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枚核弹覆盖117城!美曾经的核打击计划若真成功,会如何?
导语:870枚核弹覆盖中国117城!美曾经的核打击计划若真成功,会如何?
2015年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了一份档案,名为《1959年原子武器需求研究》。
这份档案在解密之后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档案中表示,曾经的美国把全球1000多个城市列为了核打击目标,美国计划在战争中用3000多枚核弹摧毁这些城市。
美国全球核打击计划在这些城市中,排列在头号的目标是莫斯科,美国计划用179枚核弹摧毁它。排在第2位的是圣彼得堡,美国计划用145枚核弹摧毁它。
中国的首都北京则排在第13位,美国为其准备了23枚核弹。在整个计划里,中国有117座城市被纳入到了美国的核打击目标中,其中涉及到870枚核弹。
毫无疑问的是,美国的核计划如果真的实施,全球都将陷入到被核打击的局面中。
要知道1959年全球排在前1000位的城市,基本就是人类工业化的全部。这些城市被打击,人类工业化上百年的成果就将毁于一旦,整个人类文明将退回到比中世纪还不如的状态。
而且这还只是美国方面的核武器,当时苏联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在美国使用核弹后,必然引来苏联方面的核反击。虽然1959年苏联的核力量没有美国强大,但把全球重要城市全部炸一遍是足够的。
此外对中国来说核打击避无可避,因为在这份文件中显示,一旦美苏之间爆发战争,无论中国是否参战,作为“红色阵营中的2号国家”都会被列为打击目标。所以美苏之间真要擦枪走火,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
从某种方面来说,美国的这份计划还真的差一点就实施了。
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的互不相让一度让人类处在核战的边缘。这时候也许一支手枪的走火,美国可能就会实施它的“全球核打击计划”。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几个拥核国家的互相核威慑依旧存在。只是因为现在国际局势没有冷战时期那么争锋相对,大家平时感觉不到核武器吊在自己头上的威胁而已。
若真有一天“联合国五大善人”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核武器就用出来了。
当然对于美国的这个全球核打击计划,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弹道导弹拦截能力。另一方面计划只是计划,采不采纳又是另外一回事,而美国历史上比“全球核打击”更离谱的计划有不少。
中国的反核体系在第一点上,目前核打击的主要手段还是靠海陆两基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B-2这类战略轰炸机。前者我国有应对手段,2022年我国就公开表示自己有陆基中段反导系统。
事实上对于中美这类有卫星拦截能力的国家来说,在外太空拦截个洲际弹道导弹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洲际导弹在进入太空之后,发动机是会熄火的,纯靠惯性来推动它向前。这也意味着洲际导弹在外太空时基本只能沿着一条固定的抛物线移动,如果被打击的国家能做到早发现、早拦截,有很大概率在这个阶段将其拦截下来。
核武器的最大意义在于威慑,它躺在发射架上的时候是其威力最大的时候。
当然,目前能做到拦截洲际导弹的国家就中美俄三个,且不能做到100%拦截。这有可能突破拦截落下来的导弹,是其威慑力所在。
至于后者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对我国的威胁也不算太大。
一个国家的反隐身水平是和其战机隐身能力成正比关系的,因为只有两种能力都足够强,才能在对抗模拟中不断进步提升。因此一个国家只有隐身能力强,反隐身能力却很弱,或者是反过来的情况,根本就不符合其独立自主发展相关技术的逻辑。
在我国轰-20即将诞生的当下,基本可以确定中国的反隐身能力不输美国。所以B-2很难完全突破中国的防空网,也很难将核武器丢进中国本土。
这也是为什么在B-2轰炸机已经诞生的当下,依旧会有人认为俄罗斯图-160这种不能隐身的轰炸机同属战略轰炸机。
战争预案在第二点上,就得提到现代军事的“预案系统”了。
在和平年代,各国通常都会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战争场面进行预演,并且提出解决方案。这种事一般由参谋部负责,写一个草案后提交,如果上边觉得有价值就会进一步完善。
在这种模式中,各国会搞出非常多看起来很离谱的战争计划。
比如说美国在二战前确定的“彩虹战争计划”,在该计划中美国基本是把当时叫的上名字的国家全列为了战争对手。像德国、墨西哥、日本、中国,甚至是美国本土都在里面。
在彩虹战争计划中,美国会设想美国和这些国家可能爆发的战争场面。像针对中华民国的黄色计划,就是假设中国再次爆发了义和拳运动,美国出兵镇压。再比如美国自己打自己的白色计划,就是假设本土爆发起义,美国军队该如何镇压。
在很多人看来彩虹计划就够离谱了,但事实上美国还有更离谱的计划,那就是“CONOP 8888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是如何打丧尸,并且针对丧尸建设相关国防体系,以及对民间展开“反丧尸训练”。
没错,就是那种没有思想,见人就啃,得打脑袋才能死的丧尸。所以美国的《1959年原子武器需求研究》在本质上只是一份可能的战争预演,性质和CONOP 8888计划差不多。
它之所以特殊,只是因为当时人类真的有可能爆发核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