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导语: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彭越,一位秦末出身草莽的豪杰。他是刘邦反项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与韩信、英布一起,被后世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公元前205年,彭城。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被项羽3万楚军杀了个全军覆没。

巨大的打击,让刘邦差点没崩溃。他急切地向群臣提问:“你们有谁能够帮我把楚军给破了,我把关东分一半给他!”

命悬一线之际,张良提出了一个联兵破楚之计:重点联络九江王英布、魏地的彭越,再加上在战场上开了挂的韩信,打垮项羽完全不成问题。

彭越作为反项的三驾马车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到了公元前203年,围剿项羽的垓下之战,如果没彭越和韩信联手参与,刘邦的作战计划就会直接泡汤。

彭越所率的本是一支偏师,为何他却在楚汉战争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归功于他对项羽进行的强力骚扰,通过断其粮道,威胁楚都,极大地削弱了楚军战斗力。史称“彭越挠楚”。

《三国演义》汇评本第九回中对该战法有一段记叙。

(李傕)曰:“吕布虽勇,然而无谋,不足为虑。我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彭越挠楚”的精妙,在于其挠得恰到好处,让项羽抓不住其把柄,打不到其要害。

所以,老鼠能让大象恐惧。

现如今 ,美国倒行逆施,让世界各国离心离德,天下苦美久矣。沙特、法国、巴西等国纷纷站出来,选择以斗争博弈来保障自身利益。

其博弈方式,似乎可借鉴彭越。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复盘“彭越挠楚”,感受其中蕴含的古人智慧。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彭越

反抗与反扑

最近,沙特和伊朗两个宿敌在北京对话和解,并在之后启动了“情报对账”。

进行对账,是因为信息不透明。

美国为了将中东牢牢掌控在手中,在各国间煽风点火,埋下了不少雷。因为中东各国彼此信息交流不畅,相互都误以为是对方的责任,这样旧账加新仇,仇恨似海深。

现在沙特和伊朗不仅相逢一笑泯恩仇,而且打算双方彼此开诚布公,将过去的事好好捋一捋。是自己干的,就大方承认,剩下一大堆没人认领的,显然就是某些国家推动、甚至亲自下场干的。这样一来,究竟是谁挑起了中东动荡,是不是就一清二楚了?

假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仿效而行,那么这个世界上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与冲突,到底是由谁偷偷挑起的,可能就会水落石出了。

彭越也是这样一个受害者。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对他进行重点打压。这也促使彭越下决心脱楚。

一、彭越失封

秦朝垮台后,天下民心思治,希望由此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项羽没这么想。比起思考应该如何治国平天下,他更愿意用武力打天下。最后他选择照抄东周的分封制,自己当霸主,然后再用霸权来征服众多诸侯。为了树立自己的霸权,他在天下到处埋雷。

为此,他想了不少招数。先是将六国诸侯迁移到偏远贫瘠之地,削弱六国的实力。然后将听自己话的扶持上台,将不听自己话的打压下去。

比如在魏国,最有影响力、最有实力的,就当数彭越无疑。

陈胜举义之前,在魏国的巨野湖,彭越就带着一帮湖匪占山为王。此后他深耕魏国,做大做强,逐步成为魏国最大的一支武装势力。

到分封诸侯时,项羽却生生将魏国一分为三:一份给了舔狗魏王豹,一份给了在巨鹿之战中立过功的赵将司马卬。剩下的魏国东部,最为富饶,项羽将之吞入楚国。

彭越啥也没落着。

理由也很简单:彭越没有追随过项羽,没有直接参与灭秦,所以就对不起了。

表面的托词背后,隐藏着项羽的阴谋,这其实就是项羽布下的一颗雷。

封地是一方势力赖以生存的空间。作为大佬却没地没资源,那靠啥养活手下一大帮子人呢?

彭越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有兵有影响力,可就是没地。那咋办?当然是去抢啊!

