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1934年,看守所代理所长凌凤梧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前往看守所劝降不幸被俘的方志敏。

见到方志敏之后,凌凤梧被其身上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方志敏的劝说下心中开始产生了对国民政府的动摇,此后凌凤梧一直都十分照顾方志敏在看守所的生活。

20多年之后,凌凤梧已经成为了一位普通的教师,这也得益于当初方志敏对他的劝导。

当时南昌市一处工地发现了一些遗骸,调查组组长是当地的副省长,他专门请来了凌凤梧到现场辨认,最终确定这是方志敏烈士的遗骸。

凌凤梧和方志敏之间有着怎么样的故事?为何副省长会找到已经成为普通教师的凌凤梧?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一封信一件往事

1934年12月,方志敏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不幸被俘。

考虑到方志敏的身份,国民党方面专门安排了最严密的看守,同时还为其带上了比一般犯人重10斤的铁镣。

方志敏自知很难再出去了,所以决定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为革命多做贡献。

方志敏在狱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写出了14万字的著作,对我党的革命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

为了写文章,方志敏在刚入狱之后就提出要笔和纸,一开始国民党当局还以为方志敏主动交代情报,不成想是写下自己的斗争过程。

在敌人看来,方志敏写写文章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认为方志敏无论如何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方志敏在严密的监狱中写下了6万多字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还想办法将这篇作品送了出去。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方志敏的作品能够送出去得益于另一位囚犯:胡逸民,虽然胡逸民同样身处监狱,但是他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因此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较高。当时他在狱中享有特殊待遇,即便是当时的所长都要对他毕恭毕敬。

在与方志敏的交流当中,胡逸民对我党有了不少的了解,方志敏也认为胡逸民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

于是两人的关系就开始不断靠近,趁着胡逸民妻子给他送饭的机会,将自己的作品一点点带了出去。

眼看着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传递,方志敏更加积极的进行写作,在关押的六个月时间里,方志敏足足完成了14万字的作品。

方志敏为革命宣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够在狱中心无旁骛的进行创作,还要得益于当时的看守所代理所长凌凤梧。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凌凤梧为了给方志敏一个好的写作环境,专门吩咐监狱里的其他狱警不要打扰他,而且还让自己的同乡担任方志敏的联络员,让他转达方志敏的需要。

甚至还将蒋介石的密电从军法处偷出来,秘密转交给方志敏阅览。

如此“通共”行为自然瞒不过监狱里的其他人,有的同事将凌凤梧的事情告诉了当时的军法处长曹振飞。

曹振飞得知此事之后十分震惊,但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无法直接处置凌凤梧,只能够将他调离看守所,剥脱其手中的权力。

凌凤梧被调离之后,方志敏也失去了一个好的保护伞,因此方志敏之后的一场越狱计划也被发现。

新任所长将方志敏的越狱计划告诉了蒋介石,随后就接到了“秘密处决”的指示,方志敏英勇就义之后,军法处的人就在牢房里找到了他与凌凤梧交往的证据。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蒋介石向来就十分痛恨“背叛”,得知此事之后凌凤梧锒铛入狱,在一众同僚的帮助下,凌凤梧得以免去牢狱之灾。

但是之后的凌凤梧也被驱逐出了国民党,离开国民党之后凌凤梧的老家被日本人炸毁,自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没有再与国民党人来往,低调的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直到1951年8月的镇反运动开始之后,凌凤梧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他被揭发当年参与迫害方志敏的行动,但凌凤梧只用了一张纸条就洗脱了自己的嫌疑。

“感谢木吾兄曾帮助自己更换了较轻的脚镣。”,这一句话就足够说明凌凤梧当年的行为,因为这一张纸条,后来的副省长还专门请他帮忙。

那么为何凌凤梧作为一个国民党人,会选择如此帮助方志敏?他们之间有这种怎么样的故事?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方志敏的影响力

1934年11月,方志敏率领部队深入到了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打算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从事革命宣传。

但是此行注定是困难重重九死一生,就在一个多月之后,方志敏就被迫撤出了战场,途中还遇到了7倍于我军的敌人。

方志敏放弃了突围的机会,执意回去拯救被包围的友军,最终经过八天八夜的战斗之后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方志敏被俘之后被送到了南昌绥靖公署进行关押,当时凌凤梧正担任着绥靖公署的代理所长。

方志敏来到看守所之后,凌凤梧就接到了上级的指示,让他想尽办法劝降方志敏。

为此顾祝同还专门提醒凌凤梧,劝降方志敏是蒋介石的命令,让凌凤梧绝对不能够怠慢,同时还要加紧对方志敏的看管。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为了完成任务,凌凤梧将方志敏专门调到了重犯看守室,这里和凌凤梧的办公室仅仅隔了一个天井,方便凌凤梧对方志敏进行看管。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凤梧发现方志敏在狱中的生活依旧充满热情,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创作,丝毫没有其他人入狱时的颓废。

