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李白家世之谜新发现(之五)

导语:李白家世之谜新发现(之五)

四、李白高祖父为李龙

首先告诉大家正史上查不到李龙这人名号,但这个名字绝不是笔者凭空想象。前文已经说到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有一位哥哥,这位哥哥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在哪里?按照国人给两个儿子起名,次子叫虎,长子叫龙的居多,因为取“龙腾虎跃”吉祥之意,那么李虎的哥哥很有可能叫李龙。如果这个李龙要说是笔者臆想的话,那么川蜀历史中有关李龙迁的记载及现代人的考证,证明李龙这个人物实实在在存在。

《文史杂志》2019年第二期载四川德阳二中老师江秉福《李龙迁考述》一文,该文认为李龙迁就是唐太祖李虎,实为大谬。

李虎从未改名李龙迁。多项史料记载,李虎字文彬,曾经被北魏赐姓大野,又叫大野虎,再没有其他名号。《李龙迁考述》说“李虎又名李龙迁”,不知从何而来?文章还对李虎为何改名进行了一番考证:“据《元和郡县志》及《读史方舆纪要》载,李虎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之后即入蜀占据龙州,并“臣梁”于僭主萧纪。李虎身为西魏太尉,位高权重,却“佐周伐魏”及臣服梁王萧纪,当属叛逆行为;其中举一郡之地以臣僭主萧纪尤为不光彩,故改名以匿之。唐朝的史书统统没有他入蜀以后的事,是为先祖讳”。这段考证明显漏洞百出。其一,李虎从来没有“佐周伐魏”。李虎死于西魏大统十七年,即公元551年,周闵帝宇文觉受西魏禅让称帝在公元557年,此时李虎已经去世6年,如何“佐周伐魏”?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佐周代魏”,因为李虎一直跟随宇文觉父亲宇文泰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才被封为北魏“八柱国”,虽然宇文泰已经于公元556年去世,但北周能代魏是宇文泰打下的基础,那么这里面就有李虎的功劳,北周追封李虎为唐国公盖因如此。其二,李虎叛魏“臣梁”难以自圆其说。李虎既已“臣梁”,并以一州土地作为投名状,对北朝来说都是无可估量的损失,无论西魏、北周,他们的国祚是相继承袭的,西魏的损失就是北周的损失,北周还有什么理由追封一个叛国又死在外地的李虎为唐国公?其三,李虎死于何时葬于何地有明确记载。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因病去世,谥号为襄。武德元年(618年),其孙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皇帝,谥号为景,庙号太祖,葬于永康陵。由此可见,叛魏臣梁者的李龙迁绝对不是李虎,而是另有其人。

“李龙迁”实为“李龙”。《李龙迁考述》一文,认为李龙迁这一人名来源于唐末五代杜光庭编撰的《道教灵异记》记载:“梁武陵王纪理益州,使李龙迁筑城于牛心山。龙迁既没,即葬于山侧,乡里为立祠。”细考原文,是后人断句错误,错把“李龙”断句成“李龙迁”。古代对叛逆归顺之人,为防之再起二心,通常做法会迁到异地安置。李龙归顺南梁后,武陵王萧纪即命他离开原地,迁到新地筑新城。所以《道教灵异记》记载断句应为“使李龙‘迁筑城于牛心山’”,后句“龙迁既没”可以理解为“李龙‘迁城既死’”,就葬在牛心山的傍边。陋儒断句错误,以致以讹传讹。

3、后人对李龙迁是李虎进行了否定。宋人常百祥于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撰《李龙迁祠记》说:“龙迁,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自神君之上,则有元元皇帝(太上老君),以大道为万世师表。自神君而下,则有唐太宗,以神武而定天下,因知李氏世生哲人矣!当梁之末,神君龙阳大姓,举郡以臣梁,靖忠大义充塞宇宙。及武陵王萧纪镇蜀,谓龙阳为邓艾征西取蜀捷径,遂委神君筑城于此,以捍蔽川蜀,有大功于民,既殁,葬山下,邦人祠之,号李古人庙。”祠记虽然还沿用了“龙迁”这一错误人名,但通篇没有提到

李虎的名字。可见彻底否定了李龙迁是李虎的说法。这篇祠记还佐证了萧纪让李龙筑城的用心,因为“龙阳为邓艾征西取蜀捷径,遂委神君筑城于此,以捍蔽川蜀,”实际上是把李龙推到抵抗北朝的战争前线,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最为奇特的是这篇祠记虽然叫《李龙迁祠记》,实际连李龙迁这一名字也否定了,“李龙迁祠”在当初被当地人称为“李古人庙”,根本就不叫“李龙迁祠”。

4、确认李龙为唐太祖李虎兄长的逻辑推论。《李龙迁考述》一文,虽然张冠李戴出现了很多差错,但也有贡献,贡献在于把李龙与李虎挂起了钩。

《李龙迁祠记》的贡献在于把李龙与唐朝王室联系起来。祠记首先记述李龙是陇西成纪人,这与唐王室祖籍一致。又说这个李氏“世生哲人”,从太上老君老子说到唐太宗李世民,实际证明了李龙就是唐王室世系成员。

从这些记述考证,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个李龙就是唐太祖李虎兄长。但笔者认为,这样认定还有点草率,还应该从李龙生活的时间段和唐王室世系成员去确认。

首先,从历史记载看,这位李龙生活的时间段符合李虎兄长的要求。根据杜光庭编撰的《道教灵异记》记载,这位李龙是在“梁武陵王纪理益州”前后叛魏附梁的。《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三》记载,萧纪在梁大中三年(公元537年)任益州刺史,在蜀17年,公元554年蜀地被西魏占领。那么李龙生活的时间段肯定就在公元537年左右,到西魏占领蜀地时,李龙估计已经死亡,即使不死,这种叛臣也会被杀,绝对活不过公元554年。唐太祖李虎出生年不详,但死在公元551年有明确记载。由此可见,李龙、李虎生活的时间段是重合的,符合作为兄弟的时间要求。

其次,从李唐王室世系查找,只有这位被《李龙迁祠记》证为唐王室世系的李龙不在谱牒。在唐王室世系里,被褫夺谱牒或者因为特殊历史原因脱牒的成员很多,但后代都恢复了谱牒。从李暠孙李宝查起,他虽然曾经和李重耳分为两系,但在唐玄宗时全部合二为一。从李虎这代再往下找,李虎的儿子李璋有可能在隋代被流放。李璋出仕北周,拜梁州刺史。他在大象二年(580年),联合赵王宇文招,图谋杀死权臣杨坚,事败被杀。但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李璋为毕王,他的两个儿子:李韶,被封高平郡;李孝基,被封永安壮王。李璋还是文成公主的高祖,可见他们全在谱牒。至于到“玄武门之变”,虽然多王被诛,但他们都在谱牒,说有漏网之鱼逃到民间纯属异想天开。“神龙初”这个潜归时间,迷惑了许多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到武周时期倒武诸王,虽然倒武成员被武则天削籍夺姓,但到李旦再登基时诸王已经成为功臣,全部恢复谱牒。李龙是唯一能查到李唐王室一系不在谱牒的真名实姓的人物,而太祖李虎兄长是李唐一系里唯一不知姓名不在谱牒的人物。两个“唯一”性,再加上李龙、李虎生活在同一时间段,就足以证明,李龙就是太祖李虎的兄长。

由此可见,李白家世从九世祖李暠以降,到四世祖李龙开始走下坡路,原因是李龙叛魏附梁,是座实的叛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