项羽封的那两个王,一个舔狗,一个空降兵,基本上不堪一击。彭越一打,他们基本上就会怂,土地就会被彭越吞掉。

这样是不是就给了项羽插手的理由了?当彭越占了魏国大多数土地后,项羽就可以打着维和的旗号进剿彭越。待剿平彭越后,魏国的那一片土地,就有极大概率会被项羽“合理”地吞下去。

这样就导致了一种魔幻的局面:项羽根本用不着向诸侯们宣战,就能打着维和的名义将诸侯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完了诸侯们还得说声谢谢啊。

彭越会甘心被这样算计吗?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

二、田荣反楚  

显然彭越的前景很不佳。不抢不占,坐着等饿死;又抢又占,项羽会来收割。反正项羽就是容不下他彭越。

悲观、仿徨又无助之际,彭越遇到了难兄难弟:田荣,还有陈馀。

大家一起进行了“情报对账”,发现项羽简直就是个超级布雷车啊。

相比彭越,田荣和项羽的积怨由来已久。 

当年因为田荣没有积极出兵援助,导致项梁在定陶被章邯偷袭所杀。这让项羽对田荣极为痛恨。后来巨鹿之战,田荣未发一兵一卒;灭秦时,各路诸侯都随着项羽入关,但田荣依旧没有参加。   

于是项羽将齐地一分为三,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田市为胶东王。三个小字辈都封了,就是不封田荣。

更可恨的是,田都还以齐王的名义命令田荣搬出驻扎地临淄。

简直是赶尽杀绝,痛打落水狗啊!田荣这火蹭一下就上来了,他二话不说将田都赶到了楚国,又在即墨杀死了田市,带兵攻打并杀死了田安。然后田荣自立为齐王,完全占领了三齐之地。

而陈馀也因没有随项羽入关而没被封王。和陈馀一起开辟赵国的张耳,却被封为常山王。陈馀十分不满,于是他联络田荣借了一支齐军,袭击并占领了张耳的地盘。

田荣也联系了郁闷中的彭越,派人给他送去一枚将军印。

这个意思表达得很清晰:项羽算计我们,我们就团结起来跟他干。他不给我们分封,我们就为自己加冕!

于是田荣、陈馀、彭越的反项联盟成立了。

他们坚信,只要踏出了这一步,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诸侯站出来反对项羽。

很快,在汉中,刘邦也开始着手暗渡陈仓。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暗渡陈仓

三、最猛烈的反扑

突然间四处起火,让项羽一时有点懵逼。但等他回过神来,便开始了最猛烈的反扑。

关中、齐国两地同时起火,该从哪头着手呢?

关键时刻,刘邦赶紧让张良给项羽写了一封信,称刘邦只是想返回关中,一旦收回了关中地区,便不会再有他图。项羽一想,当初在分封时的确对刘邦有所亏待。要不等打完田荣,再回过头收拾刘邦不迟。

毕竟,齐、赵、魏三国是北方的主要诸侯国,不将其讨平,中原都不安稳。于是项羽亲自率兵北上。

田荣虽是中原一霸,但哪是西楚霸王的对手?一番鏖战田荣大败,逃到平原后被杀。

灭了田荣,项羽又马不停蹄地率3万楚军杀回彭城,一举击溃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刘邦仅带着十几名骑兵仓皇而逃。

反项的形势一时急转直下。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楚汉之争

彭越的觉醒

接连失败,让彭越陷入思考。

反项肯定是没错,天下苦项久矣,这肯定是未来的趋势。

但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与强者竞争得讲究技巧。

田荣一味硬刚,不就吃了大亏吗?

那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直接向项羽宣战,怕是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带兵去投奔刘邦,自己这区区万余人,刘邦看得上眼吗?

那么应该怎样乱世求存呢?

一、重新定位

在自然界,老鼠和大象是体量差别很大的两种动物。可老鼠并不畏惧大象。

因为老鼠小而灵活,大象大而笨重。大象捉老鼠,不仅累,效果还不大;而老鼠只要抓住大象要害:鼻子,就一打一个准。

现在彭越的体量,就好似老鼠。但他所在的位置,也极为关键。

当时连年战争,粮食奇缺。所以哪里有粮,哪就是战略角逐的主战场。荥阳是全国漕运中心,在荥阳附近的敖山有个巨大的军需粮库:敖仓。谁占领了荥阳、控制了敖仓,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而彭越所在的昌邑,恰恰处在楚都彭城到敖仓的运输线附近。既然在楚国大动脉上,那么时不时给其放放血,岂不是很轻松?

