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同北大教授戴锦华的历史观
北大教授戴锦华在阐述历史真实性时表示:“历史不是真实,历史不是真理,历史从来不是客观的记叙,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
戴锦华出生于1959年,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史不是真实这个观点小编可以接受。不过,小编认为,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描述,这样说是否更恰当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极少数是绝对真实的,很大部分是相对真实的,一小部分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编撰的。
历史不是真理这个观点没有错。历史本身不会说话,历史也就是讲讲以前那些事。我们可以从历史当中总结规律,吸取教训。如果把历史当成真理,照葫画瓢,那是万万不可取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我们当代所处的环境和历史环境是不可能一样的。
对于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这个观点,小编认为太片面了。
戴锦华教授只说对了一半。在我国古代,皇帝控制着一切资源,历史的撰写,很多时候,是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比如,明成祖朱棣,把自己侄儿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的好叔叔,硬是说自己是马皇后所生,是嫡子。而关于朱棣的亲生母亲任何历史记载,被抹得一干二净,不留一点痕迹。做这件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儿子——朱棣。
但是,历史上有无数的史官为了记载真实的历史,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国古代有官修“起居注”的制度,“起居注”即帝王举止言行的记录,古人称修撰者为“记注官”,也叫“起居郎”。这—制度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
很多“起居郎”由于秉持公正真实立场,不惜违背皇帝意愿,记载皇帝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们可以书写上古文明,其实无非是书写当下的崛起,我们可以书写遥远的秦始皇的故事无外乎是要寻找当下文化的源头,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从何时何地发生。
对于戴锦华教授这个观点,小编也不敢苟同。
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易经。上古文明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下的崛起具有指导意义,而不是为了书写当下的崛起。戴锦华教授把上古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源头看得太小了,太轻了。
我们探寻中华文化的源头,仅仅是为了那个时间点吗?我们研究《道德经》《论语》是为了什么?完全是为了解决当下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小编认为,戴锦华教授这些观点不够严谨,值得商榷。