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温铁军:乡建新人的故事

年轻人的家庭观念急剧转变反映的是激进现代化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商品化,由此表现出来的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我们应该包容地看待各种解释。除此之外,我想说一些很少被人们关注到的现象,特别是它呼应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的乡村振兴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2003年,我在河北省翟城村开办乡建学院,来的第一批年轻人几乎都是男生。可怜天下父母心,我那时候最担心的是怕对不起他们的父母,怕这些晚辈们找不着媳妇,生不起娃。但实践证明是我瞎操心了,这些年轻人都已经找到了另一半。乡建团队已经举办了两次集体婚礼,第一次集体婚礼我做了证婚人。通过集体婚礼完婚的新人们离婚率为0,生育率很高,很多小家庭都是两个孩子,最多的有四个。这些乡建青年们多数仍在从事乡建工作,他们并没有被激进的城市化大潮所裹挟,仍然不忘初心。他们在工作中结成的友谊、形成的爱情是牢固的、稳定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参加集体婚礼的乡建青年们可以说是零彩礼,没听说过谁一定要有车有房才能结婚。他们结婚的时候,住的是出租房。其中两个年轻人是我的学生,男生骑着自行车,女生在后座上,两个人就来参加集体婚礼了。没有任何一个乡建青年愿意把自己像商品一样卖出去。当然,这些青年人的家长未必全都支持,他们也需要为了爱情去冲破各种庸俗的社会束缚。但是,这些乡建青年的恋爱是自由的,他们是为了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喜好结成家庭。这些年轻人至今不仅是婚姻稳定,而且在财产关系上也是稳定的。社会上的陈规陋习,消费主义的庸俗幻象,在结婚的乡建新人中几乎没有。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来说,这些青年人与当前社会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要符合二十大提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这针对的就是当今被金钱关系渗透、被破坏了的乡村社会风气。当说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时候,应该知道中国历史上传承的小农村社体系本就是家庭婚姻关系的相对长期化、稳定化的社会关系,这保证了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

要践行新的生活方式,就需要不断有敢于突破社会束缚、敢于追求精神文明的新人出现。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了一本书,叫做《怎么办——关于新人的故事》。它描述了俄国革命时期一批愿意严格要求自己的青年人,怎样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如今我们用乡村建设的方式,在劳动中锻炼新人,培养新人,他们这一批新人应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有一个参与乡村建设实践的年轻人跟我说,他要写一本关于乡建的书。我看最好就写《怎么办——关于乡建新人的故事》,把这一批在社会实践中敢于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朝着目标积极努力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故事记录下来。

这些年轻人的故事正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特征的实践,乡建青年们的婚姻家庭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创新。在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生育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当下,他们的故事更不应该被忽视。

温铁军:乡建新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