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哈尔滨不是个陌生的名字
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如犹太人一样历尽了风雨沧桑。同时也没有一个民族如犹太人一样炫目……
与上海、天津、青岛一样,哈尔滨一开埠就站到了西方两百年的城市文明之上。前三者因为临海,而哈尔滨则缘于铁路。
不同的是,哈尔滨在短期内从晒网场崛起为国际大都市,犹太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色,成为这座城市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
“在以色列,哈尔滨不是个陌生的名字,你可能不了解它,但不可能没听说过它。”以色列男孩伊莱德说。
从1894年第一位俄籍犹太人迁居哈尔滨,到1985年最后一位犹太人在哈尔滨辞世,在犹太社区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最多时曾生活过2.5万犹太侨民。
四海漂泊的犹太人在哈尔滨度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创造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奇迹。犹太商人和实业家也成为这座城市金融业、工商业的奠基人,和这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开拓者。
20世纪初至20年代,因中东铁路、十月革命和欧洲反犹浪潮,哈尔滨一度曾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集中心。
这些来自俄罗斯和德奥英法意等国的学者、工商企业家、金融家、商人、艺术家、医生和工程师等,辗转流亡到哈尔滨后定居安家。
在哈尔滨通江街、经纬街两侧,至今仍清晰可辨犹太人在20世纪初叶建造和使用过的教堂、墓地、学校、住宅、医院、银行、养老院、工厂、企业等犹太建筑,共14座。
“与流散到德国、波兰及其他国家的犹太人不同,他们用了近百年时间才团结、凝聚在一起,而哈尔滨犹太社区几乎是在一夜间就形成了。
中国人在这条街上住的,为数不多,算是“少数民族”。
当时,那些居家在道里又属于生意场上的中国人,常与犹太人打交道,有不少人相互结成为好友。
也有些人交往多了,便“引为通家之好”,双方妻儿子女,也成为朋友,相往来不断。
女主人之间,你向我学包饺子、擀面条,我就向你学作苏波汤(俄式红菜汤)、淹酸黄瓜,或是在一起交流勾织针法。
犹太街(即炮队街、今通江街)离江边可谓近在咫尺,向北一走,出街口就可看到松花江。孩子们常常手拉手,撒着欢去江边游玩。
道里,当年就是犹太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犹太人经商开店、金融投资、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最为活跃之处。在今天道里通江街一带,曾形成犹太移民集居区,最初称犹太村,后称犹太社区,哈尔滨的中国人习惯称这里叫犹太街。
当年被称为犹太社区的街道还有:
炮队街(今通江街)及周边一些街面
斜纹街(今经纬街)
商务街(今上游街)
药铺街(今中医街)
商市街(今红霞街)
面包街(今红专街)
马街(今东风街)
大坑街(今大安街)
沙曼街(今霞曼街)
短街(今端街)
大致是沿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西侧,以炮队街(今通江街)为中心的街域。
从商务街(今上游街)由北向南依次称为外国头道街…直到外国八道街的短街(今端街),也都有犹太人居住。
犹太人虽然只是哈尔滨历史的过客,但一大批珍贵的犹太人建筑,成为了哈尔滨不可磨灭的印记。
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自哈尔滨城市诞生起,就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70多栋欧式、仿欧式建筑汇集在此,成为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善于做生意的犹太人,在中央大街修建了多栋建筑,留下了百年前他们经营哈尔滨的印记。
从中央大街自南向北行走,你将依次看到:
米尼阿久尔餐厅
米尼阿久尔餐厅位于中央大街58号,砖木结构,建于1926年,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这座餐厅实际上是「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主要经营咖啡、高级茶点。「米尼阿久尔」是俄语音译,意为「精美的艺术品」。
犹太国民银行
犹太国民银行是由居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集资创办的。从创办到结束,经历了民国、日伪、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哈尔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关闭最晚的一家外侨银行。
犹太国民银行的发起人之一格利高里·鲍里索维奇·德里金,1949年,103岁的德里金在哈尔滨无疾而逝,他和妻子的合葬墓碑现在仍在哈尔滨犹太墓地里。
奥昆大楼
1917年,犹太人А.Л.奥昆投资兴建了这幢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被称为奥昆大楼。
奥昆曾与人合办「满洲酿酒公司」,生产「俄可特啤酒」。他兴建奥昆大楼则是用于投资,他将大楼分为五个店面对外出租。
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原名马迭尔旅馆,位于中央大街89号。1906年兴建,经两期建设,1913年落成,建筑为新艺术运动风格,内部装饰富丽堂皇,立柱雕刻精美,是当时哈尔滨旅馆建筑中最豪华的多功能旅馆之一。
拉比诺维奇大楼
拉比诺维奇大楼旧址,也曾是远东银行。建于1919年,三层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哈尔滨犹太医院
哈尔滨犹太医院,1933年始建,1934年和1936年分别扩建第二和第三层。1941年增设X光透视室,此时医院设有外科、内科、放射线科、口腔科及化验室,集中了哈尔滨最知名的医学专家,成为当时哈尔滨的第一流医院。
别尔克维奇大楼
原为犹太人P.A.别尔克维奇大楼,始建于1907年,1915年和1920年先后增建,后为联谊饭店。
哈尔滨犹太总会堂
犹太总会堂位于通江街82号,1909年1月落成。由建筑设计师卡兹.基列依设计。是哈尔滨的第一座犹太会堂。
这里曾经是当年犹太人进行宗教、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哈尔滨犹太中学
犹太中学旧址就在犹太总会堂隔壁。1907年,哈尔滨犹太小学开学,到1916年已有两届毕业生,孩子们要继续接受教育。犹太社团决定扩建原小学校舍,创办犹太中学。
1918年12月,犹太中学落成并开学。这是远东地区的第一所犹太中学。
哈尔滨接纳了犹太人,犹太人影响了哈尔滨。如今,这些建筑大多被用作商业用途,浮华与喧嚣掩盖之下,游客很难留意到这背后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在哈尔滨其他区域,还散落着些许犹太人旧址,比如商界大亨索思金家族的故居。这些老房子诉说着犹太人在哈尔滨的沉浮往事,也承载着近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些老房子诉说着犹太人在哈尔滨的沉浮往事,也承载着近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显赫一时的“东方的莫斯科”早已不复存在,只有中央大街上的一块块路石和街道两侧一座座俄式建筑,在默默地印证着历史。
当漫步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想吃一顿正宗的俄式西餐,一定要到华梅西餐厅。至于住宿,那就肯定要去马迭尔宾馆。自1913年挂牌营业以来,这家百年老年依然营业,但是昔人已去,唯有悠悠东流的松花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