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养乐多

最近,互联网大厂子公司上市的还真不少。

3月30日,京东工业与京东产发同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市场认为,若这两员“青年猛将”上市成功,将会成为京东集团批量化“造星”的典范。

综合各项指标来看,这两家公司都可谓是各自的业界翘楚。2022年,京东工业夺得中国MRO(非生产性物资)采购服务市场头把交椅;截至2022年底,京东产发总建筑面积为23.3百万平方米,在亚洲排名第三,在中国排名第二

与此同时,2022年3月,东京产发完成8亿美元不可赎回B轮优先股融资;2023年3月,京东工业刚完成3亿美元B轮优先股融资。

但为何京东集团如此迫切地将仅完成B轮融资的两员青年大将同时推向二级市场,这其中是有何深意和打算?

一、现金流吃紧,急需便宜资金

京东产发于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主要为全行业提供现代化标准仓库、一体化智能产业园、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服务。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向来都是“吞金兽”,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支撑。

此外,2022年7月京东产发还完成了强制性收购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此举也需要巨额的流动资金支持。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京东产发现金流量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从《招股说明书》可知,2022年京东产发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高达186.77亿元,同比增长97%,2022年产生的融资成本达到了惊人的11亿元,而同期,毛利仅16.37亿元,与巨额融资成本相比,毛利润真的是差强人意。与此同时2022年投资活动较2021年多支出超14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吓人的184%。如果2023年无法获得巨大的融资支持,则预计京东产发的净现金流会快速将为负值

虽然在《招股说明书》中京东产发解释到“京东集团从未要求偿还贷款,至于为收购作出的银行贷款后续则会寻求延长期限”。但足以可见京东产发目前面临的财务压力巨大。

这种大举借债,大举投资,但自身无造血能力的情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外部输血救命的举措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于此同时,京东工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022年现金及等价物较2021年减少近25亿元,其中投资支出较2021年增加23.22亿元,同比增加近110%。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竟比2021年还减少近1亿元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京东工业现金流量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现金流吃紧,将对公司的经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何况是两家目前还处在烧钱阶段,跑马圈地想努力甩开竞争对手的公司。

在存量贷款数额庞大,财务指标并不漂亮的现阶段,用冲击上市,获得不用偿还的便宜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将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推到聚光灯下,进一步打开行业知名度,对于后续的银行借债、再融资等等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图片摘自网络

敲钟一响,黄金万两。上市确实是实现资本快速增值的有效方式,但为何京东集团选择在这个时点将青年猛将推上前台呢?

二、业务承压,选择先下手为强

《招股说明书》显示,京东产发的净利润之所以远高于收入,是源于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2020年至2022年,京东产发的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23.5亿元、29.5亿元、36.1亿元。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京东产发收入及利润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由此看来,京东产发的盈利并不是因为主营业务,而是因为不动产。

而不动产市场的近期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的行情如何,想必各位读者心里都清楚。在地产周期下行,全球消费低迷以及全球市场逐步割裂的现阶段,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前景并不明朗。

同样的,京东工业面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京东工业收入与毛利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京东工业近三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超44%,但是近三年毛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仅33%左右,二者相差近11个百分点。成本的逐年提高,导致近三年毛利率逐年降低,2022年毛利率同比下降约4%,降至18%。而且2022年未经调整的净利润亏损额已达到12.69亿元,亏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同时在库存管理问题上,原本由于京东工业采用的轻资产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减轻库存管理压力。但在当前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下,京东工业的存货规模也在扩大,2022年存货达到6.06亿元,相较2020年的3.19亿元几近翻倍。经济下行周期时期,市场对京东工业的库存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且由前述可知,两家公司近两年大举对外投资(如京东产发强吞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京东工业40多亿投资支出)。此举带来的不仅仅是现金流的压力,还有后续运营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的难题。

以上种种,都给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的业务经营带来了深深的负面影响。在业务承压的情况下,如何破局,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从京东集团赴美上市开始,京东就一直奉行着先下手为强的策略。毕竟大家口口相传着“今年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经济进入下行“新常态”。在市场环境并不好,政策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提前IPO,拿到现金后去继续扩张业务规模,以此来抢占市场、击垮竞争对手是“京东系”上市公司的惯用操作。

从《招股说明书》中看到,两家公司本次的募资用途还是主要用于“扩大客群,拓展市场”。利用IPO上市,融资后继续烧钱抢市场,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然后今时已经不同往昔,工业供应链行业和基建行业不同于互联网电商行业,且今日的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与当时的京东集团在体量上也有质的区别,同时现如今的市场生态与当年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京东系的惯用操作还能否成功还未可知。

三、羽翼尚未丰满,愿望恐难成真

诚然,将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拆分出来,分别独立上市能够有利于打破业务之间相互依赖,让各自业务的市场价值更高,实现新一轮价值发现。

但是此举的前提是,各个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在业务上要拥有相当高的独立性,子公司要拥有高比例的对外展业的能力和水平。

从《招股说明书》看到,2022年京东产发与京东集团及其联系人产生的收入达到11.24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到48.5%,依赖京东大集团而获取的收入,几乎占到了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批量“造星”冲上市,京东能否梦想成真?

京东产发与京东集团关联收入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同时,京东工业的绝大部分物流及仓储服务由京东物流提供;而且为了提前收到款项,京东工业将由重点客户产生的贸易应收款项销售至京东科技。

点点滴滴都透露出来,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还在接受着京东集团大量“爱的供养”,想要羽翼丰满、独当一面还需不少时日。

没有业务上的独立能力,资本市场很难给予其高估值。京东集团如此迫切将其推向资本市场未免操之过急,或许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获得想要的溢价。

在经济下行、投资者越来越理性的大背景下。自身问题颇多的京东工业和京东产发,想要通过IPO,用便宜钱来拓展业务的想法或许太美好。把募资资金放在业务拓展方面,而不是重在加强盈利上,或许从一开始就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诉求相悖。

如若两家企业过会上市,投资者是否参与其交易,还需仔细斟酌才好。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