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近代福州儿童慈善事业之殇

导语:近代福州儿童慈善事业之殇

近代福州儿童慈善事业之殇

没有清理前的墓碑

福州软件园马鞍山“被害婴儿墓”遗址位于软件园A区公交总站旁边的山坡上,埋葬着福州天主教会仁慈堂所收养的因病死亡的婴孩,数量有数千具之多,见证了晚清至民国年间西方教会举办儿童慈善事业的真实状况,也是民国年间“福州仁慈堂事件”的重要历史证物。

2020年秋季,福州大学重启软件园铜盘校区,十多个学院的本科与研究生新生都被安置到铜盘校区就读一年,本人所在的人文学院也在其内,故每周都要到铜盘校区多次。在一次闲聊中,一位五凤村民朋友说,这座山名叫“科蹄山”。一听“科蹄”两个字,我就忍不住问他,是否与疍民相关?结果果真如此。

据当地长者介绍,科蹄山就是晚清时期天主教会给疍民信徒购买的坟山,现在疍民墓都迁走了,只遗留下没有带走的墓碑,还有“被害婴儿墓”。还说小时候读书时,学校曾组织他们祭奠“被害婴儿墓”,“控诉帝国主义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

马鞍山在福州西北郊,也叫“奉教山”“科蹄山”。1669年福州天主教会购买马鞍山一块土地安葬明末来华的著名传教士、“西来孔子”艾儒略,后来不断扩大,从此这里就成为福州天主教传教士和众多教徒的墓地。福州人称信天主教为“奉教”,这是马鞍山称“奉教山”的由来。

“科蹄山”得名则缘于在此埋葬过许多改信天主教的疍民。疍民是终身居住在闽江流域船上的水上居民,在民国之前他们被视为贱民,受到不准上岸、不准科举、不准和汉人通婚诸般歧视,被贬称为“科蹄”(福州话意为“曲蹄”)。晚清时期不少疍民改信天主教,他们去世后也可以葬在马鞍山。福州天主教会仁慈堂所收养的因病死亡的婴儿,也被集中安葬在马鞍山。因上个世纪90年代,福州软件园选址马鞍山,这里天主教徒墓都整体迁到北峰万寿陵园,包括艾儒略墓,但仁慈堂婴儿墓属于无主墓,没有迁走,仍孤零零立于马鞍山中。

清光绪十年(1884年),天主教多明我会西班牙籍传教士在台江中亭街澳尾巷设立仁慈堂,收养弃婴,以示爱心。当时社会弃婴很多,弃婴主要是女婴,其余是有病患的男婴。仁慈堂经常不顾自身条件,大量收养弃婴,由于护理不周,造成收养的婴儿死亡率非常高。

近代西文传教士所办的育婴堂婴儿死亡率高也是普遍现象。当代学者根据历史资料,测算过近代传教士所办育婴堂的婴儿死亡率大概在40%左右。对于外国传教士所办的育婴堂死亡率高,当时中国南北方社会上都有传言,说传教士收养弃婴是想提炼丹药。因此,民间对于传教士办育婴堂的举动总抱有怀疑与恐惧的心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农历丙寅年,俗称“虎年”。福州民间习俗传说“虎年”生的“虎仔”会克父母,长大又会克夫,所以社会遗弃的女婴特别多。这些弃婴多被仁慈堂收养,可想而知,死亡数量也很多。

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占福州城时,西门外五凤乡(现五凤街道)群众发现有壮汉每隔一两天都要挑两大麻袋东西到马鞍山掩埋,过去查问才知道都是来自仁慈堂的死婴。群众认为教会虐杀中国婴孩,群情激愤,捣毁仁慈堂,赶走里面的工作人员,随后还引发了从福州到厦门的大规模冲击包括新教在内的基督教会的社会运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福州仁慈堂事件”,为中国近现代诸多“教案”中的最后一个最有影响力的“教案”。

后在西方国家蛮横干涉下,国民党军政府枪杀十多名捣毁仁慈堂的群众,了结此案。次年(1928年)事件平息后,仁慈堂更名为圣若瑟育幼院,迁往仓前山泛船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主教多明我会又在茶亭原仁慈堂旧址(今斗中路4号)上,改建为德撤医院,至1950年停办。

1951年,福州群众在马鞍山挖出上千计的婴孩骷髅,愤怒地将婴儿墓称为“万童坑”。1953年6月,福州群众在政府支持下再次发掘“万童坑”,掘出大量婴孩的骸骨,后又就地掩埋,并在墓址立碑纪念,碑体呈方锥造型,上刻“被害婴儿墓”五个大字,碑基座为四面体,四面都刻有文字。

碑文共有480余字,通读碑文关于“被害婴儿墓”来历的介绍,还是相对客观地还原福州仁慈堂养教环境恶劣,导致被收养婴儿死亡率很高。墓碑命名为“被害婴儿墓”也相对客观,这里害死婴儿的“凶手”,不仅仅指传教士,实际还有死婴的父母,是他们主动将孩子送给育婴堂的。当然,还有“万恶的旧社会”,导致穷人无法生存,不得不弃婴。

现在马鞍山谷地被建设为福州软件园,汇聚诸多软件公司与多所高校,为福州科教重地;山地则被开辟为“福山郊野公园”,建有福道、观景台等,周末在此休闲的市民较多。但该墓现在仅有1953年“被害婴儿墓”石碑一方,且埋没在草丛中,没有其他任何保护措施,也无道路可以通达。若没有知情人介绍,无人知晓福州软件园内还有具有如此重要历史价值的“被害婴儿墓”。

若能建亭保护,另外修筑道路至墓址,并在附近公交车站、山间观光栈道等处设立指示牌,以方便市民参观悼念,回顾福州近现代对外交往史,也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事。(甘满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