那么彭越的定位就很清晰了:

他的作用就是袭扰项羽的后勤。这也是他唯一可行的行动。

而对于项羽这头大象来说,彭越这只粮道鼠,本钱小、极灵活。项羽要是用尽全力进攻围堵呢,成本大效益低,可谓鸡肋;勉强应付呢,军队疲惫不堪,还不见得有收效。

发挥身处要害的影响力,避免正面对抗,这便是彭越的反项之道。

在与刘邦取得联络后,“彭越挠楚”的战略便开始正式实施。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刘邦

二、实施挠楚  

彭越挠楚,优势太明显了:

彭越军以巨野泽、黄河沿岸为据点,随时可以南下袭扰彭城至敖仓的运输线,甚至可进而袭扰彭城。

一旦楚军来袭,彭越就让军队返回巨野泽,干回湖匪的老本行,分散于河湖沼泽之间,根本就找不到。

在彭越归附之初,刘邦只当多了个小弟而已,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价值。

但在彭城之战大败之后,张良献上下邑之谋,告诉刘邦:别的小弟都无关紧要,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个小弟才是核心,将来会发挥极大的战略作用,要好好珍惜哟!

于是彭越才首次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之子。

1、第一挠:为主战场解压

刘邦开始是想在彭城之战中直接将项羽干熄火,没想到KO不成却被反杀。

刘邦不服啊,我就不信了,接着给我攻占荥阳粮仓,让项羽没吃的。可这招还是不行,刘邦被项羽围在了荥阳城内。要不是范增被气死,刘邦说不定就真给困死了。

好不容易逃出荥阳,刘邦还想再反攻一把。这让周围人都看不下去了,简直就是人菜瘾大啊。于是有个袁生出了一计,说您打仗水平也就那样了,还不如就演好靶子的角色,一路向南,把项羽主力吸引过去。然后让韩信腾出手来在北方把齐、赵、燕等国都拿下,等实力壮大了,咱们再和项羽硬刚他不香吗?

刘邦想想也是,于是变身为专业靶子。

但四处逃窜的动荡生活也让刘邦有点吃不消:咱能不能改善下,让脚消停两天,不要每天都被项羽撵个几百里?

于是彭越登场了。他抓住战机,“南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

这一把可挠得不轻:彭越率军深入楚国腹地,乘虚而入打了大胜仗,杀死了楚将薛公,兵锋直指楚都彭城。

项羽本来追刘邦追正起劲呢,没想到后方来报,家又被偷了!

没办法,项羽又只得带着主力回援彭城,赶跑了彭越。

刘邦这才得以缓过气来。

2、第二挠:扭转战局

趁着项羽回援彭城,刘邦赶紧跑到齐地,夺了韩信的军队,让韩信再招新兵蛋子去。

有了一批精兵,刘邦才得以继续推进自己的计划。

首先,刘邦继续带着军队四处招摇,吸引项羽主力。

同时派遣卢绾、刘贾带兵两万人、骑数百,渡白津、入楚地。

彭越全力配合,彭越军接连攻克外黄、睢阳等十七座城池。卢绾、刘贾则在燕郭西一带大破楚军。三路大军疯狂袭击了项羽的粮食据点,将项羽的粮仓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次计划圆满完成,汉军达成了“烧其积聚”的战略目标。

人是铁,饭是钢。没了粮草,项羽军士气和作战能力大减。而刘邦则得到萧何从关中地区源源不断发来的士兵和粮草。汉军首次在实力上超过了楚军。

3、第三挠:锁定胜局

待韩信攻下齐国,打败项羽所派大将龙且进攻后,汉军便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包围。

下一步就是决胜之战了。现在有两个目标:彭城和敖仓。

彭城是楚国国都,但是没多大军事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敖仓这个大粮仓。占了敖仓,就等于夺了楚军的命根子。

怎么才能够夺取敖仓呢?只有让彭越将项羽主力引走。

“当此时也,彭越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使项王患之”。

彭越可劲地上蹿下跳,终于让项羽下定决心将其剿灭。项羽让大司马曹无咎坚守成皋、荥阳一线,自己率军亲征彭越。

可曹无咎脸皮薄,被汉军一骂就带兵去讲道理,结果兵败而亡,将成皋、荥阳以及敖仓全都丢了。敖仓一失,楚军再无回天之力。

再说彭越那头。项羽去找彭越决战,彭越根本就没鸟他。而是敌来我退,“北走谷城”。项羽带着大军跟彭越后面,就是追不上,没多久还听到敖仓丢了的噩耗,情急之下只得撤走。此时彭越又来了个敌疲我扰,“(南)下昌邑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这一下挠得太致命了,让项羽不仅丢了敖仓,连临时粮站都被抢了个干净。“兵罢食尽”的困境,最终将项羽逼向了垓下之战。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十面埋伏

彭越挠楚的底层逻辑

所谓挠楚,重点在“挠”字。

为何是挠,而不是扰。可能就在于挠的指向性和目的性更为明确。

要挠,必然是要害之处。挠得轻算袭扰,挠得重了则能伤筋动骨。

个中的关键,便在于何时挠?怎么挠?力度如何?

