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古代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导语: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和西方国家吃饭时的礼仪规范是完全不同的,中国采用的是合餐制,也就是一大家子人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共同享用桌上的所有菜品。

中国的合餐制主打的是其乐融融的氛围,一家人在一起谈天说地,共享美食,整体气氛会非常和谐。但是在西方国家,分餐制才是主流。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相比于合餐制来说,分餐制显然更加尊重个人的隐私,卫生程度自然也更高。不过,论起用餐氛围,显然就不太够了。

有人认为,分餐制是西方人的专利。但实际上,早在上千年前,中国古代的贵族就已经开始实行分餐制。

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用餐形式有了一定的转变,合餐制逐渐变为了主流。我们的用餐形式到底有着怎样的转变过程?这背后又体现着怎样的社会特征?

中国分餐,历史悠久

中国人的用餐形式其实经历过很多次转变,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围坐一桌的形式,其实是形式转变之后的结果。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早年间,有西方国家的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见到中国人民的用餐方式之后,对我们诸多诟病。

他们在网络上发言:

“中国人总是坐在一起吃饭,大家的筷子往同一盘菜里面伸,实在是太不卫生。每一个吃饭的人,一点隐私都没有办法保留。”

在抨击完中国之后,他们又在网络上夸夸其谈,过分夸大西方分餐制的好处。在属于西方人的傲慢当中,中国的用餐制度被贬低得分文不值。

但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游客所说的抨击之语,着实让人感到可笑。因为他们口中引以为傲的分餐制度,其实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属。

千年前,中国人吃饭也并不总是围坐在一起的。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中国最早的分餐制度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礼》当中有这样的描述:“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

古代人所谓的筵席,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古代贵族阶级吃饭时,周天子端坐在最高位,其余诸侯和卿则分列在两端。正中间铺设着长长的东西,名叫筵。

而每一个座位上的人所坐的坐垫,名字就叫席。前者长而后者短,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一般来说,周天子和其他诸侯之间的地位差别,就是通过姓来划分的。

周天子所坐的坐垫往往数量更多,而且材质也较为柔软。地位越低的人,坐垫的数量自然会随之而减少。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为何坐垫显得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在当时,中原地区并没有所谓的桌椅板凳。人们跪坐在地上,双膝着地,越是柔软的地方,人的感受自然会越舒适。

除此之外,分餐制度的其他方面就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周天子餐桌上摆着的菜肴,与诸侯王餐桌上摆着的菜肴,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唯一的一点不同,可能就是周天子的饭桌上会有牛肉出现。

其他诸侯王在宴请自己的门客时,同样也会采用相同的方式。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就曾经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宴请天下门客。他本就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所以在与各位英雄豪杰交往之时,并不会自恃身份,而是始终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吃饭时,他也为各位门客准备了与自己完全相同的食物。这其实就体现了分餐制的内涵,一方面代表了主人家对客人完全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使主客双方在相对平等的状态下对话。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可是有一位门客却因此而产生了误解,以为孟尝君故意以较为低劣的食物来羞辱他们。他心有不服,性情又十分耿直,所以直接在宴席当场就提出了抗议。

可是,他完全误解了孟尝君。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并未与他斤斤计较,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端着自己的饭菜来到他的面前,请他检查两者有无异同。

事实上,不管是主人家的食物,还是每一位客人餐桌上的食物,都是完全相同的。门客经过检查以后,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他也是一位性情刚烈之人,所以当即对孟尝君低头道歉。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他竟然当场自刎谢罪。

这件事情虽说有些极端,但却可以让我们看到,分餐制在战国时期是贵族之间用餐的常见形式。

后来秦朝一统天下以后,这一用餐制度也被保留了下来。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秦始皇在皇宫当中宴请群臣,皇帝身居高位,诸位大臣身在台阶之下。每个人的面前都会放置一张小桌子,小桌子上摆放着的就是属于此人的全部食物。

到了汉朝,分餐制同样是统治阶级常见的形式。东汉末年三国分裂,诸多有趣的故事还在分餐制的背景之下展开着。

我们在观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会发现曹操经常以分餐的方式邀请他人共同用餐。曹操身为魏国的领袖,他所发起的分餐制,在当时实际上拥有拉拢人才的政治意义。

