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文|简说硬核

编辑|简说硬核

«——【·前言·】——»

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六军团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开始向南边撤退,此时担任后方阻敌任务的52团,在龙云的率领下,穿梭在敌人布防的空隙处,来回穿插,如入无人之境。

这天大部队在成功转移之后,萧克给龙云带来了消息,让他立刻突围,跟着大部队的方向,与部队进行会合。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龙云得知此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带领战士们进行突围。

然而就在这之后,52团音信全无,没人知道他们的消息,之后中央也曾派人多次寻找,仍然没有获得任何信息。

新中国成立之后,关于这场战斗的记录也只有寥寥几字,然而在七十年后,当地一个民俗习惯却解开了这个谜团。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六军团西征·】——»

时值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对我党中央苏区的围剿,鉴于前几次失败的经历,这次蒋介石总结了经验,改变了以往的长驱直入的战术。

这次召集了100万军队,从各个方向包围中央苏区,多线构筑了碉堡工事,使用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战略,并且断绝了苏区的物资来源,迫使我军对其进行阵地战。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他这一次做足了准备,这时又恰逢王明、博古企图夺取中央苏区的军事指挥权,而否定了毛主席正确的作战方针,他们不顾敌我兵力和武器装备的差距,制定了正规的阵地战、全面抗敌的策略,很明显,这正是蒋介石所期待的。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在错误的领导策略之下,红军损失严重,很快苏区的重镇北大门广昌,在国民党军队强大的火力之下,也已经失守,国民党军队此时已可长驱直入进入苏区,在这种情况之下,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进行著名的“红军长征”。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为了确保中央的安全转移,在会议上,安排了第六兵团和第七兵团,分别进行探路和调敌的任务。

红六军团当时是红军赫赫有名的精锐部队,蒋介石调重兵试图拦截阻击这支部队,但在任弼时、王震、萧克的领导下突出重围,在贵州的旧城进行短暂地休养。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红六军团的任务是和红三军团进行会合,这天在旧城萧克拿出地图,思索了很久之后,他找出一条最合适的行军路线,放弃北上,向西渡过乌江,这样既能避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又能最快地与红三军团进行会合。

红六军团离开旧城,来到了乌江边,正准备突破敌军防线之时,接到了中央的电报,这封电报命令红六军团不得渡过乌江,敌人已经向南移动,应立刻掉头往石阡方向前进,继续探路牵引敌人,确保中央能够安全转移。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萧克收到这封电报后有很多疑问,他判断敌军不会向南移动,此刻或许就在石阡这个方向等着他们,因为这是一条与红三军团会合最近的道路,那么敌军岂会不知。

在经过会议多方商量之后,虽然有疑问,但还是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开始向石阡进军。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此时,国民党的湘军、桂军、黔军正在这条线路上,开始布置大规模的兵力计划在此处将第六军团围剿。

«——【·离奇失踪的52团·】——»

起初这条路上似乎风平浪静,没有遇到敌人,可是平静就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1934年10月,第六军团进入了石阡,国民党军队这时已经在这里调集了二十四个团的兵力,蓄势待发,随着一声枪响,敌军从四面八方涌了上来。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很明显此刻已经落入了敌军的包围圈,第六军团进行了非常惨烈的抵抗,对敌军包围线左冲右突,经过了十多天的浴血奋战,第六军团终于从石阡突围出来,但是损失也非常的惨重,此时部队已经折损了近一半的人员。

虽然从敌人的包围圈突围了出来,但是国民党军队还有二次包围和追击的作战计划。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眼见整个军团已经到了危机重重的地步,就在这时,第六兵团命令十八师师长龙云率领52团殿后,阻止拦截后方追击的敌人,以掩护军团主力进行撤退。

52团可以说是第六军团最精锐的作战部队,最艰难的任务几乎都是52团来完成,并且每次都能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该团硬朗,非常擅长打硬仗。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龙云在收到了任务之后,毅然决然地孤身带领部队,面对敌军再次形成的包围圈,他们顽强地进行阻击。

他深知,如果此刻没有拦截住敌人,那么即将面临的可能就会是全军覆没,所以即使是敌众我寡,装备差距明显,仍然不露惧色,一次又一次地将敌军击退。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但是敌军似乎绵绵不绝的,一直向着这个方向追击,他将全团人员分成了数个小组,与敌军展开游击战,成功地拖住了敌人,当得知主力已经成功脱离了包围圈之后,龙云和所有的战士们欣喜若狂。

此时萧克也派人来通知龙云,立刻突围跟上主力的步伐进行撤退,随即龙云准备开始脱离与敌军的纠缠,准备赶过去与大部队会合。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龙云率领部队立刻向国荣、甘溪方向撤退,但在他们撤退的途中,在关口位置,大批的敌军又蜂拥而至,并且携带了许多重武器。

