个人哒哒哒跑去下了个毒,结果人家皇帝压根今天没在这儿吃饭,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还耗费了人力和财力。
所以不管是选菜、做菜还是吃饭地点,都平白给下毒这件事增添了很多麻烦,这么麻烦的事情还带着不确定的风险,那还不如直接拿个刀冲进去把皇帝直接砍了来得快呢。
说完选膳和做膳,剩下的就是“传膳”、“尝膳”和“用膳”了。除了以上两道复杂的工序外,剩下的工序也很麻烦。选完菜、做完菜后,那就是上菜和试吃了。首先,上菜——也就是“传膳”。皇帝的传膳也十分讲究,毕竟觊觎这个位子的人太多了,因此要时刻提防着。
从做完菜到上菜到皇帝吃饭的地方,也得经过严格的看守,如果送菜路上遇见可疑的人,那么领路太监就会大喝这人,质问他是干嘛的,要是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杀机,那么就会被随行的士兵逮个正着,避无可避。
但有时候影视剧里也可以看到,有的人会悄悄躲在宫廷路上的假山后面,等到送餐队伍走到尾了,再悄悄打晕在队尾的太监,然后自己乔装打扮后,混进送餐的队伍里。你以为这么简单就能完成任务了吗?实则不然,就算你混进了送菜的队伍,那么还离成功差了十万八千里,饭菜送去后,还有一道工序,叫“尝膳”。
“尝”,顾名思义,替人尝尝。现代人一说那就是尝尝味道,古代说这个,那就是给皇帝试试有没有毒。通常饭菜送到皇帝用餐的宫门口时,还会有专人给皇帝试吃,如果饭菜有问题,那么最先遭殃的就是传菜的太监和送菜的人,这种掉脑袋甚至要诛九族的事情,谁都不敢马虎大意,大多都是提着八百个心眼子,小心谨慎地对待。
有人也会说了,太监尝完菜之后,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这时候下毒岂不妙哉?但显然你想的比较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想要做皇帝的尝膳太监可并不容易,不仅家底得干净,还得成为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宫里太监那么多,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并伺候在身边的却寥寥无几。
如果为了毒杀一个皇帝,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培养一个凶手,然后还得给人送进宫当太监,不仅当太监,还得获得皇帝的信任,这样漫长的时间,外面想杀皇帝的人,怕不是等不到这人当上皇帝的亲信太监,就已经半截入土了吧。如此费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没人能傻到这个程度。
最后,其实太监尝膳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需要走,那就是皇帝的用膳。其实经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工序后,皇帝的用膳也十分讲究,有时候我们在影视剧里可以看到皇帝用餐前会有人用银针试探是否有毒,这些也是有科学依据的,银针碰到有毒的硫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变黑。
而古代皇帝用餐时候也十分讲究,据说古代皇帝都是使用银碗,这样菜放到碗里要入嘴的时候也能够判断出是否有毒。其次,皇帝用餐也得讲规矩,《甄嬛传》里有一幕是皇后与皇帝一起吃晚餐,当皇帝要下筷夹喜欢吃的菜时,皇后说了一句话:“老祖宗规矩,食不过三。”
意思就是一盘菜不能夹三次以上,古时候皇帝吃饭会有太监在旁边看着,一旦看见皇帝这个菜夹了三次,不管皇帝还想不想吃,就会立马命人把菜撤下去,防止别人看出皇帝的偏好,从而趁虚而入。
如此复杂的程序,必然耗时耗力,因此皇帝每次吃饭都身心疲惫,有人也会疑惑,吃个饭这么麻烦,得费多长时间,问到点子上了,古代皇帝一顿饭就得两三个小时吃,多则四个小时。根据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压根没吃过一口热乎饭。”因为工序走完了,菜也放凉了。
结语,皇帝用膳的过程听起来觉得皇帝的地位十分尊贵,但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后,也不免觉得高处不胜寒,越高的地位就意味着越孤独,吃个饭就如此麻烦,确实也让人觉得身心俱疲,但也没办法,身居高位就必须要承担得起坐到这个位子上所要付出的代价,享有尊贵的同时,也得忍受孤独和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