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Ultra除了“德”味,还有何过人之处?看完样张,我悟了
导语:小米13Ultra除了“德”味,还有何过人之处?看完样张,我悟了
文丨小黑
千呼万唤,我们终于等到了今年最后一款影像旗舰——小米13Ultra的亮相。
此前小米12S Ultra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对于徕卡影调以及色彩的传承,重新定义了移动影像发展方向。
而到如今,在各家都开始效仿小米&徕卡水印,重视照片色调以及普通用户审美取向之时,雷军带来的小米13 Ultra还是不是那个“德味”之王呢?今天,我就带大家来寻找答案。
这次小米13Ultra最突出的卖点就是徕卡光学,产品经理魏思琪也重点讲到了每颗镜头都是实打实的提升了光学素质,大幅度降低摄影算法的介入,拒绝后期锐化。
坦白说,一开始我也挺好奇,手机镜头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呢?直至小米13Ultra样张摆在面前,方才恍然大悟。
3.2倍中焦镜头样张
从这几张图片可以清晰看出,小米13 Ultra几乎没有对于细节进行增强以及涂抹,并未出现像iPhone 14 Pro Max以及华为P60 Pro等影像旗舰的“油画感”。这种正常的光学解析力下降看起来反而更加自然、真实。
5倍长焦镜头样张
同样场景使用小米13Ultra长焦镜头拍摄出来的画面风格也保持一致,所以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小米&徕卡团队的影像思路就是前期尽可能得使用光学方法来提升解析力,减少后端增强算法可能会引入的瑕疵。
多镜头拍摄以样张
但是小米13 Ultra这样的表现也让我产生了一丝怀疑,那就是:现阶段其它影像旗舰的计算摄影介入是否真的过度了呢?
毕竟这套解决方案要是放在几年前,大家肯定会跟我一样认为是在开“倒车”,但是小米13 Ultra如此自然真实的样张再比起其它影像旗舰计算出来的“油画”,小米&徕卡团队似乎在反问所有人「如果光学机身以及索尼传感器已经能达到这种程度,还需要过度计算摄影吗」?
虽然现在还不能下定论哪家厂商方向对了,哪家方向错了但我知道小米这条道路一定是风险更大的,且不提硬件试错以及迭代成本高,就连普通用户都很难分得清什么是光学解析力什么是过度锐化,起码在DXO影像评测上就肯定是扣分的。
如果大家仔细看过DXO的评测报告就会发现,他们对于锐化的容忍度肯定是高于照片涂抹感的,要不然也不会带着所有手机厂商朝这个方向去调教了。
综上所述,与iPhone手机“同流合污”一定是更安全且稳定的方法,但这次小米选择反着来,不仅挑战自己的研发能力,也尝试引导用户的审美以及行业影像发展趋势。以超低的良品率作为代价来提升光学素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点亮对了影像技能树,将「自然还原」这个标签烙印在了用户心里。
但手机终归是手机,小米也并非全盘否定计算摄影,有些极端情况该算的还是得算。如果说光学流的高光场景是自然画面的表现,那计算流的集大成者就是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样张
根据小米13 Ultra的样张来看,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像模式同样拥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包括肤色呈现以及计算虚化等等,在徕卡影调的加持下,整体更具氛围感,就实际观感来看还是蛮加分的。
超广角镜头样张
光学摄影&计算摄影聊完,下面就开始跟大家聊聊“颜色”了。如果说前面小米13 Ultra跟其它影像旗舰打得有来有回,那么在颜色方面,甚至可以称得上“完爆”。
到底什么样的颜色才跟贴近徕卡相机或者说是“德味”呢?
专业模式徕卡影调开启(右)和关闭(左)效果对比
这些样张全部都是相机自动模式直出,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小米13 Ultra都是采用偏暗、对比度较高的方案,红色明度低、纯度高,看起来更具立体感,有溢出屏幕的感觉,毫无疑问这是影像爱好者更喜欢的色调。
主摄可变光圈对比f1.9(左)和f4.0(右)
除此之外,小米13 Ultra还在专业影像模式中增加了「自定义风格」选项,支持了前期自定义色调、影调以及锐化强度等等,「徕卡街拍」模式只需要0.8 秒就可以调动前期设置,并帮助用户更快速捕捉转瞬即逝的美好。
综上所述,我可非常太喜欢小米13 Ultra的影像效果了,风格化强烈,成像效果稳定,既甩掉了屏幕色彩管理一般的包袱,又能给人充足的创作空间。
从13 Ultra开始,小米好像又迈入了一个影像新时代,它将徕卡品牌资产的运用推向了新高度。现阶段如果让我挑出一台手机代替传统相机,那么小米13 Ultra定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