彭越对人心、时机和趋势有着精准把握,同时对作战方式灵活运用。其作战与游击战术类似,暗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精髓。

根据敌人态势,制定灵活的方案应对即可。

一、退出分寸感

田荣伐楚,一开始就与项羽硬刚,所以很快就败了。

彭越的智慧在于精准的分寸感。当项羽强势来袭时,彭越便采取退让的方法。比如攻占了彭城,吸引项羽回援,但项羽一回援,彭越便撤退。

有人说,他一来你就退,那这样不是退回到原点了,白忙活一场?

不,这种做法的妙处在于配合。彭越是退了,但是给刘邦赢得了战略机动的时间与空间,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胜利吗?

后来彭越吸引项羽主力围剿,更是给刘邦一个攻占敖仓的关键机会。所以,挠的要点,在于吸引注意力,瞒天过海,以利于完成其他战术动作。

而在挠前,彭越就想好了退路,他可以出让一些城池和战略据点,然后隐没在茫茫的巨野泽之中。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彭越

二、挠出效果

怎么挠?如何挠?

这可是个技术活。

第一在于力度。挠多大劲合适?一开始,彭越不能挠得太狠,这样会招来项羽的饱和式打击。所以只能循序渐进,逐渐增强进攻力度。

第二在于时机。什么时候可以挠?敌人杀气腾腾而来时,上去挠一通那相当于是找死。必须在于敌人失去了目标、攻势减弱,且敌在明、我在暗时,发动奇袭,才有以弱胜强的机会。此外,如果敌人疲了、退了,那么上去挠一把更是手到擒来。

第三在于角度。挠哪里靠谱?当然是要害了。但是要害也不是想挠就挠,比如项羽在彭城,如果上去就挠,那只有当炮灰的份。彭越选择的是与要害相关的环节,谁都知道粮仓是要害,但以彭越的实力,肯定挠不动。但是彭越可以转而袭扰防备力量不那么强,但同样重要的次重点领域:粮道。如果把次重点领域挠多了,是不是慢慢就会影响到重点领域了?

三、善于配合

与田荣不同,彭越的所有行动,都是在配合刘邦。  

这便是彭越的高明之处,他与刘邦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是一种不露锋芒的进攻:天塌下来了有个高的顶着,个矮的只要跟在后面疯狂输出就行了。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项羽的目标比较简单:干掉刘邦。在楚汉之争全过程中,他似乎很少将目光从刘邦那里移开。

那么彭越就没必要专门冒头去和项羽硬刚,只是配合刘邦,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就好。

如何应对强者反扑?了解下彭越击败项羽的智慧,反制美国也能借鉴

乌江自刎

借鉴彭越挠楚的智慧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东世仇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顺利建交,使得中东地区有望重新恢复和平。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看透了美国的本来面目,渐渐加入抗击美国霸权的队伍中来。

马克龙访华,给欧洲以及全世界都传递了友好的信号,为中国与欧洲各国新阶段外交开了一个好头。

巴西总统卢拉访华,带着与中方共同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启程回国。

此外沙特减产石油后,狂买俄油出口欧洲;俄罗斯、沙特、伊朗、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都已经开始或宣布提高人民币结算地位。

这些事件意义不言而喻,令人欣喜鼓舞。

但面对强大对手,不可轻视其反扑的力量。

沙特等国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同时更好地参与到反对霸权的浪潮中去?

善于退,当霸权国家的打压制裁到来前,不仅不要挠,还要敢于退、善于退,不给对手抓住把柄的机会。

善于挠,根据国际局势适当调整挠的方式,选择次重点领域,比如金融、石油、资源等相关的次重要领域,逐步提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度。

善于配合,借着俄乌战争带来的欧洲国家与俄能源切割,以及美制裁俄罗斯带来的经济脱钩,将更多国家联合并吸引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国际新秩序”的框架中来。

可见,历经两千多年,彭越挠楚的智慧仍旧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