而主力部队刚刚从这边突围过去没有多久,此时沿着这个方向撤退,会让主力部队暴露位置,从而又引来敌军的围追堵截。

为了确保大部队的安全,龙云决定以自身为诱饵,选择与大部队不同的方向来引诱敌人,边打边退进入了困牛山。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自此以后,52团则音信全无,谁也不知他们的去向。

«——【·民俗背后的真相·】——»

2001年,一名党史研究员杨又铸在石阡县上任,在查阅石阡县历史的时候,一行极其简单的史料描述,引起了他极大的求真兴趣。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52团在掩护主力撤退之后,在困牛山突然消失了”一个数百号人的军队,怎么会突然消失,杨又铸查看了许多资料和文献,几乎都是相同的寥寥几个字来记载,至于消失的原因,没有找到答案。

杨又铸决定亲自去一趟困牛山来寻找真相,进行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但是当地的村民似乎对于此事知道甚少,来回了许多次一无所获,但是他能感觉到,有少部分年龄较长的人,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开口将这件事说出来。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后来他干脆带上了生活用品,在当地住了下来,他一边在勘察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一边继续寻找能说出当年真相的人。

在闲暇之时,他便和当地村民聊家常,甚至攀亲戚,和大家都打成了一片,非常地熟络,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每每问起当年52团发生的事情,还是得不到答案。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在重阳节的一天,这边村子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觉得很奇怪,村子里面几乎所有的村民,向着大山的方向进行祭拜,烧纸钱,杨又铸刚好从附近路过很好奇地问一名村民:这是拜什么神呢?

村民回答说:不是拜神,是拜红军。

杨又铸心里一惊,马上联想到当年52团在困牛山的事情,认为眼前这个村民肯定能解开他的疑惑,连忙问道:当年红军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村民回答说:我们也不太清楚,只是长辈留下来的规矩,每逢重阳都要向着山上祭拜红军,听长辈说有红军在这边跳崖了,其他的也不太清楚,或许蔡应举老人家知道。

杨又铸此时心里非常激动,终于取得了线索,那么红军跳崖是怎么回事?他告别了村民,急不可待地去寻找蔡应举老人。

蔡应举已经98岁高龄了,当得知杨又铸此行的目的之后,他眼角泛着泪花,缓缓地将事情经过讲述了出来,当年他还是个年富力壮的青年,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天发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龙云率领部队攻克了关口之后,将国民党部队引在身后,此时四处都有敌军把守,考虑到大部队的安全,他们也不能向大部队的方向撤退,而此时唯一的路便是上困牛山。

困牛山地势险要,三面临河,两面都是悬崖峭壁,之所以被称为困牛山,是因为在这里放牛,牛是绝对不会丢的,困牛山有一处极少人知道的出口,龙云计划率领部队从这个出口撤退。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不幸的是,当龙云率部赶到峡谷出口之时,敌军已经在这里布好了防线,龙云部队陷入了绝境,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他当即命令部队,上制高点进行迎敌。

他们被合围在困牛山上,身后就是悬崖,他们依托有利地形,展开了节节阻击,敌人一时间进不得寸步。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随后龙云又率领部队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与敌军对峙了起来,虽然缺粮、缺少弹药,又陷入了绝境之中,但是每个战士依然斗志昂扬,面临漫山遍野的敌军,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击退。

战士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开始砸,敌人接近阵地时,龙云则身先士卒地冲上去与敌人进行白刃战。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被一次又一次击退的敌军,见状心里有些慌了,见强攻不成便妄想以利益来引诱红军战士,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便可以获得高官厚禄,红军战士根本不屑一顾。

后来敌军想出了一个非常恶毒的办法,他们抓了当地的村民,以他们为人肉盾牌,向阵地再次发起了冲锋,红军战士自然不可能会对村民开枪。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看着敌人越来越近,龙云无奈只能留一部分战士进行阻击,其他人顺着悬崖边的藤条向下攀岩下去,至少还能保得住52团一部分人,不至于会全军覆没。

此时一小部分战士,已经从悬崖攀了下去,另外一部分战士,看着敌人越来越近,很快便要突破阵地。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此时所有战士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誓死不当俘虏,他们将手中的枪摧毁,高喊着口号,纵身跳下了悬崖,没有一个人成为俘虏。

而此时攀岩到了悬崖之下的一部分战士,又遇到了敌军的阻击,他们仍然没有一个人选择成为俘虏,与敌军进行顽强地斗争直至力竭身死,龙云在身负重伤之后,被敌人所俘虏,最后在狱中身亡。

1934年,红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3次无果,70年后一民俗揭开真相

在杨又铸将52团英雄的事迹,搜集整理完毕之后,将事件的详细经过整理成了数万字的材料,交给了上级部门。

上级收到材料之后非常地重视这件事情,并于2009年在困牛山修建了纪念碑,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来到这里了解这段历史。

这些伟大的英雄先烈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时至今日,困牛山已经成为了一个红色旅游地,正是他们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才有了今天我们伟大幸福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