由此可见,分餐制其实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的贵族阶级就已经通过分餐的方式来进食。

贵族总是以尊贵为自我导向,所以人人分餐的形式,恰好能够体现其社会地位,也能够保证用餐场面的稳定和谐。

合餐制度,同样存在

虽然在中国古代贵族阶级中,分餐制是大家用餐的主流形式。但与此同时,合餐制度仍然是存在着的。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礼记》当中就有所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普通老百姓家庭仍然是选择围坐在一起吃饭的。

不过那个时候社会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人们对于食物消毒等生活细节方面的意识也不够,所以合餐制度往往会导致诸多的疾病,因此也被上层阶级所诟病。

但是普通人家往往以解决温饱为最大的目标,他们的家庭环境也决定了他们无法采用分餐的形式来吃饭。

能够填饱肚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运。用餐形式,这就不是他们所在意的事情了。

后来封建社会形成,底层老百姓同样会通过合餐制的方式来吃饭。市面上普通的餐馆,能够为人们提供的也只有合餐这一种形式。

用餐方式的不同,是由用餐人员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来决定的。而不同的形式,恰恰也能够反映社会成员不同的生活需求。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只有贵族阶级才会在意形式上的细节,普通平民百姓,从始至终都对所谓的用餐制度并不在乎。

后来到了唐宋时期,合餐制渐渐兴盛起来,并逐渐与分餐制分庭抗礼,明清时期,合餐制更是取代分餐制,成为了社会用餐形式的主流。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促成的。

首先,桌椅从外来地区传入中原,这是导致用餐形式转变的最主要的原因。

以往贵族阶级喜欢采用分餐制度,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把提供给所有宾客享用的食物放在一张足够大的餐桌之上。而且,每一位宾客也只能跪坐在地上用餐,因为椅子和凳子都是不存在的。

但是桌椅板凳传入中原以后,人们就有了合餐制度的物质基础。相比于分餐制度来说,合餐制度显然更能节省开销,也更能促进用餐者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贵族阶级当然对此不甚在意,但平民百姓始终以节省生活成本为原则。因此两者相较,他们当然会选择开销更小的合餐制。

这一制度,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另外,草原少数民族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唐朝是合餐制的数量增加最明显的朝代,这是因为唐朝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是颇深的。

唐朝时期社会文化氛围开放,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引导着中原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

唐朝统治者血液当中也流淌着少数民族的成分,因此中原大地的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来者不拒。

少数民族相对和谐的合餐制,在唐朝也被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所接受,甚至被更多的贵族阶层所接受。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于是唐宋时期,不少贵族阶级也改变了自己过往的生活方式,开始模仿新的生活状态,并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

结束宋朝末年乱象的元朝,就更是合餐制发展的一个主要推手。

元朝的统治阶级是蒙古部落,他们过往总是聚集在草原上,许多人共同享用一头牛或者一头羊。在同一只动物的身上分而食之,这也成为了蒙古部落的常见状态。

当他们入主中原之后,过往的生活习惯也随之传入了中原。所以在蒙古统治者的引导之下,自上而下的整个社会都逐渐接受了合餐制度。

而且,元朝的贵族本就属于蒙古族,他们对这一种过去罕见的用餐形式也更为习惯。

明朝时期天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明朝的统治者朱元璋是从底层走上天子之位的逆袭者,他更为习惯的也是底层百姓的生活方式。作为统治者,他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因此到了明朝,合餐制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用餐形式。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不管是从横向的发展范围来看,还是从纵向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都注定了丰富多彩的特征。

用餐形式作为饮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自然也会经历较为曲折的转变过程。

随着社会现实和物质条件的不断发展,随着食物种类的丰富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合餐制这一明显能够提升用餐氛围的形式,自然会比分餐制更能迎合中国人的情感需求。

所以时至今日,合餐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转变过程中成为了我们最习惯的用餐方式。

古代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分餐制,为何到了明清时期却改成了合餐制?

虽然我们喜欢合餐制,但是我们也不排斥分餐制,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分餐制曾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发展。

所以如果有人想以此来诋毁中国,批判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那只能是白费心思。

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罕见。一个小小的饮食文化,一个小小的用餐形式,也包含着这么多的丰富内涵。尊重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求同存异,这才是最符合世界文化发展主流的思想。

参考资料:

《周礼》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