虽然凌凤梧不知道方志敏每天在写什么,但是他对于这样的行为感到十分佩服,一次方志敏主动找到了凌凤梧谈话,他也顺着这次机会与方志敏进行交流。

见面之后方志敏首先是感谢了凌凤梧改善监狱的环境,让一众同胞有了好一点的生活。

听到这里凌凤梧十分惊讶,方志敏不仅没有对敌方阵营的自己充满敌意,反而还致以感谢。

这使得凌凤梧的内心十分愧疚,他连忙告诉方志敏自己并无寸功,反倒是迫害自己的同胞,身上充满了罪孽,更是配不上什么感谢。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此后两人就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在方志敏的传授下,凌凤梧开始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并且逐渐对腐朽黑暗的国民政府感到失望。

自此之后凌凤梧就经常以工作为由,为方志敏提供更多生活上的照顾。

当时方志敏脚上绑着一个特别沉重的脚镣,由于长时间的磨损,方志敏的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溃烂,甚至还影响到了正常的行走。

凌凤梧得知后专门安排医生为方志敏进行治疗,还向上级申请为方志敏换一副轻一点的脚镣。

凌凤梧的申请遭到了上级的批评,为此凌凤梧甚至不惜以自己的性命做担保,为方志敏换上了一副轻便的铁镣,还专门安排人照顾方志敏的生活。

两人的关系也开始逐渐加深,方志敏还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凌凤梧,看完之后凌凤梧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方志敏经常劝说凌凤梧离开国民党,认为他是一个好人,继续留在国民党内部必然会遭到陷害。

事实正如方志敏所说,凌凤梧由于与方志敏的关系密切,最终被上级调离了看守所,临行前方志敏交给了凌凤梧那张感谢的纸条。

方志敏语重心长的劝说凌凤梧,告诉他如果现在内心产生了动摇,那就说明凌凤梧已经开始觉醒。

方志敏希望凌凤梧日后能够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学识好好培养下一代人,这也是为何日后凌凤梧会从事教育行业的重要原因。

凌凤梧被调离之后,方志敏继续在狱中进行创作,期间他还向周围的人传播革命思想,发展了许多有意向我党靠近的国民党成员。

他们都是被方志敏身上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精神意志所打动,而方志敏的作品更是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珍贵财富。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方志敏对革命的向往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考虑到方志敏作出的重要贡献,我党在方志敏牺牲之后对其十分重视,还专门将他的家人接到延安照顾。建国之后毛主席也时常会想起方志敏:“方志敏同志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

为了纪念方志敏对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我党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方志敏遗骸的寻找。

在方志敏牺牲20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了方志敏的遗骸,而凌凤梧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寻找方志敏遗骸

1955年刘少奇成立了方志敏烈士遗骨调查小组,江西省副省长方志纯担任组长,他是方志敏的亲弟弟。

方志纯当时主要负责民政工作,加上他与方志敏的亲属关系,他来负责这项极具意义的工作最合适不过。

哥哥是方志纯在革命路上的引路人,两人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并肩作战,一直以来方志纯都视哥哥为自己的偶像。

在方志敏牺牲之后,方志纯就开始独自一人继续完成哥哥的遗愿,寻找哥哥的遗骸也成为了方志纯毕生的愿望。

当方志纯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里面还是十分激动的,但是过了很久之后都没能够找到太多的线索。

经过多年的调查,终于找到了三个相对可靠的线索,第一个是当初拍摄的摄影师,第二个就是当时的收尸人,第三个正是为方志敏佩戴铁镣的凌凤梧。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前面两个人对于当年的事情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因此所有的希望都落在了凌凤梧的身上,因为1957年人们在南昌施工时,发现了一些带着脚铐的遗骸,众人认为其中很有可能有方志敏的遗骸。

凌凤梧是接触过方志敏和脚铐的,因此需要他来到现场进行辨认。

由于凌凤梧此前曾经接受过调查,因此调查小组很快就在浙江一所中学里面找到了正在教书的凌凤梧,方志纯立刻就将凌凤梧请到了江西协助调查。

凌凤梧接到电报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南昌,方志纯还亲自接待了凌凤梧。

凌凤梧回忆起了当年与方志敏相处的时光,也说出了当年自己给方志敏提供的照顾,只是自己毕竟无法左右时局。

当蒋介石决定要处决方志敏之后,凌凤梧能够做的就只能是告诉方志敏这个消息,并且与其进行告别。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而凌凤梧此番来到南昌,他带上了当年方志敏写给他的纸条,方志纯看到纸条之后瞬间泪如泉涌。

随后凌凤梧就跟随调查小组来到了发现遗骸的地点,经过辨别之后最终找到了方志敏的遗骸,主要是因为方志敏的脚铐和其他人不同,是当时自己专门申请的特制脚铐。

凌凤梧在寻找方志敏遗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方志纯也得以完成多年来的愿望,方志敏终于可以时隔多年之后落叶归根。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将会永远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他的精神也将鼓舞着每一位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而奋斗的人。

看押方志敏的所长建国后被调查,他拿出一封信件,副省长请他帮忙

结语:

在革命时期,有许多的革命者都面临着迫害,虽然他们的肉体遭受了敌人的折磨,但是精神信念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方志敏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用坚强的革命信念与敌人作斗争,同时还感染了无数的爱国者,让无数人继承他的意志继续抗争。

凌凤梧身处乱世往往身不由己,所幸在接触到方志敏之后唤醒了内心的善良,最终选择站在人民的一方与方志敏并肩作战。

离开国民党之后凌凤梧也没有忘记方志敏昔日的告诫,投身教育事业继续为人民做贡献,更是为寻找方志敏遗骸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