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专家提建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共筑多样性算力,擎动数字经济”多样性算力产业峰会2023近日在京举办。记者会上获悉,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达到了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点运算),核心产业规模高达1.8万亿元,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元至4元经济的发展,算力的发展再次激发了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了包括人工智能、6G 等全新技术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认为,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算力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发展多样性算力基础设施、服务数字经济,当前面临了很多挑战。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算力需求,对于技术性能、资源利用、能耗等提出了极致要求,我国需要开展系统创新。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介绍,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算力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但是与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技术相比,尤其是在高端芯片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他建议,吸收产业既有成果,加大技术创新,为数字经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协同标准体系建设,满足更加多样的生态兼容性要求;为数字经济提供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表示,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动力将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社会智能的发展高度。中国移动围绕算网基础设施构建、业务融合创新、技术创新等,加快推动算力网络逐步的发展。 他倡议加快智能算力攻关,做好智算基础设施;加大先进计算技术布局,持续攻关算力核心技术;用好平台资源,真正赋能产业升级。

在活动现场,中国移动、华为、清华大学、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11家初创成员共同发起成立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目前已汇聚算力产业上下游59家企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